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攝影師Photoshop技巧 如何調整RAW文件
      本節將討論“相機原始數據”的界面及其所有的控件和功能。我們將通過處理一系列原始數據文件來討論各個選項,這些文件包含在配套DVD中本章對應的文件夾中。在本章的大部分時候,讀者甚至無需啟動Photoshop,而可以使用Adobe Bridge來訪問文件并在“相機原始數據”中打開它們。


  ◆ 在Adobe Bridge中,切換到配套DVD的文件夾Ch09.CameraRaw中,并打開文件Queen MaryTable.CRW。

  這將打開“相機原始數據”并顯示該圖像的預覽。

  在預覽圖像的左上角,可能看到一個位于黃色三角形內的驚嘆號,可將持續顯示幾秒鐘,這意味著“相機原始數據”還在使用原始數據文件中的信息創建預覽。在生成預覽的過程中,圖像有些模糊,但將越來越清晰,當預覽生成完畢后,警告圖標將消失。

  首先概述該對話框中的所有控件,然后使用圖像詳細闡述各種設置的作用。

  “相機原始數據”的工具欄下拉列表“設置”。該列表最后的選項為自頂設置,用于特定的編輯情形。


9.5.1 工具、預覽和直方圖
  對話框的左上角是六個工具圖標(在以前的“相機原始數據”版本中,這些圖標垂直排列在對話框的左邊)。這些圖標是成對的,前兩個提供基本的導航功能,如縮放和滾動;接下來的一對是吸管工具,用于設置白平衡和放置顏色取樣器點;然后是裁剪和拉直工具;而最后是用于旋轉預覽圖像的旋轉工具。

  再往右是幾個復選框,用于顯示/隱藏預覽以及顯示彩色覆蓋層以指出高光裁剪(紅色)和陰影裁剪(藍色)。最右邊是完整的彩色直方圖以及一個信息屏,后者顯示當前鼠標位置的RGB值。

9.5.2 下拉列表“設置”
  在直方圖的下方是下拉列表“設置”,其中包含以前使用的設置選項以及拍攝圖像時相機使用的默認“相機原始數據”設置。如果要對當前圖像應用前一次使用的調整,還可以選擇“上一個轉換”。在該下拉列表的最后面,是已存儲的自定設置。

  如果單擊下拉列表“設置”右邊的三角形按鈕,將打開一個菜單,讓用戶能夠存儲和載入設置、開/關自動調整、存儲新的相機原始數據默認值(或復位標準的默認值)以及設置相機原始數據首選項。


9.5.3 “存儲”按鈕
  在“相機原始數據”對話框的右下角有四個按鈕,用于存儲、打開、取消和完成。“存儲”將打開另一個對話框,讓用戶能夠將調整后的原始數據文件存儲為TIFF、PSD、JPEG或DNG文件,這將在稍后介紹。“打開”按鈕使用指定的調整對原始數據文件進行處理,并在Photoshop中打開它。“完成”按鈕應用指定的調整,并關閉“相機原始數據”,返回到Bridge。“取消”按鈕的含義是不言自明的,它撤銷所做的處理,而不應用任何調整。如果按住Option(Alt)鍵,有些按鈕的功能將發生變化。“存儲”按鈕將跳過“存儲”對話框,并應用最后一次打開“存儲”對話框時使用的設置;“取消”按鈕將變成“復位”,讓用戶能夠清除所有設置并重新開始。

  在Bridge中打開“相機原始數據”時,默認的活動按鈕為“完成”;單擊它將應用所做的修改并返回到Bridge。在Photoshop中打開“相機原始數據”時,默認的活動按鈕為“打開”,單擊它將對原始數據文件進行轉換并在Photoshop中打開它。

  在Photoshop中打開“相機原始數據”時,如果按住Option(Alt)鍵并單擊“打開”按鈕,將打開文件的拷貝且不將圖像調整存儲到記錄修改的XMP附屬文件中。這非常適合用于嘗試圖像的不同解釋,而不覆蓋文件的基本原始數據校正。

  如果在Bridge使用上下文菜單(右鍵單擊縮覽圖或按住Ctrl鍵并單擊縮覽圖)在Photoshop CS2中打開圖像,然后按住Option(Alt)鍵,“打開”按鈕將變成“打開拷貝”按鈕,這讓用戶能夠使用當前的修改打開圖像的拷貝,但不將所做的修改存儲到文件的元數據中。在需要處理原始數據文件兩次以校正圖像的特定區域,或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解釋圖像(如黑白版本)時,這很有用。在這種情況下,無需將黑白調整記錄到XML文件中,后者包含有關如何調整圖像的“相機原始數據”指令。

9.5.4 工作流程選項
  最后,在預覽圖像的下方是工作流程選項,讓用戶能夠指定要轉換到哪種色彩空間以及文件的色彩深度、像素大小和分辨率。本章后面將詳細討論這些選項。

 
  對“相機原始數據”的所有功能有大概了解后,下面更深入地探索和使用它們。首先使用已經在“相機原始數據”中打開的圖像Queen Mary來探索選項卡“調整”。

  如果讀者使用過Photoshop CS自帶的“相機原始數據”的前一個版本,注意到的第一項新內容可能是滑塊“曝光度”、“陰影”、“亮度”和“對比度”上方的四個“自動”復選框。這些復選框根據圖像的實際內容,確保高光是明亮的,陰影是較暗的,中間調是優良的,對比度是合理的,因此非常適合用于改善大多數圖像的外觀。



復選框“自動調整”

  然而,它們刻板的內置調整,并不適合所有的圖像。使用自動調整無法很好地解釋晚上或黎明拍攝的照片,因此它們試圖重新分布色調,以創建更亮的高光。如果使用不同的曝光度拍攝了相同的照片,則在Bridge中查看這些照片時,它們之間的微妙差別將消失,因為自動調整試圖使照片看起來是相似的。

9.6.1 關閉自動調整
  要對特定設置關閉自動調整,可移動該設置對應的滑塊;也可以單擊復選框來獨立地關閉設置的自動調整。如果要同時關閉/啟用所有的自動調整,可使用快捷鍵Command(Ctrl)+U;也可以使用“相機原始數據”菜單中相應的選項。

  對有些類型的圖像,如使用不同曝光度拍攝的圖像,不適合使用自動調整。上面一行Bridge縮覽圖顯示了三幅曝光度各相差一檔的圖像,下面一行是自動調整被啟用時,相應圖像在“相機原始數據”中的顯示情況。

  ◆ 按Command(Ctrl)+U多次,以關閉/啟用自動調整。對于照片Queen Mary Table,讀者將發現,啟用自動調整時,圖像將亮得多,但不能消除室內光照導致的色偏。自動調整只影響亮度和對比度。另外,請注意自動調整關閉/啟用時,直方圖將如何變化。

沒有啟用自動調整時的Queen Mary Table圖像。

  啟用了自動調整時的Queen Mary Table圖像。由于自動調整只影響亮度和對比度,因此圖像只是更亮些,其中的黃色色偏并沒有消除。

9.6.2 將非自動調整設置為新的默認值
  使用上述方法關閉自動調整時,將只影響當前活動的圖像。如果要配置“相機原始數據”,使其不應用自動調整(除非用戶選擇這樣做),可采取如下步驟:

  ◆ 在“相機原始數據”中打開任何一個原始數據文件,確保在直方圖下方的下拉列表“設置”中選擇了“相機原始數據默認值”。

  ◆ 單擊下拉列表“設置”右邊的三角形按鈕,從菜單中選擇“使用自動調整”以關閉自動調整;也可以使用快捷鍵Command(Ctrl)+U。

  ◆ 從該菜單中選擇“存儲新的相機原始數據默認值”。單擊“完成”按鈕退出“相機原始數據”,并使新的首選項生效。

  這些默認設置隨相機而異,因此,如果要對所有相機文件關閉自動調整,需要對使用其他相機拍攝的原始數據文件重復這些步驟。
 
  “相機原始數據”將其大部分控件放在對話框右邊的五個控制選項卡中。對圖像的大多數修改都將在這里進行,每個控制選項卡針對原始數據轉換的特定方面。

9.7.1 調整
    該選項卡用于控制色彩平衡和基本的色調調整。

9.7.2 細節
    該選項卡包含用于銳化和減少雜色的控件。

9.7.3 鏡頭
    該選項卡用于解決鏡頭的光學缺陷導致的色差和暈影等問題。

9.7.4 曲線
    該選項卡的功能類似于Photoshop中的“曲線”對話框,用于精確地調整對比度和亮度。

9.7.5 校準
    該選項卡讓用戶能夠調整圖像中紅色、綠色和藍色范圍的色相和飽和度特征。另外,它對于微調“相機原始數據”自帶的默認相機配置文件也很有幫助。



下拉列表“設置”和五個調整選項卡(其中選項卡“調整”處于活動狀態)。

9.8 “調整”選項卡
    下面詳細討論“調整”選項卡中的控件。我們將繼續使用瑪麗女王的餐桌圖像,因為該圖像的某些方面可使用“相機原始數據”中的控件進行改進。

