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史》課程教學大綱(工)
課程編號:0833080
課程名稱:工業設計史
總課時數:48
實驗課時:0
先修課及后續課:先修課 專業導論及設計概論
后續課 產品設計
一、說明部分
1、課程性質:
本課程是工業設計專業本科生的專業基礎課,面向工業設計專業本科授課。
2、教學目標及意義
“工業設計史”是工業設計專業的一門核心理論必修課程,其教學目的是使學生了解人類歷史中,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設計發展演變的脈絡,包括各種設計學派、設計風格、著名設計師及其作品以及設計發展的歷史條件。這對于學生正確理解工業設計內在動力與源泉,把握工業設計的未來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教學內容及要求
教學內容:
·設計的萌芽階段
·手工藝設計階段
·18世紀的設計與商業
·機械化與設計
·設計改革
·工業、技術與設計
·藝術變革與現代設計
·20世紀20—30年代的流行風格
·職業工業設計師的出現
·戰后重建與設計
·走向多元化
·信息時代的工業設計
教學要求: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工業設計發展的歷史以及各設計流派產生的歷史原因、風格特點,并對各個歷史階段的設計具有獨立的分析認識的能力,從而對現在的設計起到一定的指導意義。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各個階段設計流派的特點以及意義。
難點:通過對設計流派的學習,融會貫通,對現在的設計的指導意義。
5、教學方法與手段
課堂講授:理論講授,課堂討論,并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作 業:課堂測驗,課題練習。
6、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教材:何人可.《工業設計史》.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
參考書目:
[1] 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北京:新世紀出版社.2005年9月。
7.其他
二、 正文部分
第一章 緒論 設計的萌芽階段
一、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理解設計的萌芽階段的特點,掌握此階段設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獲得對此階段設計的分析認識能力,從而對現在的設計起到一定的指導意義。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 設計概念的產生
第二節 生存設計
知識要點:簡要介紹設計萌芽時期的工具特點及發展歷程,讓學生了解此部分內容,為以后的學習作鋪墊。
三、本章課時數:2課時
課堂講授 2課時
第二章 手工藝設計階段
一、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理解設計手工藝階段的特點,掌握此階段設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獲得對此階段設計的分析認識能力,從而對現在的設計起到一定的指導意義。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 中國手工藝設計
知識要點:中國的手工藝設計
(包括陶器、青銅器、漆器、瓷器、明代家具的發展過程和特點)
第二節 國外手工藝設計
知識要點:國外的手工藝設計
(古代埃及、古希臘羅馬的設計、文藝復興后的設計)
三、本章課時數:6課時
課堂講授 3課時 多媒體演示 3課時
第三章 18世紀的設計與商業
一、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理解18世紀的設計及商業發展特點,掌握這一時期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從而明確設計的發展脈絡,對設計的發展史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 市場的擴展及其對設計的需要
第二節 勞動分工與設計專業的出現
第三節 18世紀的設計風格
知識要點: 18世紀的設計風格(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特點)
第四節 切普代爾與18世紀的家具業
知識要點:切普代爾與18世紀的家具業發展與特點
第五節 魏德伍德與陶瓷工業
知識要點:魏德伍德與陶瓷工業的發展與特點
第六節 保爾頓及其小五金工業
知識要點:保爾頓及其小五金工業發展與特點
第七節 新條件下的設計
知識要點: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特點
三、本章課時數:4課時
課堂講授2課時 課題訓練 2課時
第四章機械化與設計
一、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理解技術的發展對工業設計的促進作用,掌握機械化條件下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特點,獲得對此階段設計特點的把握認識的能力。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 英國的紡織工業
知識要點:英國紡織工業的發展
第二節 技術與設計
知識要點:技術的發展對設計的影響
第三節 美國的制造體系與設計
知識要點:美國的制造體系特點
第四節 美國早期的汽車設計
知識要點:英美兩國機車設計的比較
自行車的演變
美國早期的汽車設計演變
第五節標準化與合理化
知識要點:標準化與合理化的發展與特點
三、本章課時數:4課時
課堂講授2課時 課題訓練2課時
第五章設計改革
一、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了解設計改革時期出現的設計運動及流派,掌握這一階段設計的基本特點和基本知識,獲得對流派發展脈絡分析理解的能力,從而推而廣之,對現階段及今后的設計發展方向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 19世紀上半葉設計理論的發展
