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民歌是對草原景色的精妙描繪。浩瀚無際的大草原造就了善于馳騁的蒙古族。黑車白帳,逐水草而居,蒙古族從歷史深處走來,與大自然相依存。
逐水草而牧而居,以“穹廬為室兮氈為墻,以肉為食兮酪為漿”。遼闊的大草原,不息的河流湖泊,永恒的長生天,星羅棋布的蒙古包,珍珠一般的羊群,奔馳的駿馬,以及牛、駱駝,乃至草原狼,還有天籟般的蒙古長調,悠揚的馬頭琴——這些構成蒙古族的生存環境和伴生元素,展示著多彩生活場景。
今天我們來欣賞榮鳳敏老師創作的蒙古族剪紙,她將傳統圖案與現代剪紙藝術相融合,形成了新穎獨特的藝術風格。為使這種古老藝術流傳下去,榮鳳敏老師開辦了蒙古族剪紙藝術課,為蒙古族學生學習剪紙提供了寶貴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