    首先,確保直方圖下方的下拉列表“設置”被設置為“相機原始數據默認值”。如果自動調整被啟用,使用快捷鍵Command(Ctrl)+U關閉它們。

    雖然白平衡控件位于“調整”選項卡的最上面,但我們將首先討論控件“曝光”、“陰影”和“亮度”。對于大多數圖像,我們喜歡在解決白平衡問題前調整整體色調平衡。另外,對于包含細微色偏的圖像,在調整圖像的整體亮度后,白平衡的變化將更容易看到得多。

9.8.1 曝光、陰影和亮度
    對于很多圖像,使用滑塊“曝光”、“陰影”和“亮度”可完成大部分所需的調整工作。如果讀者熟悉“色階”命令,將發現這些設置與“色階”對話框中的輸入滑塊“高光”、“陰影”和“中間調”類似。

1. 曝光
    “曝光”滑塊控制圖像的亮度,讓用戶能夠指定圖像中最亮的色調,并相應地重新映射其他的色調。雖然其效果看起來類似于“色階”對話框中的輸入滑塊“高光”,但“曝光”滑塊影響的是原始數據文件中的高位深數據,因此能夠完成使用“色階”無法實現的修改。其中一種最有意義的修改是,能夠恢復看似為絕對白色的高光區域中的細節。

    ◆ 為探索這些控件,從下拉列表“設置”中選擇“像機原始數據默認值”,將圖像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 在對話框的頂端,單擊復選框“高光”和“陰影”,以啟用自動裁剪顯示。在該圖像中,在圖像的黑暗區域有細微的陰影裁剪,在餐桌上的有些餐具上存在高光裁剪。

    ◆ 將滑塊“曝光”向右移,以加亮最亮的高光以及整幅圖像。移動該滑塊時注意直方圖的形狀如何變化。

    ◆ 將滑塊“曝光”左移以加暗圖像。向左移動足夠的距離后,餐碟上的紅色裁剪顯示將消失,但反光的菜盤上的紅色裁剪顯示仍然存在。

    自動高光和陰影裁剪顯示在被裁剪的高光區域添加紅色覆蓋層,在被裁剪的陰影區域添加藍色覆蓋層。這些覆蓋層表明,至少在一個顏色通道中發生了裁剪。僅僅通過這些覆蓋層,無法知道哪個通道有問題,即哪個通道將受影響。

    紅色覆蓋層指出了圖像色調值被加亮到絕對白色(因而沒有細節)的區域。裁剪掉有些類型的高光是可以接受的,如水、玻璃和金屬表面的反光,但通常不想將常規高光細節調整為絕對白色,如這幅圖像中的餐碟和桌布,雖然它們很亮,但這些區域仍包含大量的細節,因此不希望它們變成絕對白色。

    ◆ 將曝光設置為0.00,以取消所做的修改。

2. 陰影
    在“相機原始數據”中,“陰影”設置的功能類似于“色階”對話框中的輸入滑塊“陰影”,它們都讓用戶能夠設置圖像中最暗的點,而中間調將根據該調整相應地變暗。

    ◆ 向右移動“陰影”滑塊以加暗陰影。將該滑塊向右移動得越遠,被藍色裁剪顯示遮蓋的區域越大。如果將該滑塊移到最左邊,裁剪覆蓋層將完全消失。

    藍色覆蓋層指出了色調值被改為全黑(因而沒有細節)的區域。陰影裁剪通常沒有高光裁剪那樣重要,因為它發生在較暗的區域,因此難以看到。少量的陰影裁剪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發生在原本就不指望看到任何細節的區域時。這里的要點是,確保在包含要保留的陰影細節的區域沒有發生裁剪。如果對此不太確定,最好調整“陰影”滑塊,使得沒有裁剪發生,然后在Photoshop中執行最終的陰影調整。

    ◆ 探索完“陰影”滑塊后,將其值設置為5。
 
 

3. 另一種顯示裁剪的方式
  也可以在拖曳滑塊“陰影”或“曝光”時按住Option(Alt)鍵來顯示裁剪。從“相機原始數據”的第1版開始就提供了這種功能,它與在“色階”對話框中顯示裁剪的方式相同。在拖曳“曝光”滑塊時,如果按住Option(Alt)鍵圖像將變成黑色;如果細節在所有三個通道中都被裁剪掉,它將變成白色,如果只在一個或兩個通道中被裁剪掉,將變成其他顏色。在拖曳“陰影”滑塊時,如果按住Option(Alt)鍵圖像將變成白色;如果細節在所有三個通道中都被裁剪掉,它將變成黑色,如果只在一個或兩個通道中被裁剪掉,將變成其他顏色。

  我們通常喜歡使用這種方法來查看裁剪,因為它指出了裁剪是發生在三個還是兩個或一個通道中。對于高光裁剪,如果是后一種情況,“相機原始數據”將可能能夠使用包含細節的通道中的信息,來恢復一個或兩個通道中被裁剪掉的細節。

  ◆ 如果對話框頂端的復選框“高光”和“陰影”被選中,單擊以關閉它們。

  ◆ 按住Option(Alt)鍵并向右移動滑塊“曝光”,然后按住Option(Alt)鍵并向右移動滑塊“陰影”,以查看這種裁剪顯示方式。

  一種使用“相機原始數據”進行調整的較好方式是,使用這種裁剪顯示方式進行調整,直到看到發生高光裁剪,然后將設置往回調一點。對于陰影執行相同的操作:移動滑塊直到開始看到有陰影區域被裁剪掉,然后將滑塊往左移一點。別忘了,并非所有圖像都有明亮的高光區域,因此對于有些圖像,您實際所做的調整可能導致高光更暗些。



按住Option(Alt)鍵并移動“曝光”滑塊時出現的高光裁剪顯示。


按住Option(Alt)鍵并移動“陰影”滑塊時出現的陰影裁剪顯示。


設置高光和陰影點后,圖像看起來非常暗。這種問題將在提高亮度后得到修復。

  ◆ 按住Option(Alt)鍵并將“曝光”滑塊向左移到-1.00處,此時餐碟不再被裁剪掉。最亮的金屬反光區域仍被裁剪掉,但對于這幅圖像來說,這是可以接受的。

  ◆ 按住Option(Alt)鍵并將“陰影”滑塊向右移到10.0處。雖然這將導致最暗的陰影發生一些裁剪,但這些區域對這幅圖像來說并不重要,且不包含我們看重的細節。

  此時,整幅圖像要暗得多。下一節討論亮度調整時將修復這種問題。

4. 亮度
  “亮度”滑塊調整圖像的中間調將被映射到的色調,而不影響白場和黑場,這類似于“色階”對話框中輸入滑塊“中間調”的功能。

  ◆ 將“亮度”滑塊左右移動,以查看將如何影響圖像,并注意直方圖的變化。將“亮度”滑塊向右移動,直到對圖像的整體亮度感到滿意為止(我們使用的值為115)。


這是我們調整照片QueenMary Table的曝光、陰影和亮度時使用的設置。

  ◆ 如果按住Option(Alt)鍵并單擊“曝光”滑塊,將發現雖然餐碟被加亮很多,但這里沒有發生高光裁剪。

  調整高光、陰影和整體亮度后,可以使用白平衡控件來解決該圖像的色偏問題。

   觀察世界時,人類的視覺系統總是對不同顏色的光進行補償,這就是我們不會將熒光看作不愉快的綠色,不將白熾燈光看成紅黃色的原因。數碼相機依賴于白平衡設置,這是一種自動功能,找出景色中應為白色的最亮色調,并通過調整使其變成白色。

  雖然您可以在相機中選擇特定的白平衡設置或使用自動白平衡,但由于原始數據文件的特征,這種設置并不會永久性應用于圖像,而只是記錄在隨文件一起存儲的元數據標記中。用戶首次打開該文件時,“相機原始數據”將使用該白平衡設置來顯示圖像,但如果愿意,讀者可以修改這種設置。