知識要點:帕金與柯爾的設計思想以及對后世的影響
第二節 “水晶宮”國際工業博覽會
知識要點:“水晶宮”國際工業博覽會的成就與局限
第三節 拉斯金、莫里斯與工藝美術運動
知識要點:拉斯金、莫里斯與工藝美術運動
第四節 19世紀的工業設計師——德萊賽
知識要點:德萊賽的設計思想及作品
第五節 芝加哥學派
知識要點:芝加哥學派設計思想與成就
第六節 新藝術運動
知識要點:新藝術運動成就
第七節 麥金托什與維也納分離派
知識要點:麥金托什與維也納分離派設計思想與成就
第八節 德意志制造聯盟
知識要點:德意志制造聯盟設計思想與成就
三、本章課時數:4課時
課堂講授2課時 課題訓練 2課時
第六章 工業、技術與設計
一、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理解美國、英國及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設計特點,掌握藝術變革時期設計的基本內容,獲得對風格及國家設計總結比較、洞察設計發展變革趨向的能力。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 美國的工業與設計
知識要點:美國汽車工業的發展
第二節 歐洲的工業與設計
知識要點:歐洲的工業與設計發展特點
第三節 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手工藝與設計
知識要點: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手工藝與設計特點
第四節 新材料與現代設計
知識要點:新材料、新技術的出現對設計的影響
第五節 技術與設計
知識要點:新技術的出現對設計的影響
三、本章課時數:4課時
課堂講授2課時 課題訓練2課時
第七章藝術變革與現代設計
一、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理解現代主義的發源,特別是包豪斯學校的建立對現代主義的推動作用。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美術革命
第二節風格派
知識要點:幾個重要流派如立體主義、未來主義、表現主義
第三節構成派與俄羅斯先鋒藝術
知識要點:構成派與俄羅斯先鋒藝術的代表思想
第四節 走向現代主義
知識要點:現代主義的風格特點
第五節 柯布西埃與機器美學
知識要點:柯布西埃與機器美學的特點以及歷史特點
第六節 格羅披烏斯與包豪斯
知識要點:格羅披烏斯與包豪斯的成就
三、本章課時數:4課時
課堂講授2.5課時 課題訓練 1.5課時
第八章 20世紀20—30年代的流行風格
一、教學要求
掌握20世紀20—30年代的流行風格的特點及影響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藝術裝飾風格
知識要點:藝術裝飾風格的特點及影響
第二節流線型風格
知識要點:流線型風格的特點及代表作品
第三節斯堪的納維亞風格
知識要點:斯堪的納維亞風格特點以及代表作
三、本章課時數:2課時
課堂講授2課時
第九章 職業工業設計師的出現
一、教學要求
了解職業工業設計師的出現及其特點
二、教學內容:
第九章
第一節 美國工業設計的職業化
知識要點:美國職業工業設計師的特點及代表人物
第二節 歐洲的工業設計師
知識要點:歐洲職業工業設計師的特點及代表人物
三、本章課時數:2課時
課堂講授 1課時 課堂討論 1課時
第十章 戰后重建與設計
一、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掌握戰后重建時期設計的發展特點,特別是幾個重要國家逐漸形成的風格特點,比較國家之間設計的不同之處,深入理解國家風格形成的深入文化底蘊,并對我國未來的設計發展有所了解。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 斯堪的納維亞設計
知識要點:斯堪的納維亞設計風格的演變
第二節 現代主義的發展
知識要點:現代主義的發展特征
第三節 美國的商業性設計
知識要點:美國的商業性設計及“有計劃的商品廢止制”
第四節 意大利的風格與個性
知識要點:意大利的風格與個性及意大利的汽車設計
第五節 聯邦德國的技術與分析
知識要點:聯邦德國設計的特征
第六節 日本的傳統文化與高技術
知識要點:日本的傳統文化與高技術特點
第七節 我國臺灣地區及韓國的工業設計
知識要點:我國臺灣地區與韓國的設計特點
第八節 公司識別計劃
知識要點:公司識別計劃發展
第九節 人機工程學的發展
知識要點:人機工程學的發展特征
第十節 新技術及新材料與設計
知識要點:新材料新技術對設計的推動
三、本章課時數:8課時
課堂講授 6課時 課題訓練 2課時
第十一章 走向多元化
第十二章 信息時代的工業設計
一、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掌握多元化時代幾種設計風格,理解風格形成的原因及特征,了解信息時代的設計發展趨勢,對未來的設計領域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二、教學內容:
第十一章
第一節 理性主義與“無名性”設計
知識要點:理性主義與“無名性”設計的特征
第二節 新現代主義與高技術風格
知識要點:新現代主義與高技術風格特點
第三節 波普風格
知識要點:波普風格特征及典型產品設計
第四節 后現代主義
知識要點:后現代主義及“孟菲斯”(Memphis)的設計師集團
第五節解構主義
知識要點:解構主義的特征及作品
第六節綠色設計
知識要點:綠色設計的特點及作品
第十二章
第一節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工業設計
知識要點:蘋果電腦公司和美國微軟公司
第二節 美國信息時代的工業設計
知識要點:奇巴(ZIBA)設計公司 、IDEO設計公司
第三節 歐洲及日本信息時代的工業設計
知識要點:青蛙設計公司和其他歐洲的設計公司
三、本章課時數:8課時
課堂講授 6課時 課題訓練 2課時
教研室:工業設計教研室 執筆人:趙 靜 系主任審核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