新春佳節,家人團聚,親情涌現,正是對下一代潛移默化教育的最好時機,面對著豐富的食物,穿上了全新的衣服,拿到了好玩的禮物,收到了壓歲的紅包,孩子們沉浸在安逸幸福的生活環境中,因此,如果能夠讓他們時刻明白這種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的淺顯道理,對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吃苦精神、責任擔當、目標追求等絕對會有很大的幫助。
90后現在大多屬于二十周歲以下的那撥人群,年齡最大的也只是剛滿二十周歲,從十歲到二十歲的這種年齡段,正是一個人思維活躍,性格養成,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而絕大多數的孩子仍然處于父母的精心照料之下,既沒有嘗試過吃苦受難的味道,也沒有為父母分擔過憂愁悲傷,更沒有體會過父母為他們創造美滿生活所付出的艱辛努力。
絕大多數的90后習慣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既餓不著也凍不著,不少孩子遇到父母、爺爺奶奶或姥爺姥姥伺候不周時脾氣還挺大,甚至還會蠻不講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似乎享受父母或祖輩提供的這一切已經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正因如此,目前我們很有必要加強對孩子們的感恩教育,讓他們學會感恩為其提供幸福生活而終日操勞的父母長輩。
對孩子們的感恩教育應從孩子記事時開始,并從幼稚園直至成年都要循序漸進,不但要讓他們熟知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受到濃烈的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增強抵御外來文化侵襲的免疫能力。要強化教育并讓他們學會尊重自己的父母和長輩,學會尊老愛幼,長幼有序,尤其是對爺爺奶奶和姥爺姥姥,一定要有禮貌和表現出出應有的禮節,不能讓他們自恃是獨生子女“小皇帝”而無所顧忌,隨心所欲。
要強化現在的孩子對尊師重教的教育,不管自己花了父母多少錢,所花的每一塊錢都飽含著父母辛勤勞動的汗水,因此,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應該時常讓自己的父母感受到以己為榮,或者花這個錢很值得。
要重視教育讓他們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基本道理,要讓他們知道父母為了培養和養育孩子所付出的辛勤勞動,要讓孩子們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老師的教誨,要讓他們學會什么是飲水思源。
因此,要讓他們知道什么是嗟來之食,要教育他們學會過簡樸的生活;什么叫不勞而獲,要他們養成節約和節儉的良好生活習慣;什么是自食其力,不與他人攀比生活的奢華;什么叫感恩戴德,而要讓他們懂得孔融讓梨的美德。要讓他們從小就知道父母賺錢養家不易,學會如何理解和尊重自己的父母,學會如何表達對自己父母養育之恩的心存感激之情。
現在的孩子就是將來祖國的棟梁,他們肩負著傳承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歷史文化的重任,也肩負著振興和復興中華民族歷史地位的重任,因此,培養現在的孩子學會感恩,學會為父母分擔責任,學會吃苦耐勞,可以讓90后的成長更加豐富多彩,更加的思想成熟。
當然,逢年過節應該是家人對孩子們加強感恩教育的最佳時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