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練健身氣功,講求的是“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練功者要想達到“真氣從之”,首先必須做到心情清凈安閑,排除雜念妄想,而身體放松又能促進心意寧靜。練功中身心一旦進入松靜和柔的狀態,呼吸自會勻細柔長,此時體內和氣四達,升發于腠理之間,邪氣無所滯留,有利于氣機宣暢,強身健體,增益壽命。古語說:“心唯靜則和,心和則氣和,氣和則形和,形和則天地之和應矣。”練功時心若動蕩不安,就會導致呼吸不順暢,身體發僵,氣血郁阻,因而起不到健身氣功祛病延年的作用。
本人根據多年的練功經驗,總結了一套練習松靜的方法。按照這一方法長期堅持練習,一方面,能盡快進入松靜和柔的練功狀態;另一方面,在練習松靜的過程中,機能活動由能量消耗逐漸轉向能量儲備,從而對機體起到“自我修復”和“自我調整”的作用。
練習方法
健身氣功的放松包括形體放松和精神放松,氣功的入靜,“是人在覺醒中的一種特殊的寧靜狀態和生理功能活動的最佳狀態”,是“靜中有動”,“神靜氣動”,人體在這種狀態下,陽氣平和,暢達四肢,使得真氣充沛,陰氣和順,陰陽協調,人就會身體健康、心情愉悅。松與靜相輔相成,息息相通,互相促進,不可分離,要同時練習。
練習時身體姿勢和呼吸的要求是:睡覺前面向上躺在床上,兩腿自然伸直,并攏或略微分開都可以,只要感覺安適就行,兩手心向下平放在小腹兩側,五指稍屈,兩眼微閉,開一條小縫,呼吸自然順暢。放松的意念要求是:在擺好身體姿勢和調勻呼吸的基礎上,意想頭松,深吸氣,慢呼過程中,松開面部肌肉使之輕松和柔,并掃除頭腦思慮,頭部隨即松馳;自然呼吸片刻后,意想肩松,深吸氣,慢呼中,由兩肩向下松沉帶動頸及胸背、小腹同時放松;自然呼吸片刻后,意想臂松,深吸氣,慢呼中,意導從上臂開始,順勢而下直到十指;自然呼吸片刻后,意想髖松,深吸氣,慢呼中,放松從髖出發,沿大腿往下松、并經兩膝、小腿傳至腳趾。要求慢呼中意想沿身體各部位緩緩進行,意念到哪個部位,該處就主動配合放松,并帶動相鄰部位順勢傳遞式松馳。在放松狀態下,采用意守穴位法以達入靜:意守穴位法是指練習時將自己的意念活動集中在身體的某些穴位上,以“一念代萬念”,從而抑制雜念的生發,人便處于松馳舒緩、心意寧和的入靜狀態。意守部位是:肚臍以下小腹部丹田處、兩手掌心勞宮穴、兩足底最凹陷處涌泉穴。意守要求是:似守非守,不可死守一處,三處位置要不斷變換。
不同練習階段的松靜狀態
練習松靜分三個階段,需結合自身習練健身氣功已達到的功力修為,自然進入相應的階段。并不是每個練功者都得從第一階段開始。功力修為高的練功者,在首次練習時,很快就會進入第三階段的松靜狀態。
第一階段:初練健身氣功,雜念紛紜,馳情外境,身體總是松不下來,心也無法寧靜,更體會不到松的自在,靜的悠閑,這是練功必然經歷的過程,只要堅定信念,不斷練習,時間久了自會收到功效。初練者在意導放松時,首先要不斷止息雜念,放松過程中盡量把注意力集中到意念到達的部位;意守穴位時會有思慮不斷糾纏,雜念能排則排,排不掉則放棄,不可強求,始終以平和之心待之。
第二階段:經過第一階段松靜的練習,自然而然進入第二階段。功力較高的練功者首次練習本法時,會直接進入本階段的松靜狀態。練習時基本能控制思緒,主動止息雜慮,在意念的引導下身體各部位能夠放松。練習的最佳時間應該是晚上睡覺前,此時,陽氣收斂,聚守于內,正適合靜養。仰臥床上,按照練習松靜的方法,從頭到腳意導放松一遍,然后輕閉雙目,放松大腦,面部表情悠然自得,身體基本處于松馳狀態,意念開始集中在丹田、勞宮、涌泉,有時在丹田,片刻后又到了兩勞宮,一會兒便轉至兩涌泉,或有時,一念間同時意守兩處穴位(如丹田、勞宮等)。雜念涌來及時攝心回歸到穴位上,隨著意念漸漸進入專注一境的狀態,大腦中的思慮在不斷減少,精神也慢慢地松馳下來。偶爾做到了形松腦清,此時會一瞬間腦無雜念,心無煩惱,似想非想,從而體會到形松意靜帶來的心曠神怡。
第三階段:剛開始,試著不用深呼吸,在意念的引導下,依照頭、肩、臂、髖的放松順序,使身體各部位緩緩松馳。放松過程中,偶爾會有雜念襲來,卻能夠立刻放下,面容輕快安詳。隨著功力的不斷加深,漸漸地無需用意引導,整個放松過程,呼吸自然順暢,不再借助深呼吸進行局部放松。練功者每當睡覺前仰臥在床,習慣成自然,不知不覺中,自動進入松靜的習練狀態(生氣或心中有未了之事除外),身體內外一瞬間完全放松。然后將意念集中在丹田、勞宮、涌泉處,似守非守,雜念涌來能夠及時攝心回歸到穴位上。進入此階段,由用腦意守逐漸轉為用心意守,有時一念間將三處穴位一覽心中,開始領悟“似守非守”的真諦。此時丹田處意守的穴位越來越明確,不經意間將意守部位鎖定在肚臍正中下方三寸關元穴或臍下一寸半氣海穴,具體哪個部位,因人而異。比如,有人意守丹田時,若先感覺到氣海穴周圍,微微出現麻、熱、脹(麻:是練功中腦細胞在用意過程中向外發射生物電波信息的物理現象;熱:是激發神經細胞,氣血運行通暢在血管壁摩擦而產生的熱能反應現象;脹:微麻熱脹的舒服感,是練功中毛細血管擴張,全身氣血通暢的表現。),那么在以后練習松靜意守丹田時,意念很自然地就會到達氣海部位。第三階段后期,意守過程中,有時隱約感覺到連大腦細胞隨之松馳,無意中覺得松馳從身體各部位外部開始,一點點滲透到體內細胞,忽然間,有種微妙的感知掠過心頭——好似全身細胞倏地松開,一瞬間徹底御掉了身心的重擔。此時心意恬靜,神態安閑,和氣輸布周身。在形松、意靜、心寧的一剎那,心中似乎突然開啟了一扇智慧之門,漸漸地開始領悟“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內涵。這種感知猶如電光一閃,來去匆匆,要聽之任之,不刻意追尋。
(文/張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