1. 白平衡預設
  在“調整”選項卡的白平衡部分頂端有一個下拉列表,它被設置為“原照設置”,這意味著當前使用了相機使用的白平衡來顯示圖像,這是攝影師或自動白平衡功能選擇的設置(在這個例子中為后者)。如果打開該下拉列表,將發現其中包含9個選項,提供了數碼相機常用的白平衡設置。這些設置告訴“相機原始數據”,照片是在相應的條件下拍攝的,對色彩平衡進行了相應的調整。設置“陰影”和“陰天”都將使色調明顯變暖,因為這些類型的光照通常比日光冷(藍)。設置“白熾燈”給圖像添加藍色,以補償白熾燈光帶來的黃色色偏。“自動”設置命令“相機原始數據”對圖像進行評估,并應用它認為合適的白平衡校正,這與使用相機的自動白平衡設置相同,只是這是在照片拍攝后進行的。


  嘗試設置“自動”和“白熾燈”,看看它們對該圖像的影響。這兩種設置都將極大地改善原來的照片,但在我們看來都不是完美的。“自動”設置看起來比“白熾燈”好,但它們對圖像的影響極其相似。

調整曝光、陰影和亮度后,將白平衡設置為“原著設置”得到的圖像。

  將白平衡設置為“白熾燈”后圖像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仍不完美。

  ◆ 將“白熾燈”設置作為起點,然后調整滑塊“色溫”和“色調”得到如圖所示的結果。與使用“白熾燈”設置相比,桌布要好看得多。

2. 滑塊“色溫”和“色調”
  下拉列表“白平衡”的下方是滑塊“色溫”和“色調”,它們讓用戶能夠指定自定義的白平衡設置。滑塊“色溫”控制圖像的藍色-黃色平衡,將其左移將增加藍色,將其右移將增加黃色。也可以輸入色溫值(單位為絕對溫度),“相機原始數據”將應用相應的補償。例如,如果拍攝的景色被紅黃色蠟燭或火光照射,可以將該滑塊左移以降低色溫,從而添加藍色以補償紅黃色。當然,現實世界并非總是中性,因此并非所有色偏都是壞事,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對于有些圖像,如在燭光中拍攝的照片,可能需要保留其紅黃色色偏。滑塊“色調”用于微調使用“色溫”滑塊所做的調整。將其左移可添加綠色,將其右移可添加洋紅色。自定義白平衡調整時,總是應該首先使用“色溫”滑塊或白平衡工具(稍后將更詳細介紹),然后使用“色調”滑塊做最后的微調。

  ◆ 要嘗試使用過這些滑塊,從下拉列表“白平衡”中選擇“自動”。

  ◆ 圖像看起來仍有些偏黃。將色溫值改為2650,這將給圖像增加一些藍色,讓桌布變成白色。

  ◆ 將色調值設置為+10以添加一些洋紅色,從而補償細微的綠色色偏。
 
  在對話框左上角的工具圖標中,有一個白平衡工具(左邊的吸管),在圖像包含應為中性的區域時,該工具很有用。不同于“色階”或“曲線”對話框中的吸管工具,該工具不修改單擊的色調的亮度,用戶也不能使用它來選擇目標顏色,但它非常適合用于中性化單擊的色調,并在此過程中調整整幅圖像的色彩平衡。



使用白平衡工具單擊香檳酒瓶右邊帶陰影的桌布。


白平衡工具生成的結果。

  使用該工具的要點是,將其用于應該為中性的區域,這可以是從陰影到高光的任何色調范圍,但將其用于中亮灰色最合適。

  ◆ 將下拉列表“白平衡”重新設置為“原照設置”。從對話框的左上角選擇白平衡吸管工具。

  ◆ 單擊香檳酒瓶右邊和兩個刀叉下方帶陰影的桌布部分。

  使用白平衡吸管工具單擊后,圖像的色偏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如果此時查看色溫值,它應該接近于2600(手工調整滑塊時,我們將其設置為2650)。

  ◆ 單擊桌布的其他區域、餐巾和餐具,將發現有些校正得到的色調更冷。

  在圖像包含應為中性的區域時,白平衡吸管工具非常適合用于消除色偏。然而,有時候,絕對的中性色調可能顯得過冷。如果使用該工具時發現得到的調整結果過藍,只需向右移動“色溫”滑塊來添加黃色,并在需要時使用“色調”滑塊進行微調。

  雖然白平衡吸管工具非常適合用于消除黃色色偏,但圖像看起來仍然太暗。對于這種問題,解決之道是再次調整“亮度”滑塊。

  ◆ 將“亮度”滑塊向右移到130。


這是我們在“調整”選項卡中使用的最終設置。

9.8.3 對比度和飽和度
  默認的對比度設置為25,這增加的對比度相當合適,適用于很多圖像,但我們通常喜歡通過“曲線”選項卡來調整對比度,因為它讓我們能夠更好地控制對比度調整應用的色調范圍以及對比度調整量。

  ◆ 將對比度設置為0,并查看其對圖像的影響。這將加亮陰影,從而使其更大。這將柔化圖像的整體效果,非常適合該圖像。

  相對于使用曲線時的精密控制,使用單個滑塊難以滿足需求,但非常適合進行快速調整。下一節將討論如何通過“曲線”選項卡調整對比度。

  如果將“飽和度”滑塊移到最左邊,將去掉圖像中所有的顏色,得到圖像的灰度版本。

  “飽和度”滑塊提高或降低顏色飽和度。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喜歡在Photoshop中使用調整圖層來調整飽和度,因為它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以及對特定顏色的控制,但如果飽和度調整很小,在“相機原始數據”中進行也沒有問題。

  ◆ 將“飽和度”滑塊左右移動,以查看飽和度變化對圖像的影響。如果將該滑塊移到最左邊,將完全去掉圖像的顏色,得到文件的灰度解釋。這非常適合快速預覽圖像的黑白版本,雖然根據具體的圖像,這可能不是創建灰度版本的最佳方式。

  ◆ 將“飽和度”滑塊移到+15處,稍微提高照片的顏色飽和度。這種變化在花朵、輪船照片和木頭上最為明顯。
 
 

書籍來源:《Photoshop影像修飾藝術》



 Photoshop影像修飾藝術 

978-7-89488-752-8
Photoshop影像修飾藝術 
[美] Barry Haynes   Wendy Crumpler   Seán Duggan 著
鄧鄭祥 張海燕 譯
128元

內容摘要:

    本書是三位專業攝影師多年來使用Photoshop處理圖像的經驗結晶,它以專業攝影師拍攝、處理和打印照片的整個過程為主線,詳細討論了其中涉及知識的方方面面。本書從攝影師的角度闡述各種圖像處理技法的同時,還討論了各種Photoshop功能的工作原理,讓讀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自第1版面世以來,本書一直深受讀者好評,并穩居Photoshop暢銷書排行榜。本書包括34章。前半部分介紹Photoshop CS2的基本知識,包括首選項、顏色設置、工具箱、選區、通道、蒙版、路徑、圖層、圖層蒙版、變換、相機原始數據、設備較準和色彩管理、圖像的拍攝和掃描等;后半部分通過大量示例詳細闡述了攝影師必須掌握的影像修飾技法,包括圖像處理流程、整體顏色校正、校正有問題的圖像、修復舊照片、圖像合成、合成高動態范圍圖像、蒙版創建技巧、黑白和雙色調圖像的創建、數字繪畫、Photoshop自動功能等。

    本書重點介紹攝影師感興趣的主題,是數碼攝影師必備的參考資料;普通Photoshop用戶也將從中學到大量的影像修飾技法和Photoshop CS2使用技巧。

作者簡介:

    Barry Haynes從14歲涉足攝影領域,隨后成為一名攝影師,參加了很多高級攝影課程。在加州圣地亞哥大學獲得計算機學士學位后,Barry在蘋果公司從事了10年(1980~1990年)的軟件開發和數字影像研究工作,這是蘋果公司的鼎盛期。在此期間,蘋果公司的員工從500名擴大到超過10000名。

    1990年,Barry離開蘋果公司建立了自己的暗室,重新回到了攝影領域。不久后,他開始了Photoshop培訓課程,并根據培訓經驗編寫了本系列書,本書是最新版。他編寫的圖書深受使用Photoshop的攝影師和藝術家歡迎。他還在加拿大卑詩省Gibsons市教授高級攝影和數字打印培訓課程,他居住在該市,并在這里有畫廊和工作室。Barry樂此不疲地使用Photoshop暗室技法和Epson數字噴墨打印機來打印、展示和銷售其攝影作品。

