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腳后跟干裂是個很常見的問題,尤其是秋冬季節。因為圖片太那個啥了,小編就不放了,這里放張美腳,希望大家的腳都這么漂亮。
腳后跟干裂的確挺讓人苦惱的。如果再被你忽視,腳后跟就“可憐”了,經常干裂脫皮,不僅難看,在秋冬的時候還會疼痛發癢呢。
腳后跟為啥干裂?
在一個位置上反復的出現問題,咱們這時候就得想到十二經脈了,《千金要方》引張仲景云:“凡欲和湯合藥,針灸之法, 宜應精思,必通十二經脈,知三百六十孔穴榮衛氣行,知病所在,宜治之法,不可不同。”
這句話,足見十二經脈在解決問題上的重要性。
《靈樞.經脈第十》指出:腎足少陰之脈……循內踝之后,別入跟中。
由此可見,腳后跟這個地方屬于腎經,如果此處反復出現干裂,甚至出現疼、癢的情況,這都反映了腎經的經氣不足了,間接也就說明腎氣不足。
秋冬為啥更嚴重?
到了秋冬,腳后跟干裂、疼、癢的情況似乎越來越重了。不光是腳后跟了,手腳都干,甚至整個皮膚都干癢了。
天氣涼了,也干燥了,《內經》上說的“上焦開發,宣五谷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的“溉”的能力是減弱的。
“上焦”指的肺,一天二十四小時都靠肺的這個肅降功能,潤澤身體的每個周遭。
這個“溉”字,用的精妙。咱們平時覺得身體沒怎么出汗,但是摸著皮膚卻是潮乎乎的,這個現象就說明身體是一直有水分的。有這種持續的微弱的水分,這就是“溉”的特點。
天涼了,外界的燥氣會阻隔身體“溉”的功能,所以腳后跟以及身體的多處皮膚都會覺得干、癢。
腳后跟干裂,有什么妙招?
①硫磺伴香油
睡覺之前,將藥用硫磺伴適量香油涂抹在干裂處,穿上襪子,第二天起床后清洗即可。
此方不光適用于腳后跟干裂,身體其他部位有干裂的情況,也可應用此法。
②藥酒
肉桂熱紅酒(肉桂,有引火歸元、恢復腎氣之效)
(做法)肉桂,八角,橘皮同煮,開鍋后調小火繼續煮一會,直到肉桂、八角的香氣出來,然后加入紅酒略煮一會(不能燒開了),就關火。
③ 中成藥
堅持服用金匱腎氣丸一天三次,一次兩粒(劑型為大蜜丸),不僅有溫補津液的作用,還能恢復腎氣哦~
④經方
推薦桂枝湯合四逆湯
桂枝湯應用于表里俱虛,恢復在表在里的功能,合上四逆湯能恢復腎氣水平。
推薦劑量:桂枝45g 白芍45g 生姜45g 大棗12枚 炙甘草30g 生附子15g 干姜24g
(小編強調:方劑的應用一定要咨詢經方醫生,或者系統學習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