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路遙的成名作,它以改革時期陜北高原城鄉交叉地帶的普通人生活為創作背景,當年這部小說率先觸及到人性以及農村與城市的差異,其發表后不久,就引起了轟動,并獲得熱烈反響,2018年還入選“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有影響力的小說。”
小說以改革時期陜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描寫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構成了其故事構架。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
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斗!只有選定了目標并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路遙先生的《人生》,我想是作家早就看透了人生,他知道人定勝天是一個口號,而不是一個結果。
路遙筆下的高加林,從農村到城市“走了一圈”,又回到起點農村。這是他的人生,又何嘗不是我們的影子。
生活啊,生活!你有多少苦難,又有多少甘甜!天空不會永遠陰暗,當烏云退盡的時候,藍天上燦爛的陽光就會照亮大地。青草照樣會鮮綠無比,花朵仍然會蓬勃開放。
我們都是在一條鋪滿荊棘的新路上摸索著前行,碰個鼻青眼腫幾乎不可避免,而問題在于,我們能不能在這條路上跌倒之后,爬起來繼續走下去。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能影響一生……
人生有時順,有時逆;有時高,有時低;人生的道路上充滿的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東西,可能在下個路頭轉角,你會遇到繁花盛景,讓你人生色彩斑斕,但是也有可能會遇到荊棘攔路,讓你的人生遍體鱗傷。但無論是哪一種人生可能性,它都只會是一時的,好運不會一直伴著你,厄運也不可能總與你如影隨形。
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受制于這個時代,我們不能完完全全的決定著自己的命運,我們能做的是,怎么樣讓我們更幸福。正所謂人的命運,一半在人,一半在天。
但是只要不服輸,終究會改變一些什么,越努力越好運,越堅強越順利,只要不放棄努力,生活總會饋贈給你一些什么。
這不是因為虛榮,而是不愿遭受虛榮者的嘲笑;我想默默地、寧靜地走自己的路……
化苦難為動力,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高加林”。
日頭下去了,明天早上還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