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甜方藥
?脾胃實熱濕熱郁阻肝脾痰火內溫所致。臨床分:脾胃熱蒸口甜和脾胃氣虛口甜。表現口甜而渴。喜飲水,多食易肌,或唇舌生瘡,大便干結,舌紅苔燥,脈數有力。治療:清脾瀉火。
?
?瀉黃散。后者:久病及脾胃,氣陰兩傷,虛熱內生,脾受津灼所致,表現為口甜而干,氣短體倦,不思飲食,腕腹作脹,大便時干時軟,
?
?治療:益氣健脾和胃養陰。益胃湯和四君子湯加減。
?
瀉黃散:藿香15 梔子10 石膏10 甘草8 防風2 或 清胃散:黃連10 當歸10 升麻10 生地12 丹皮12
?
?益胃湯 和 四君子湯 沙參15 麥冬10 玉竹10 白術10茯苓10 生地12 藿香12 砂仁8 炙甘草8
?
口苦方藥 --- 表現頭痛眩暈。苔薄黃脈象玄數。肝膽有熱。清瀉肝膽郁熱
?
龍膽瀉肝湯 龍膽草15 梔子10 黃芩12 柴胡10生地12 車前子10 澤瀉10 木通10 甘草8 當歸10
?
口咸 腎虛所致。治療:補益腎陰滋陰降火。
?知柏地黃湯。知母10 黃柏10 熟地15 山藥10 山萸12 澤瀉12 茯苓10 丹皮10附片12 肉桂8
?口酸 ---- “肝熱則口酸”。“脾胃氣虛,木乘口位而口酸”。所以,口酸多與脾虛肝火偏旺者居多,常見于胃炎和消化性潰瘍,與胃酸過多有關,常有胸悶肋痛,食后腹脹,舌苔薄黃,脈象玄。治療:瀉肝和胃。
?方藥:左金丸和六君子湯加減。
?黃連10 吳萸10 人參8 茯苓10 白術10
?甘草8 陳皮15
?口臭---
?1、胃火:三黃瀉心湯。大黃10 黃芩10 黃連5
? 2、胃腸食積:保和丸 山楂丸。
?3、齲齒或口腔炎癥。可以用:黃芩10 藿香10 石膏10 生地10 甘草4 煎水涑口。
?
口淡==== 六君子加 焦谷芽 麥芽
藿樸夏苓湯 藿香 赤茯苓 杏仁 豬苓 豆豉 澤瀉
?
口澀 === 肝膽郁熱傷陰或者脾土衰敗,常常出現口舌干澀或者苦澀無味。
脾腎衰敗 氣血淤結。龍膽瀉肝湯。
?
口辣方藥 =========腎陰不足 肝火偏旺清胃瀉火。其次是肺虛痰熱,高血壓,神經官能癥,絕經期綜合征,時有所見口辣。
清胃散 加減升麻 黃連 當歸 生地丹皮 石膏 石斛 麥冬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