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被稱作學習理論的一場革命。代表人物主要有皮亞杰、維果斯基。這一理論流派在知識觀、學習觀及學生觀這三觀上與其他理論大為不同。
在知識觀上,建構主義認為知識具有主觀性、動態性,而不是客觀真理。
在學習觀上,建構主義認為學習具有主動建構性、情境性與社會互動性。
在學生觀上,建構主義認為學生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而是通過自己已有的知識基礎主動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
2.建構主義對于新課改的啟示
建構主義的三觀(知識觀、學習觀及學生觀)對于新課改具有啟示作用。新課改強調在課程內容上注重與學生生活實際與當前科技發展的聯系;在課程實施方式上提倡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總之,建構主義的核心之意——學生的主動建構啟示新課改注重學生實際發展,讓學生動手去學,建構自己所需的知識。
1.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多元智力理論。他認為,人的智力由七種獨立的智力組成,包括:語言智力、邏輯-數學智力、幾何-空間智力、音樂智力、身體動覺智力、人際智力與自知智力。每個人占優勢的智力方面各有不同,因此,評價一個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不能只看某一種或某幾種,而應該全方位地進行評測。
2.多元智能理論對于新課改的啟示
多元智能理論對于新課改的啟示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觀”。新課改在課程評價方面做出很大改革,改變了過去唯數學、語文來評定學生發展的觀念,建立多方位的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觀。
1.人本主義
人本主義是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的理論。該學習理論基于非指導性的心理咨詢原則。認為學習活動中情感參與的重要意義。進而提出非指導性教學及真誠、接受、理解的師生觀。
2.人本主義對于新課改的啟示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對于新課改的最大啟示則是教師觀、學生觀及師生觀的轉變。不再將學生看成是被動地接受教育的人,而是一個主動的學習者。師生關系也提倡合作,而不是師道最嚴、老師說了算的教師中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