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古建筑群和中國古代教育歷史很有看頭。北京的孔廟和國子監兩個景點統稱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兩個景點一墻之隔,中間走從孔廟的乾隆石經展室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
國子監最早建于元代,后來擴建,到乾隆年間達到現在的規模,面積28000平方米。
游覽國子監看典型的中國建筑群。在集賢門內有一座三個門洞四柱多層房檐的琉璃牌坊,正面上額圜槁教譯,陰面是學海節觀,璀璨華麗,琉璃牌坊一般都建在寺廟。
院內還有敬一亭,正義堂,修道堂等建筑。復蘇槐是元代國子監校長親手栽植。在乾隆母親六十歲壽誕已經枯死的古槐突發新綠,乾隆專門題詞。
孔子展覽內容豐富,深入簡出介紹圣人孔子的生平和對中國文化傳統的影響。孔子文化也流傳到國外。
國子監原狀陳列室有一組雕塑是率性講堂場景。有助教和學正單獨教授,學生有質疑,要跪下提出問題。
孔廟可以直通國子監乾隆石經展室。這個展室陳列的石刻碑文有康熙和乾隆字體,一共有200多通石碑(這是新學到的知識,說石碑的量詞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