    Barry在Palm Beach攝影中心、Santa Fe Workshops、Anderson Ranch、國際攝影中心,Photoshop會議、Seybold Seminars、MacWorld、The Center for Creative Imaging、廣告公司、設計公司、攝影品商店和其他組織發表過演講或開展過培訓課程。他還在Communication Arts、Camera Arts、Photo Techniques等攝影雜志上發表過文章。

    Wendy Crumpler從1980年就進入了廣告和設計領域,從事過印刷、電視、CD交互、交互式電視和基于計算機的培訓等工作。她在1981和1986年分別開始接觸計算機和Macintosh,之前做過演員和教師。她編寫過深受歡迎的圖書Photoshop, Painter and Illustrator Side-by-Side的兩個版本,還是Gateway: The Andean Path to Inner Wisdom一書的作者。

    她使用各種應用程序為各種客戶完成過制作、插圖、設計和培訓工作,其中包括Angotti Thomas Hedge、Boardromm Reports、Deutsch Advertising、J.Walter Thompson、TBWA AdvertisingWechsler,Design、Wells Rich,Greene、Cannon、Parke Davis和AT&T等。Seán Duggan是一位攝影師和數字畫家,擁有傳統藝術品攝影背景和豐富的數字圖形經驗。他從事過黑白暗房技師、攝影棚和外景攝影師、數字修復藝術家、圖形設計師、Web設計人員和教師等工作。

    他精通從傳統暗房到高級數字技法的各種技術,除開設Photoshop培訓課程以及提供數字圖像處理和顏色管理咨詢服務外,他還為網絡和印刷媒體提供插圖和圖像設計解決方案。他是加州大學圣克魯斯分校攝影系的教員,并經常前往舊金山藝術科學院向攝影師教授Photoshop和數字圖像處理課程。他的網站地址為www.seanduggan.com
 

