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常識:
痛風:是一種嘌呤代謝紊亂引起血尿酸增高所致的關節病變。這句話有三層意思:一是痛風是一種代謝性疾病;二是這種病主要引起血尿酸高;三是臨床表現的是關節病變。
痛風的產生:發生痛風之一是腎臟排泄尿酸的能力降低。腎臟各種器質性疾病引起的腎功能減退,而使尿酸排泄減少。
痛風臨床特點:⑴年齡:多發生在50歲以上;⑵部位:主要侵犯周圍小關節;首次發作多為拇指,繼可累及足背、裸、膝、手指、腕關節,呈游走性;⑶時間:常在夜間突然急性發作;⑷癥狀:病變關節紅、腫、熱、痛;⑸治療:如未經治療或治療不當,常反復發作,發展成為多個關節受累,關節克肥厚、畸形、僵硬;⑹后期:在耳廓、關節附近骨骼中,腱鞘、軟骨內、皮下組織等可見大小不等的痛風石,破潰后溢出白色尿酸鹽結晶;⑺晚期:侵害腎臟,形成腎結石,甚至造成腎功能衰竭;⑻代謝檢查:血尿酸含量增高;⑼ X線檢查:后期病變關節附近骨質中出現圓形缺損。
痛風常容易被誤診為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化膿性關節炎等。有些痛風性關節炎在首次發作時,由于局部紅腫比較明顯以及燒灼樣疼痛,可被誤診為丹毒、蜂窩組織炎,
有的誤診為滑囊炎。也有部分痛風發作時無明顯的紅腫,僅表現為關節疼痛,也無明顯的關節變形,容易被誤診為一般的關節勞損或者骨關節炎等。
總之:被免誤診,作血尿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