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現在文獻資料實在是太多了,尤其這種網絡資源,浩如煙海啊!有時候真的是難以割舍,但畢竟我們時間有限!所以參考文獻的精讀與泛讀 就顯得比較重要了!對于這個問題,我是這樣想的:
1.閱讀與思考:指導的參考書要有精讀、泛讀之分:基本理論著作、權威的專業著作、原始資料文獻要精讀,其他一般參考書可以泛讀。讀書總要以我為主,邊讀邊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養成帶著問題查材料的習慣!
2.不能跟著人家跑,人云亦云,而是要有自己的觀點:對于有爭議的論文或者觀點都要精讀,一字一句認真細讀,從理論、資料、思路等上找問題,有時候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的!
3.對于邊緣交叉的論文要精讀!目前分科越來越細了!想在某個專點上找突破口比較難!所以多研讀這方面的文獻!為自己拓寬思路!!
4.關注其他科的動態:我有位師兄,但他是普外的,但他準時參加內科學進展這門課!后來他想到了一個課題!由于他的課題設想的比較好,開始在動物實驗,現在已經投入臨床應用了。還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具體課題我就不在此說了)
5.我覺得專業和檢索兩不誤!。。。。。。。。。。。
因為精力有限加之文獻增長速度驚人,所以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本領域相關的全部文獻的全文全部看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