第1章如何使用本書2
1.1 本書的組織結構
1.1.1 閱讀和練習
1.1.2 步驟編號
1.2 屏幕截圖和快捷鍵
1.3 寫作風格簡介
1.4 將本書用作教材
1.4.1 設置教室的光照條件
1.4.2 校準顯示器
1.4.3 在桌面上放置兩個文件夾
1.4.4 可選文件夾
1.4.5 設置首選項和顏色設置
1.4.6 建議的課程大綱
1.4.7 使用菜單
1.5 自學
1.6 其他資源
1.7 作品選輯
第2章首選項和顏色設置
2.1 常規首選項
2.1.1 拾色器
2.1.2 圖像插值
2.1.3 歷史記錄狀態
2.1.4 其他常規首選項
2.1.5 歷史記錄
2.1.6 復位所有警告對話框
2.2 文件處理首選項
2.2.1 圖像預覽
2.2.2 文件擴展名
2.2.3 忽略EXIF配置文件標記
2.2.4 存儲分層的TIFF圖像之前進行詢問
2.2.5 啟用大型文檔格式(.psb)
2.2.6 最大兼容PSD和PSB文件
2.2.7 Version Cue
2.3 顯示與光標
2.3.1 通道用原色顯示
2.3.2 使用像素加倍
2.3.3 繪畫光標
2.3.4 其他光標
2.4 透明度與色域
2.4.1 透明度設置
2.4.2 色域警告
2.5 單位與標尺
2.5.1 單位
2.5.2 列尺寸
2.5.3 新文檔預設分辨率
2.5.4 點/派卡大小
2.6 參考線、網格和切片
2.7 Plug-Ins與暫存盤
2.7.1 附加的Plug-Ins文件夾
2.7.2 暫存盤
2.8 內存與圖像高速緩存
2.8.1 圖像高速緩存
2.8.2 內存使用情況
2.9 文字首選項
2.10 配置顏色設置
2.11 同步Adobe Creative Suite的顏色設置
2.12 其他顏色校正設置
2.12.1 設置吸管工具
2.12.2 設置高光和陰影目標值
2.13 使用ArtistKeys動作組
2.13.1 保存以前創建的所有動作
2.13.2 在動作調板中載入ArtistKeys
2.13.3 ArtistKeys簡介
2.14 用戶定義的鍵盤快捷鍵和菜單
2.14.1 定制鍵盤快捷鍵
2.14.2 使用自定義的菜單組
2.15 預設管理器
2.15.1 從配套DVD中載入畫筆和工具預設
2.15.2 不能直接訪問的預設
2.16 排列Photoshop工作區
2.17 存儲和標準化首選項
2.18 Bridge首選項
2.18.1 縮覽圖背景
2.18.2 縮覽圖元數據的其他行
2.18.3 元數據
2.18.4 高級
2.18.5 雙擊在Bridge中編輯相機原始數據設置
2.18.6 高速緩存
2.19 接下來做什么第3章Photoshop漫游28
3.1 排列工作區
3.2 存儲工作區
3.3 用于縮放和滾動的快捷鍵
3.3.1 使用空格鍵切換到抓手工具
3.3.2 Command(Ctrl)+空格鍵放大、Option(Alt)+空格
鍵縮小
3.3.3 Command(Ctrl)++和Command(Ctrl)+-
3.3.4 Command(Ctrl)+0和Command(Ctrl)+Option(Alt)+0?31
3.3.5 其他很有用的快捷鍵
3.4 菜單欄
3.5 選項欄
3.5.1 設置工具選項
3.5.2 工具預設
3.5.3 調板井
3.6 上下文敏感菜單
3.7 Photoshop屏幕模式
3.7.1 標準屏幕模式
3.7.2 全屏模式
3.7.3 全屏演示模式
3.7.4 狀態欄
3.8 比較圖像
3.8.1 每個文件多個窗口
3.8.2 快速重新排列打開的窗口
3.9 管理調板
3.9.1 訪問調板
3.9.2 使用Tab鍵隱藏調板
3.9.3 調板位置
3.9.4 將調板編組和分開
3.9.5 折疊調板
3.9.6 調板菜單
3.10 特殊或重要的調板
3.10.1 使用信息調板
3.10.2 導航器調板
3.10.3 動作調板
3.10.4 畫筆調板
3.10.5 歷史記錄調板
3.11 存儲、存儲為和作為副本
3.12 Bridge
3.12.1 基本組織結構
3.12.2 重新組織Bridge窗口
第4章工具箱44
4.1 工具組
4.2 選取工具
4.2.1 選取工具的重要選項
4.2.2 選框工具(M)
4.2.3 移動工具(V)
4.2.4 套索、多邊形套索和磁性套索工具(L)
4.2.5 魔棒工具(W)
4.2.6 裁剪工具(C)
4.3 圖像編輯工具
4.3.1 畫筆調板
4.3.2 常用的圖像編輯工具選項
4.3.3 污點修復畫筆、修復畫筆、修補工具和紅眼工具(J)53
4.3.4 畫筆、鉛筆和顏色替換工具(B)
4.3.5 仿制圖章和圖案圖章工具(S)
4.3.6 歷史記錄畫筆和歷史記錄藝術畫筆(Y)
4.3.7 橡皮擦、背景橡皮擦和魔術橡皮擦工具(E)
4.3.8 漸變工具和油漆桶(G)
4.3.9 模糊、銳化和涂抹工具(R)
4.3.10 減淡、加深和海綿工具(O)
4.4 矢量工具
4.4.1 路徑選擇和直接選擇工具(A)
4.4.2 文字工具(T)
4.4.3 鋼筆和自由鋼筆工具(P)
4.4.4 形狀工具(U)
4.5 其他很有用的工具
4.5.1 注釋和語音注釋工具(N)
4.5.2 吸管、顏色取樣器和度量工具(I)
4.5.3 抓手工具(H)
4.5.4 縮放工具(Z)
第5章選擇和使用顏色67
5.1 顏料、油墨和光線
5.2 Photoshop顏色模式和模型
5.2.1 RGB顏色模式
5.2.2 CMYK顏色模式
5.2.3 色相、飽和度和亮度顏色模型
5.2.4 Lab顏色模式
5.3 使用拾色器
5.4 使用顏色調板
5.4.1 顏色調板
5.4.2 色板調板
5.5 在Photoshop中使用自定顏色庫
5.6 實際工作中的顏色選擇
5.6.1 處理蒙版
5.6.2 修改窗口背景色5.6.3 選擇兼容的印刷油墨
5.6.4 修飾
5.6.5 標注、裝飾符號和特殊字符
5.6.6 特殊印版、自定分色和專色
第6章選區、通道、蒙版和路徑
6.1 建立選區
6.1.1 基于形狀的選區
6.1.2 基于顏色的選區
6.2 移動選區
6.3 修改選區
6.3.1 選區交互
6.3.2 反向選擇
6.3.3 變換選區
6.3.4 設置羽化值
6.3.5 快速蒙版
6.4 蒙版通道
6.4.1 蒙版通道的工作原理
6.4.2 編輯蒙版通道
6.4.3 合并蒙版通道
6.4.4 刪除、移動和復制通道
6.5 顏色通道
6.6 活動和可見之間的關系
6.7 路徑
第7章圖層、圖層蒙版和圖層復合
7.1 圖層調板
7.1.1 調板圖標
7.1.2 調板菜單
7.1.3 調板選項
7.2 圖層基礎知識
7.2.1 創建圖層
7.2.2 給圖層命名
7.2.3 復制圖層
7.2.4 將圖層復制到其他圖層中
7.2.5 圖層的可見性
7.2.6 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
7.2.7 填充
7.2.8 圖層組
7.2.9 鎖定圖層和圖層組
7.2.10 鏈接和對齊圖層
7.2.11 修改圖層的堆疊順序
7.2.12 刪除圖層
7.2.13 合并圖層和拼合圖像
7.2.14 圖層樣式和混合選項
7.3 圖層類型
7.3.1 背景圖層
7.3.2 圖像圖層
7.3.3 調整圖層
7.3.4 填充圖層
7.3.5 形狀圖層
7.3.6 文字圖層
7.3.7 智能對象
7.4 圖層蒙版
7.4.1 添加圖層蒙版
7.4.2 編輯圖層蒙版
7.4.3 顯示/隱藏圖層蒙版
7.4.4 刪除圖層蒙版
7.4.5 解除蒙版和圖層之間的關聯
7.4.6 剪貼組
7.5 圖層的實際應用
7.5.1 通道反映了圖層
7.5.2 查看單個圖層
7.5.3 只查看圖層蒙版
7.5.4 禁用圖層蒙版
7.5.5 編輯時啟用圖層蒙版覆蓋
7.6 圖層復合調板
第8章圖像、圖層、路徑和選區的變換
8.1 變換命令
8.2 自由變換
8.3 調整參考點
8.4 變換選區內容和變換選區本身
8.5 變換路徑
8.6 將鏈接的圖層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變換和移動
8.7 “旋轉”和“翻轉”命令
8.8 變形
8.9 消失點
8.10 鏡頭校正
第9章相機原始數據
9.1 原始數據文件是什么
9.1.1 并非所有的原始數據文件都相同
9.1.2 數碼相機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9.2 原始數據文件的優點和缺點
9.2.1 原始數據的優點
9.2.2 原始數據的缺點
9.3 原始數據文件的正確曝光度9.4 “相機原始數據”的理念
9.5 “相機原始數據”的界面
9.5.1 工具、預覽和直方圖
9.5.2 下拉列表“設置”
9.5.3 “存儲”按鈕
9.5.4 工作流程選項
9.6 自動調整
9.6.1 關閉自動調整
9.6.2 將非自動調整設置為新的默認值
9.7 圖像調整
9.7.1 調整
9.7.2 細節
9.7.3 鏡頭
9.7.4 曲線
9.7.5 校準
9.8 “調整”選項卡
9.8.1 曝光、陰影和亮度
9.8.2 白平衡
9.8.3 對比度和飽和度
9.9 “曲線”選項卡
9.10 “細節”選項卡
9.10.1 銳化
9.10.2 減少雜色
9.11 “鏡頭”選項卡
9.11.1 色差
9.11.2 暈影
9.12 “校準”選項卡
9.12.1 校準概述
9.12.2 放置顏色取樣器點
9.12.3 校準控件
9.12.4 與“色相/飽和度”對話框的相似性
9.12.5 使用校準控件來校正顏色
9.13 裁剪和拉直
9.13.1 裁剪工具
9.13.2 拉直工具
