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中年,身體各個器官的功能不同程度的衰退。有些老年人常常感到膝關節發僵,活動不靈便,甚至疼痛,有些人甚至會出現“叭叭”的弾響聲,及突然長住不能打彎,活動活動又好了。有大部分人認為“關節酸痛,老毛病!休息一下就好了,沒啥關系,不用到醫院去看,自己買點藥止止疼就行了”。這樣的觀念往往延誤了診治的時機。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有許多不同的名稱,我國許多人認為該病多發生在老年人,又有“骨刺”,所以稱為老年性關節炎。但學術上多稱為“骨性關節炎”。而且本因這些病人多有關節變形,又稱之為“變形性關節炎”,或“肥大性關節炎”。歐美考慮是由于該病是隨人體質引起的因此把它叫做退行性關節炎。雖然這些名稱不同,但從病理上講,它都是由于關節軟骨退行性變。骨質包括滑膜、關節囊及關節其他結構,當方位、層次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癥。
經常有病友這樣告訴醫生:“我有骨質增生了”,“我關節長骨刺了”,“骨刺能消失嗎?”。臨床上發現許多病友想千方百計地消除骨刺,但事與愿違,徒增煩惱。這是對骨質增生不了解造成的。
首先骨質增生不是病,是一種退變表現,如同人老了頭發變白、皮膚松弛、都是正常自然規律的表現。所以不必為此擔憂。
其次骨質增生一般不會引起癥狀。由于骨骼在退變過程中為了代償異常應力而產生的,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同時有反映了存在異常應力。重要的是它一般不會引起疼痛或功能問題,往往是在體檢拍片過程中發現了骨質增生。臨床上許多人骨質增生很嚴重但沒有癥狀,即使疼痛消失了,但骨質增生依舊。也有病人疼痛很重,但并沒有骨質增生或骨質增生很輕微,所以骨質增生與癥狀不一致,不是正比關系,更不是一種病。不要將疼痛等問題歸于骨質增生,這樣既耽誤了病情,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再者骨質增生不會因為吃一些藥物而消失,目前各類所謂的抗骨質增生藥物可能有一定的止痛作用,但不能也不會消除骨刺,許多廣告的療效并不可信。臨床上許多患者因為服藥后骨質增生沒有消失或變小而就醫,白白增加了經濟和心理負擔。總之,要正確認識骨質增生,不要輕信廣告,有病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