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紫蘇化痰、止咳、平喘功效的討論
《滇南本草》載紫蘇能“消痰,定吼喘”。
《本草綱目》載其能“消痰利肺”,“同杏仁、萊菔子,則消痰定喘”。
《本草正義》又言其莖“降逆定喘”。以上論述都明確地提出本品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本草綱目》在紫蘇子條下說:“蘇子與葉同功”;
《醫林纂要》亦稱“蘇子功用略同紫蘇莖葉,……下氣消痰,除咳定喘”,
則從另一角度肯定了紫蘇和紫蘇子一樣具有化痰、止咳、平喘作用。
根據臨床應用,本品對風寒外感,肺氣失宣而兼痰咳、痰喘者,既祛邪除表,
又消痰降逆,一物二用,最為合適。
此外,本品也常用于無表證之咳喘。
如《丹溪心法附余》蘇沈九寶湯,以本品與桑白皮、杏仁、烏梅、陳皮等同用,
治療“老幼素有喘急,發則連綿不已,咳嗽哮吼,夜不得眠。”
《世醫得效方》加味四七湯,以本品與制半夏、厚樸、遠志等同用,
治痰濕郁滯之證。
《孔伯華醫集》二蘇湯,以之與杏仁、旋覆花等同用,
治產后脾濕不化,肝熱上犯,肺失清肅,
喘嗽不止,稀涎壅盛者,皆主要取其化痰、止咳、平喘之力。
臨床報道以杏仁、紫蘇各12g為君藥,組成加味杏蘇湯治療氣管炎、咽炎引起的咳嗽64例,顯效28例,好轉24例,有效9例,總有效率為95%[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02,24(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