9.14 工作流程選項
9.14.1 色彩空間的考慮因素
9.14.2 色彩深度
9.14.3 大小
9.14.4 分辨率
9.15 調整多個文件
9.15.1 在“相機原始數據”中調整
9.15.2 在Bridge中調整
9.16 相機原始數據存儲選項
9.17 DNG:數字負片
9.17.1 確保以后可以訪問原始數據文件
9.17.2 DNG:一種“未來有保證的”原始數據格式
9.17.3 DNG的優點
第10章Photoshop自動化
10.1 第一步
10.1.1 定制的菜單
10.1.2 定制鍵盤快捷鍵
10.2 動作
10.3 記錄執行單個菜單項的動作
10.3.1 選擇功能鍵
10.3.2 插入菜單項
10.4 記錄多個命令
10.4.1 創建示例文件
10.4.2 存儲必需的設置
10.4.3 創建動作
10.5 記錄后進行編輯
10.5.1 添加命令
10.5.2 停止消息
10.5.3 模態斷點
10.5.4 啟用/禁用命令
10.5.5 重新記錄
10.6 進一步精制
10.6.1 復制和移動動作和命令
10.6.2 播放動作的一部分或單個命令
10.6.3 動作不支持的功能
10.7 其他動作功能
10.8 ArtistKeys中用途較大的動作
10.9 批處理和快捷批處理
10.9.1 批處理
10.9.2 快捷批處理
10.10 自動化利器:腳本
10.10.1 Photoshop和Bridge中的自動化功能
10.10.2 到哪里去學習更多有關腳本的知識
11.1 設置Bridge首選項
11.1.1 常規首選項
11.1.2 標簽首選項
11.1.3 高級首選項
11.2 針對攝影工作組織Bridge
11.3 拍攝、存檔和更新11.3.1 拍攝數碼照片所需的設備
11.3.2 將數字文件復制到計算機中
11.3.3 硬盤的組織和文件備份
11.3.4 刻錄到CD和DVD中
11.3.5 更新軟件和硬件
11.4 Bridge的自動原始數據設置
11.5 在Bridge中排列圖像
11.5.1 排列單個文件夾中的圖像
11.5.2 重新組織多個文件夾中的圖像
11.6 使用一組圖像創建網站
11.7 “相機原始數據”的自動化
11.7.1 使用相同的相機原始數據設置
11.7.2 用于最終校正的默認原始數據設置
11.7.3 “相機原始數據”中的“調整”選項卡
11.7.4 “細節”選項卡
11.7.5 “鏡頭”選項卡
11.7.6 “曲線”選項卡
11.7.7 在Bridge中將相同的相機原始數據設置應用于其他兩
幅圖像
11.7.8 在Photoshop中打開這些圖像
11.8 創建Photoshop調整圖層并將其應用于多幅圖像
11.8.1 使用閾值
11.8.2 使用色階
11.8.3 使用曲線
11.8.4 使用色相/飽和度
11.8.5 提高陰影的亮度
11.8.6 將這些調整自動應用于其他圖像
11.9 使用批處理來調整大量的圖像
11.9.1 存儲圖層設置
11.9.2 創建執行這些調整的動作
11.9.3 對其他圖像執行動作
11.9.4 “批處理”對話框
11.9.5 單擊“確定”按鈕看看發生的情況
11.9.6 讓文件在Photoshop中繼續打開的批處理
11.10 重命名文件
11.11 命令“編輯”>“查找”
11.12 Bridge關鍵字和元數據
11.13 結語
12.1 看待蒙版的方式
12.1.1 選區
12.1.2 通道
12.1.3 調整圖層蒙版
12.1.4 常規圖層蒙版
12.2 加深和減淡
12.2.1 混合模式為“柔光”的加深和減淡圖層
12.2.2 使用曲線調整圖層進行加深或減淡
12.2.3 動作比陰影/高光提供了更大的控制權
12.2.4 其他使用曲線調整圖層進行加深和減淡的示例
12.3 修復污點
12.3.1 何時及在哪里消除污點
12.3.2 污點消除的策略和工具
12.3.3 使用蒙塵與劃痕濾鏡來消除污點
12.4 消除雜色
12.4.1 通道混合器技術
12.4.2 新增的減少雜色濾鏡
12.4.3 RemoveSkyCrud動作
12.5 銳化
12.5.1 術語Unsharp Mask(USM)的起源
12.5.2 數量、半徑和閾值設置
12.5.3 使用“圖像”>“復制”獲得拼合拷貝
12.5.4 智能銳化
12.5.5 Sharpen Only Edges BH 動作
12.5.6 微調銳化圖層的蒙版
12.5.7 對圖像本身應用USM銳化
12.6 結語
第13章顏色校正工具196
13.1 信息調板和顏色調板
13.2 常用的顏色校正技巧
13.3 色階和曲線
13.4 “色相/飽和度”命令
13.5 顏色替換命令
13.6 “可選顏色”工具和CMYK
13.7 通道混合器
13.8.1 色彩平衡工具
13.8 色彩平衡、亮度/對比度
13.8.2 “亮度/對比度”工具
13.8.3 “變化”工具
13.9 匹配顏色
13.10 陰影/高光
13.11 照片濾鏡
13.12 自動色階、自動對比度、自動顏色、去色和漸變映射?203
13.13 更詳細的信息
11.3.1 拍攝數碼照片所需的設備
11.3.2 將數字文件復制到計算機中
11.3.3 硬盤的組織和文件備份
11.3.4 刻錄到CD和DVD中
11.3.5 更新軟件和硬件
11.4 Bridge的自動原始數據設置
11.5 在Bridge中排列圖像
11.5.1 排列單個文件夾中的圖像
11.5.2 重新組織多個文件夾中的圖像
11.6 使用一組圖像創建網站
11.7 “相機原始數據”的自動化
11.7.1 使用相同的相機原始數據設置
11.7.2 用于最終校正的默認原始數據設置
11.7.3 “相機原始數據”中的“調整”選項卡
11.7.4 “細節”選項卡
11.7.6 “曲線”選項卡
11.7.7 在Bridge中將相同的相機原始數據設置應用于其他兩
幅圖像
11.7.8 在Photoshop中打開這些圖像
11.8 創建Photoshop調整圖層并將其應用于多幅圖像
11.8.1 使用閾值
11.8.2 使用色階
11.8.3 使用曲線
11.8.4 使用色相/飽和度
11.8.5 提高陰影的亮度
11.8.6 將這些調整自動應用于其他圖像
11.9 使用批處理來調整大量的圖像
11.9.1 存儲圖層設置
11.9.2 創建執行這些調整的動作
11.9.3 對其他圖像執行動作
11.9.4 “批處理”對話框
11.9.5 單擊“確定”按鈕看看發生的情況
11.9.6 讓文件在Photoshop中繼續打開的批處理
11.10 重命名文件
11.11 命令“編輯”>“查找”
11.12 Bridge關鍵字和元數據
11.13 結語
第12章攝影師必備的Photoshop技巧
12.1 看待蒙版的方式
12.1.1 選區
12.1.2 通道
12.1.3 調整圖層蒙版
12.1.4 常規圖層蒙版
12.2 加深和減淡
12.2.1 混合模式為“柔光”的加深和減淡圖層
12.2.2 使用曲線調整圖層進行加深或減淡
12.2.3 動作比陰影/高光提供了更大的控制權
12.2.4 其他使用曲線調整圖層進行加深和減淡的示例
12.3 修復污點
12.3.1 何時及在哪里消除污點
12.3.2 污點消除的策略和工具
12.3.3 使用蒙塵與劃痕濾鏡來消除污點
12.4 消除雜色
12.4.1 通道混合器技術
12.4.2 新增的減少雜色濾鏡
12.4.3 RemoveSkyCrud動作
12.5 銳化
12.5.1 術語Unsharp Mask(USM)的起源
12.5.2 數量、半徑和閾值設置
12.5.3 使用“圖像”>“復制”獲得拼合拷貝
12.5.4 智能銳化
12.5.5 Sharpen Only Edges BH 動作
12.5.6 微調銳化圖層的蒙版
12.5.7 對圖像本身應用USM銳化
12.6 結語
第13章顏色校正工具
13.1 信息調板和顏色調板
13.2 常用的顏色校正技巧
13.3 色階和曲線
13.4 “色相/飽和度”命令
13.5 顏色替換命令
13.6 “可選顏色”工具和CMYK
13.7 通道混合器
13.8 色彩平衡、亮度/對比度和變化
13.8.1 色彩平衡工具
13.8.2 “亮度/對比度”工具
13.8.3 “變化”工具
13.9 匹配顏色
13.10 陰影/高光
13.11 照片濾鏡
13.12 自動色階、自動對比度、自動顏色、去色和漸變映射
13.13 更詳細的信息
第14章數字圖像處理和區域系統204
14.1 過渡到數字領域
14.2 顯影的實現
14.3 捕捉動態范圍
14.4 將場景分成區域
14.5.1 測量亮度
14.5.2 設置區域V的曝光度
14.5.3 使用曝光范圍
14.6 數字圖像的優點
第15章色彩空間、設備特性和色彩管理
15.1 顏色及肉眼感知顏色的方式
15.1.1 紙上的圖像
15.1.2 計算機顯示器上的圖像
15.1.3 看版臺上的幻燈片
15.2 色域
15.2.1 測量顏色
15.2.2 測量膠片的色域
15.2.3 確定掃描儀的特征
15.2.4 確定數碼相機的特征
15.2.5 確定顯示器的特征
15.2.6 確定數字打印機的特征
15.3 選擇顏色工作空間
15.3.2 RGB工作空間
15.3.3 CMYK工作空間
15.4 處理每通道16位的圖像
第16章顏色首選項、校準和打印
16.1 設置Photoshop顏色首選項
16.1.1 工作空間
16.1.2 色彩管理方案
16.1.3 色彩管理方案小結
16.1.4 轉換選項
16.1.5 高級控制
16.1.6 其他與顏色相關的首選項
16.2 校準顯示器、打印機、相機和掃描儀
16.2.1 何為校準、ColorSync和ICC配置文件
