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和湯治遺尿癥
遺尿癥又稱遺尿、尿床,兒科常見病,是3歲以上小兒眠中小便自遺,醒后方知的一種病癥。《黃帝內經》對本病早有論述,如《靈樞·本輸》曰:“三焦者…絡膀胱,約下焦。實則癃閉,虛則遺溺;遺溺則補之,癃閉則瀉之。”《諸病源候論》則說:“遺尿者,此由膀胱虛冷,不能約于水故也。”腎為先天之本,職司二便;膀胱主藏溺,靠腎氣之固攝與通利而為開闔。臨床常以腎氣不足、脾肺氣虛、心腎不交及肝經郁熱論治小兒遺尿。
鄭啟仲教授認為,小兒遺尿腎虛為本,膀胱虛冷者最為多見。陽和湯中熟地黃、鹿角膠大補腎精,肉桂、麻黃溫通肺腎,正為腎陽虧虛、膀胱失約者所用,所以常以陽和湯化裁治療小兒頑固性遺尿而取效。
【經典案例醫案】
患兒周某,男,11歲,河南省濮陽人,2006年3月7日初診。
主訴:尿床8年。
現病史:患兒自幼遺尿至今未愈,經針灸、外治、理療及中藥反復治療,曾有間斷數日至一月,不久又遺如前。腰椎、頭顱核磁檢查、肝膽胰脾超聲檢查、血尿常規、肝腎功能檢驗等,均未見異常。所服中藥多為補中益氣湯、鞏堤丸、縮泉丸等。診見面白萎黃,唇淡無華,頭發稀黃,語音低微,畏寒怕冷,大便不調,小便清長,呼之難醒,每夜遺尿1~2次,醒后方知。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診斷:遺尿癥。
辨證:腎氣不固,膀胱失約。
治法:補腎溫陽,固脬縮泉。
方藥:陽和湯合縮泉丸加減。
處方:熟地黃24g,鹿角膠10g,肉桂3g,麻黃3g,懷山藥15g,烏藥10g,益智仁10g,炙甘草6g
7劑,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服。并指導家長對孩子進行排尿訓練。
二診(2006年3月14日):服上方7日內有1日自醒排尿,其母甚喜,請求再服此方,又取14劑。
三診(2006年3月30日):諸癥明顯減輕,定時呼之較前易醒,半月內只有3次尿床,精神明顯振作,畏寒減輕,飲食增加,舌見淡紅苔白,脈現緩而有神。上方加黃芪15g、炒白術15g,再進14劑,諸癥悉除。為善其后,調方繼服。
處方:熟地黃15g,鹿角膠6g,肉桂1g,懷山藥10g,烏藥6g,益智仁6g,黃芪15g,炒白術10g,炙甘草6g
10劑,3日1劑,水煎服。隨訪3年未見復發。
按:患兒遺尿達8年之久,臨床一派腎虛陽虧之證,前服補中益氣湯、鞏堤丸、縮泉丸等為何不能治愈?鄭師講到此案時說:腎氣是靠腎精化生的,陽和湯中熟地黃、鹿角膠為君,大補腎精,精充則腎氣化生有源,腎氣自充,腎陽自旺,陽旺則陰寒自消;加之“肺為水之上源”,方中麻黃宣肺通陽,助肉桂、烏藥等振奮陽氣雖量小而功效不可小視也。氣化有序,開闔有度,則遺尿自止。(鄭攀、陳世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