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虛火上串的疼痛中酷刑煎熬……
22日舌下起大血泡,猛懟米湯水,血泡下去了。
周一早起,肩頸鉆心的痛,不能動彈扭轉了。
上午忙完事,下午跑去社康盒灸,趴在那兒1小時,滴水未進,口干舌燥,原起血泡的地方潰瘍了,痛啊……
23日肩頸痛更重了,自己在家狠狠手持灸,每天1-2小時,每天達10升水量,28日肩頸已能360旋轉了。
我的舌尖下潰瘍卻越來越痛,刺痛,牽扯痛,睡覺能痛醒,被虐的每天湯湯水水小心翼翼伺候它,還能讓我想爆粗口……欲哭又止!
小柴胡顆粒,已經不能應對了,還多長出了2個小血泡,在潰瘍旁和上牙內齦。
30日下午跑藥店抓了兩劑甘草瀉心湯,我去,還真管用!
才喝兩次(晚上和第二天早)就已經痛減半了!太牛!!
31日中午參加完活動,家人說去面店王喝粥,我說不,我要吃米飯,當時孩爸驚訝的看著我,你能吃飯了?!
當然,必須能,雖然還有些痛,但是已經沒有牽扯和刺痛感了。
晚餐間,一妹紙也很驚奇的說,你居然能吃飯啦!
當口腔潰瘍遇上艾灸,是不能承受之痛!
10升水也免不了這場火!
必須有主心骨指揮官,就是湯藥!
將我這十來天痛不欲生的潰瘍之痛,不到兩劑徹底完美收官!
經方的魅力!讓我再次更深層面體悟到經方燎原的意義所在!
又一次體驗到小道經方一直強調的“保胃氣,存津液”的重要性!
學習很重要,實踐不能少,愿經方惠及更多人,愿更多人都能結緣小道經方,學習正確的中醫理念。
小道經方醫友
小編說:
這位醫友遇到的情況,其實是兩個:
一個是口腔潰瘍,一個是肩頸僵硬并進行了艾灸。
先說說這個口腔潰瘍。
從循經角度來說,足厥陰肝經“環唇內”,意思是說,只要是口腔內有問題,就可以認為是肝經的問題。
另外,肝主筋,身體的粘膜,包括口腔黏膜都屬筋。
所以,口腔潰瘍就可以歸為肝經的問題。
肝經的虛熱重,加上身體的津液水平低,就會造成口腔潰瘍反反復復。
在治療口腔潰瘍時,我們經常推薦甘草瀉心湯。
甘草瀉心湯原方
炙甘草四兩 干姜三兩 黃芩三兩 半夏半升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
在甘草瀉心湯中,黃芩黃連的配比是3:1。
黃芩黃連在3:1的情況下,就像兩條線相交,精準地清除局部的虛熱,尤其是厥陰經、黏膜的虛熱。
在喝湯藥清肝經虛熱的同時,也不要忘記補充津液。
平時一定要注意多喝大米湯,愛喝茶的話,白茶是個不錯的選擇。
再來說說肩頸僵硬和艾灸。
當肩頸出現僵硬、疼痛的情況時,艾灸是很好的選擇。
但艾灸的火苗雖小,火力其實是很猛的。
如果津液跟不上,就很容易出現上火的現象。
所以我們都會叮囑大家,艾灸前后一定要注意補充津液。
放在上面醫友的身上來說,ta本身就有口腔潰瘍,說明身體的津液水平已經跟不上了;
而這時又選擇了艾灸的方式緩解肩頸的不適,就會加重口腔潰瘍的程度。
對于緩解肩頸不適,除了艾灸,經方上我們可以考慮葛根湯。
葛根湯原方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 桂枝二兩 生姜三兩 芍藥二兩 炙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在《傷寒論》第31條中說到:
太陽病,項背強幾幾(shū),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這里說的項背強幾幾,就描述了一種肩頸僵硬的狀態,就像小鳥學習飛翔的時候,奮力伸著脖子振翅欲飛的樣子。
而說“葛根湯主之”,就是說葛根湯對這種肩背、頸肩僵硬的情況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同時,如果用手觸摸能感覺到頸椎兩側肌肉僵硬,而且有結節或者隆起的話,就需要再合上一些破淤的藥物,如桂枝茯苓丸等。
希望大家通過上面的醫友故事和經方的學習,能夠對一些日常生活中身體上出現的小問題有一些中醫角度的認識,從而去實踐經方,在實踐的過程中,有自己使用經方的心得和體會。
也歡迎大家分享給我們
公開課問答環節:
辛卯老師說:
孩子經常容易感冒,發燒著涼,首先這個的根本原因在于體質差,脾胃功能弱。
這就好比是一個國家很窮,所以容易被人欺負。
我們身體的脾胃功能,就好比是盈利機構負責給國家掙錢,如果脾胃功能弱,身體掙的錢就少,體質就偏差。
而著涼之后經常咳嗽,在于整體體質差的情況下肺寒又比較重,所以孩子同時也容易有鼻炎。
另外感冒之后孩子食欲肯定也不好,所以這也是脾胃功能弱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