16.2.2 是否需要校準
16.2.3 顯示器校準免費嗎
16.2.4 價格低廉的顯示器校準系統
16.2.5 顯示器灰度系數和工作空間灰度系數
16.2.6 校準掃描儀、顯示器和打印機
16.3 在Epson打印機中使用自帶或自定義的配置文件打印圖像
16.3.1 有關Epson打印機的進一步說明
16.3.2 嘗試各種紙張
16.4 獲得RGB打印機輸出的精確軟校樣
16.5 使用Photoshop調整圖層編輯配置文件
16.6 顏色管理系統及其在Photoshop中的應用
16.8 結語
第17章圖像分辨率和掃描
17.1 字節、位和DPI
17.1.2 PPI及其對打印尺寸的影響
17.2 應以多高的分辨率掃描或拍攝
17.2.1 計算掃描圖像的大小
17.2.3 一個文件適合所有打印尺寸
17.3 評估直方圖以獲得更佳的掃描圖像和最終圖像
17.4 掃描和拍攝圖像的所有部分
17.4.1 調整掃描儀以獲得正確的值
17.4.2 16位掃描
17.6 獲得正確的直方圖
17.6.1 將直方圖同原件進行比較
17.6.2 使用“色階”和“曲線”進行修改
17.7 推薦的掃描儀
17.7.1 如何比較掃描儀
17.7.2 Imacon FlexTight掃描儀
17.7.3 Nikon Super Coolscan 4000、5000、8000和9000
17.7.4 Polaroid SprintScan 120
17.7.5 Epson Perfection 2450、3200、4990和V700
17.8 結語
第18章主控圖像的處理流程
18.1 主控圖像
18.2 選擇工作空間和色彩管理方案
18.3 數碼拍攝工作流程:在相機中盡可能提高質量
18.4 8位還是16位
18.5 掃描儀工作流程:根據所需的最大打印尺寸進行掃描
18.6 打開圖像:處理配置文件不匹配和丟失的情況
18.6.1 打開嵌入配置文件與工作空間不匹配的圖像
18.6.2 打開沒有嵌入配置文件的圖像
18.6.3 使用“指定配置文件”來測試不同的配置文件
18.6.4 轉換到工作空間
18.6.5 原始數據模式捕捉和配置文件
18.7 校正掃描圖像和數碼相機圖像的顏色
18.7.1 使用信息調板和直方圖調板
18.7.2 創建主控圖像
18.8 顏色校正和工作流程小結
18.9 詳細工作流程
18.9.1 相機原始數據
18.9.2 裁剪
18.9.3 存儲主控圖像
18.9.4 整體顏色校正
18.9.5 使用圖層調板校正特定區域的顏色
18.9.6 修飾、多圖像合成及消除污點
18.9.7 將主控圖像存儲并存檔
18.9.8 調整大小、銳化、模式轉換和最后的調整
18.9.9 存儲設備特定的輸出文件
第19章創建選區
19.1 創建圖層蒙版
19.1.1 使用魔棒
19.1.2 使用“選取相似”命令
19.1.3 將選區反向并創建蒙版
19.2 加暗相機的頂端
19.2.1 使用套索和多邊形套索工具
19.2.3 使用曲線加暗相機頂端
19.3 給太陽帽重新著色
19.3.1 使用魔棒
19.3.2 使用“擴大選取”命令
19.3.3 使用套索工具將區域加入到選區中
19.3.4 使用套索工具將區域從選區中剔除
19.3.5 使用色相/飽和度
19.4 加暗相機鏡頭
19.5 給徽標Sunshine Coast重新著色
第20章色階、曲線和色相/飽和度
20.1 色階簡介
20.2 輸入色階
20.2.1 輸入陰影色階(黑場)
20.2.2 輸入高光色階(白場)
20.2.3 中間調滑塊
20.3 輸出色階
20.4 直方圖調板
20.5 使用“色階”調整顏色
20.5.1 使用“中間調”滑塊修改顏色
20.5.2 使用輸入和輸出端點滑塊修改顏色
20.6 “色階”對話框中的吸管工具
20.6.1 高光(白場)吸管
20.6.2 陰影(黑場)吸管
20.7 “色階”對話框中的裁剪顯示
20.8 自動顏色校正選項
20.8.1 自動校正的功能
20.8.2 微調自動校正
20.8.3 什么情況下自動校正不管用
20.9 曲線簡介
20.9.1 “曲線”對話框
20.9.2 修改網格的大小
20.9.3 確定色調對應的曲線位置
20.10 如何解釋曲線
20.11 使用“曲線”調整對比度
20.11.1 提高對比度
20.11.2 降低對比度
20.12 調整特定區域
20.13 使用“曲線”調整顏色
20.14 危險的曲線
20.15 “色相/飽和度”簡介
20.16 微調顏色范圍
第21章整體顏色校正
21.1 評估圖像
21.2 初步裁剪及創建主控文件
21.3 添加一個色階調整圖層
21.4 找出最亮的點
21.5 找出最暗的點
21.6 中性化高光
21.7 中性化陰影
21.8 調整整體亮度
21.9 使用“曲線”改善對比度
21.11 微調特定區域
21.12 校正山脈的顏色
21.13 編輯曲線調整圖層的圖層蒙版
21.14 加亮陰影
21.15 消除主控文件中的污點
21.16 創建建議裁剪指南
21.17 使用建議裁剪創建拼合拷貝
21.18 創建不進行建議裁剪的拷貝21.20 使用“智能銳化”濾鏡進行銳化
21.21 最后的污點檢查
21.22 “打印預覽”對話框
21.22.1 檢查圖像方向和紙張大小
21.22.2 “打印預覽”對話框中的色彩管理選項
21.23.1 Mac版的Epson 2200驅動程序
21.23.2 Windows XP版的Epson 2200驅動程序
第22章校正有問題的圖像
22.1 顏色校正就像彈奏樂器
22.2 何為有問題的圖像
22.3 第一幅有問題的圖像—早晨的Gibsons
22.3.1 創建智能對象
22.3.2 自動化工作流程
22.3.3 使用“閾值”找出陰影和高光
22.3.4 從使用“曲線”開始整體顏色校正
22.3.5 調整S曲線
22.3.6 提高顏色的對比度
22.3.7 加亮陰影
22.3.8 改善高光
22.3.9 調整中間調對比度
22.3.10 創建通道蒙版以改善水面區域
22.3.11 使用圖層Burn&Dodge和Crop
22.4 其他有問題的圖像
22.4.1 存在色偏的小船和日落圖像
22.4.2 Mono Lake圖像
22.6 結語
第23章替換顏色、色彩范圍和可選顏色
23.1 替換顏色
23.1.1 建立初始選區
23.1.2 修改色相并微調選區
23.1.3 存儲“替換顏色”的設置
23.2 色彩范圍
23.3 創建一個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
23.4 模糊蒙版
23.5 復制文件并將其轉換為CMYK
23.6 比較圖像
23.7 使用“可選顏色”
23.8 添加一個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
23.9 使用“應用圖像”來添加圖層蒙版
第24章匹配圖像的顏色
24.1 設置屏幕和調板
24.2 選擇顏色匹配點
24.3 從圖像RedAcura中采集顏色
24.4 在圖像GreenDetail中調整色相/飽和度
24.5 使用“色階”調整RGB值
24.6 轉換為CMYK模式
24.7 使用“可選顏色”
第25章黑白和雙色調
25.1 獲得最佳的輸入
25.1.1 以彩色方式拍攝
25.1.2 首先校正顏色
25.2 轉換方法
25.2.1 去色
25.2.2 轉換為灰度模式
25.2.3 Lab通道
25.2.4 單個RGB通道
25.2.5 全部三個RGB通道
25.2.6 通道混合器
25.2.7 結合使用通道混合器和其他調整
25.3 加深和減淡圖層
25.4 對每個圖層都使用“曲線”進行調整
25.5 裁剪
25.6 著色
25.6.1 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
25.6.2 純色填充圖層
25.7 分別著色
25.7.1 包含圖層蒙版的調整圖層
25.7.2 色彩平衡
25.7.3 漸變映射
25.8 雙色調、三色調和四色調
25.8.1 創建雙色調
25.8.2 調整雙色調曲線
25.8.3 創建雙色調
25.9 校準和打印雙色調圖像
第26章修復舊照片
26.1 準備文件
26.2 加暗圖像
26.3 使用“色階”來恢復細節
26.3.1 設置高光
26.3.2 設置陰影
26.3.3 設置中間調
26.4 使用通道混合器26.5 創建圖層復合
26.6 添加漸變蒙版
26.6.1 設置漸變
26.6.2 在“Mix 86,12,-4”的圖層蒙版中添加漸變
26.6.3 顯示圖層“Mix 100,-10,10”
26.7 添加新圖層復合和更新以前的圖層復合
26.7.1 添加新的圖層復合
26.7.2 更新以前的圖層復合
26.8 再談圖層復合
26.10 修飾和修復
26.11 污點修復畫筆
26.12 使用修補工具
26.13 使用仿制圖章
26.14 創建羽化的拷貝
26.15 在細節中勾勒
26.16 使用曲線調整圖層進行加深和減淡
26.17 使用曲線調整圖層調整對比度
26.18 對選定區域應用“蒙塵與劃痕”濾鏡
26.19 創建用于打印的拷貝
第27章合成包圍曝光照片
27.1 包圍曝光
27.1.1 數碼拍攝
27.1.2 使用膠片拍攝
27.1.3 捕捉圖像時的其他問題
27.1.4 拍攝用于創建HDR圖像的照片
27.2 何時使用HDR、何時只拍攝一兩張照片
27.3 合并同一幅圖像的兩個版本
27.3.1 打開Ship Rock圖像
27.3.2 合并兩個文件
27.3.3 創建將天空同前景分離的蒙版
27.3.4 使用“色階”來創建蒙版
27.3.5 微調圖像的兩個部分
27.3.6 微調蒙版
27.3.7 創建合并的邊緣
27.4 合并兩張或三張照片
27.4.1 對齊兩張照片
27.4.2 合并三幅對齊的數碼相機照片
27.4.3 分離天空和前景
27.4.4 對圖層Foreground和Sky做基本調整
27.4.5 使用Shadows圖層添加陰影細節
27.5 使用多張照片創建HDR圖像
27.5.1 將圖像合并成32位的HDR文件
27.5.2 將HDR圖像轉換為16位的
27.5.3 對HDR圖像的16位版本作最后的調整
27.6 結語
第28章合成多幅圖像
28.1 將4幅圖像放到一個文件中
28.2 裁剪、顏色校正和編組
28.3 路徑和鋼筆工具
28.3.1 錨點、路徑段和曲線
28.3.2 非閉合路徑和閉合路徑
28.3.3 路徑選擇和直接選擇工具
28.4 練習使用鋼筆工具
28.4.1 創建多邊形
28.4.2 創建橢圓形閉合路徑
28.4.3 創建非閉合曲線路徑
28.4.4 創建角點
28.4.5 創建尖點
28.4.6 添加和刪除錨點
28.4.7 轉換錨點
28.4.8 復制路徑
28.4.9 將路徑轉換為選區
28.4.10 存儲路徑
28.5 鏤空公共汽車窗戶
28.6 創建圖層蒙版
28.7 使用通道來校正蒙版
28.7.1 選擇最合適的通道
28.7.2 對復制的通道應用“色階”
28.7.3 在通道蒙版中繪畫
28.7.4 載入通道蒙版并將其加入到圖層蒙版中
28.7.5 在圖層蒙版中繪畫
28.8 鎖定圖層
28.9 調整圖層Red Car的位置并添加一個圖層蒙版
28.10 增加記錄的歷史記錄狀態數
28.11 在圖層Red Car的蒙版中繪畫
28.12 校正紅色小汽車的顏色
28.13 調整紅色小汽車的大小
28.14 添加跑動的女人
28.15 精制圖層Woman的蒙版
28.16 完成圖像合成
第29章肖像的合成
29.1 選擇要使用的圖像
29.2 復制到圖像BestOverall中
29.3 調整圖層及創建蒙版29.3.1 調整Justin
29.3.2 調整Zach
29.4 整體顏色校正
29.5 修飾Denise
29.6 校正Wolf的臉部
29.7 液化
29.7.1 選取需要處理的區域
29.7.2 學習使用“液化”對話框中的工具
29.7.3 學習“液化”對話框中的設置
29.7.4 練習、練習再練習
29.8 使用“液化”來增大眼睛
29.9 再次校正Justin
29.10 使用紅眼工具
29.12 銳化
29.13 “抽出”濾鏡
29.13.1 標識邊緣
29.13.2 填充內部
29.13.3 清除和邊緣修飾
29.13.4 抽出
29.14 抽出圖像中的人物
29.15 使用圖層Extract來創建圖層蒙版
29.16 添加新背景
29.17 編輯蒙版
29.18 完成
第30章產品廣告合成
30.1 創建鏤空路徑
30.2 創建并編輯PowerBook矢量蒙版
30.3 將PowerBook移到背景圖像中
30.4 對PowerBook進行變換
30.5 校正矢量蒙版
30.6 消除色偏
30.7 添加計算機的投影
30.8 創建投影圖層
30.9 繪制環繞計算機屏幕的路徑
30.10 合成屏幕圖像
30.11 給圖層Menu添加圖層蒙版
30.12 創建投影效果
30.13 將圖層編組
30.14 將圖層組Screen Layers復制到文件PowerBookLayers中
30.15 扭曲圖層組Screen Layers
30.16 添加圖層蒙版
30.17 使用圖層復合調板
第31章混合模式、運算和應用圖像
31.1 混合模式
31.2 支持混合的工具
31.2.1 “填充”命令
31.2.2 繪圖工具
31.2.3 使用圖層和混合模式來合并圖像
31.2.4 使用“應用圖像”命令合并圖像、圖層和通道
31.2.5 使用“計算”命令合并通道
31.2.6 圖層樣式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
31.3 理解各種混合模式
31.3.1 正常
31.3.2 溶解
31.4 中性色為白色的混合模式
31.4.1 變暗
31.4.2 正片疊底
31.4.3 顏色加深
31.4.4 線性加深
31.5 中性色為黑色的混合模式
31.5.1 變亮
31.5.2 濾色
31.5.3 顏色減淡
31.5.4 線性減淡
31.6 中性色為50%灰色的混合模式
31.6.1 疊加
31.6.2 柔光
31.6.3 強光
31.6.4 亮光
31.6.5 線性光
31.6.6 點光
31.6.7 實色混合
31.7 用于銳化和提高對比度的混合模式
31.7.1 使用USM銳化濾鏡進行強烈銳化
31.7.2 高反差保留
31.7.3 合并后再銳化
31.8 其他混合模式
31.8.1 差值和排除
31.8.2 色相、飽和度、顏色和亮度
31.8.3 背后
31.8.4 清除
31.8.5 相加和減去
31.8.6 穿透
第32章數字繪畫
32.1 為何要以數字方式進行繪畫32.2 畫筆調板
32.3 復位畫筆
32.4 使用預設管理器來刪除畫筆
32.5 畫筆筆尖形狀選項
32.6 形狀動態
32.6.1 大小抖動
32.6.2 最小直徑
32.6.3 角度抖動
32.6.4 圓度抖動
32.7 存儲畫筆預設
32.8 散布
32.9 紋理
32.10 雙重畫筆
32.11 顏色動態
32.12 其他動態
32.13 存儲工具預設
32.14 其他畫筆設置
32.14.1 雜色
32.14.2 濕邊
32.14.3 噴槍
32.14.4 平滑
32.14.5 保護紋理
32.15 風景油畫
32.15.1 載入工具預設
32.15.2 勾勒草圖
32.15.3 粗略地填充顏色
32.15.4 添加細節
32.16 彩色蠟筆風景畫
32.16.1 創建畫布
32.16.2 設置仿制關系
32.16.3 仿制圖像
32.16.4 添加顏色和細節
32.17 數字水彩畫
32.17.1 創建圖像的灰度版本
32.17.2 復制、反相并修改混合模式
32.17.3 通過高斯模糊恢復細節
32.17.4 創建繪畫圖層
32.17.5 繪畫或仿制
32.18 Photoshop的局限性
32.19 選擇畫板
第33章聯系表、圖片包、幻燈片和Web照片畫廊
33.1 聯系表
33.2 圖片包
33.4 編輯圖片包的版面
33.5 PDF演示文稿
33.6 Web照片畫廊
33.7 準備好文件
33.7.1 在“文件簡介”對話框中添加數據
33.7.2 使用動作來準備用于創建Web照片畫廊的圖像
33.8 “Web照片畫廊”對話框中的選項
33.8.1 常規設置
33.8.2 橫幅選項
33.8.3 大圖像選項
33.8.4 標題
33.8.5 縮覽圖選項
33.8.6 自定顏色選項
33.8.7 安全性選項
33.9 自定義畫廊樣式
33.9.1 復制現有的模板
33.9.2 確定要修改的內容
33.9.3 創建新的徽標圖像
33.10 編輯HTML頁面
33.11 瀏覽器/平臺之間的差別和其他問題
33.12 使用自定義的畫廊樣式
33.12.1 定制文本框“攝影師”
33.12.2 創造性地使用“文件信息”對話框中的說明
第34章優化用于Web的圖像
34.1 確定最佳的圖像大小
34.2 調整圖像大小以用于Web
34.2.1 插值方法“二次立方(較銳利)”
34.2.2 分辨率
34.2.3 裁剪
34.2.4 “自動”>“限制圖像”
34.3 銳化用于Web的圖像
34.3.1 銳化濾鏡
34.3.2 智能銳化
34.3.3 USM銳化
34.4 轉換顏色配置文件
34.5 文件命名規則
34.6 使用“存儲為”命令將圖像存儲為JPEG格式
34.6.1 存儲不包含縮覽圖的JPEG圖像
34.6.2 比較文件大小
34.7 “存儲為Web所用格式”對話框34.7.1 預覽標簽和工具
34.7.2 優化控件和下拉列表
34.7.3 細節、文件大小和下載時間
34.8 優化控件
34.8.1 文件格式
34.8.2 品質設置和加權優化
34.8.3 模糊和雜邊
34.8.4 優化和連續
34.8.5 ICC配置文件
34.8.6 優化菜單
34.8.7 圖像大小
34.9 “存儲為Web所用格式”小結
34.10 定制Web照片畫廊中的JPEG圖像
34.10.1 Web照片畫廊中的JPEG圖像沒有銳化
34.10.2 使用動作來創建經過銳化的替換圖像
34.10.3 替換原始畫廊圖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45個超好的攝影教程和后期技術 | Jackchen Design 1984
圖文并茂:僅需一篇文章深度了解直方圖,為曝光做“最佳規劃”
人像攝影必備器材及技術-圖形格式優劣
【怎樣合理控制曝光】
數碼相機拍攝之曝光補償的運用
詳解如何拍/修大光比場景 | “圖像>調整”帶你飛(46)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市| 澄迈县| 房产| 罗甸县| 沁阳市| 岳阳市| 隆回县| 邢台市| 西城区| 建始县| 汝阳县| 黄平县| 桐城市| 黄骅市| 报价| 靖江市| 凤冈县| 襄汾县| 洛阳市| 达州市| 印江| 峨边| 辽宁省| 永兴县| 兰坪| 富蕴县| 新巴尔虎右旗| 大渡口区| 阳高县| 嘉善县| 武夷山市| 历史| 汤阴县| 宿州市| 合江县| 唐山市| 德州市| 屯昌县| 全南县| 大庆市| 扎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