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論《中華通韻》15韻部的科學性 路 偉
userphoto

2022.12.12 河南

關注

《中華通韻》15韻部方案描寫的韻部系統是國家通用語——通話的韻部系統;描寫的基礎是國家法定的“拼寫和注音工具”——《漢語拼音方案》,具有堅實的法律基礎。這15個韻部,是依據漢語拼音韻母表來的,具體說就是將《漢語拼音方案》的《韻母表》橫坐標上第一行的3個韻母(i、u、ü)確定為3個韻部,將縱坐標上第一列的12個韻母(a、o、e、ai、ei、ao、ou、an、en、ang、eng、ong)確定為12個韻部,共15韻。另外又從韻母表的說明里提出“er”作為一個韻部,形成1個附加韻部。

這一個韻部系統具有極強的科學性。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對這一系統的科學性展開討論。

一、《中華通韻》15韻部選取了《韻母表》中的全部韻基

漢語音節都包含聲母、韻母、聲調三個組成部分,其中韻母包括韻頭(也叫“介音”)和韻基,韻基又可以包括韻腹和韻尾。韻基是押韻的基礎,只要韻基相同,就算同韻,押韻與韻頭無關。有些韻基里既有韻腹,又有韻尾;有些韻基里只有韻腹,沒有韻尾,換句話說,在有韻尾的韻基里,韻基包括韻腹和韻尾,在沒有韻尾的韻基里,韻基只包括韻腹。

《中華通韻》15韻部就是將《漢語拼音方案》的《韻母表》中全部的“韻基”選出。從橫坐標上的第一行中選出全部3個韻基(i、u、ü),這是不帶韻尾的韻基,確定為3個韻部。從縱坐標上的第一列中選出全部12個韻基(a、o、e、ai、ei、ao、ou、an、en、ang、eng、ong),其中a、o、e是不帶韻尾的韻基,它們與橫坐標第一行上的3個韻基構成了《漢語拼音方案》的單韻母;ai、ei、ao、ou是帶元音韻尾的韻基,它們構成了《漢語拼音方案》中的前響復韻母;an、en、ang、eng、ong是帶韻尾的韻基。

《漢語拼音方案》中的其他韻母,都處在橫坐標上第一行的i、u、ü和縱坐標上第一列12個韻基相交的各個交叉點上,它們都歸屬于其左邊的相應韻基。

在“韻基”的處理問題上,1913年讀音統一會制定的“注音字母”仍然有它的合理性,因為它的每一個“韻基”,都使用一個注音字母。

《中華通韻》從《韻母表》橫坐標上和縱坐標上選出的這15個韻基既是漢語普通話的全部韻基,也是《漢語拼音方案》確定全部的15個韻基,以這15個韻基為標準,確定15個韻部,具有很強的科學性。

二、《中華通韻》15韻部系統最符合現代漢語普通話音位系統

《中華通韻》的15韻部與目前人們常用韻部系統,例如:1)南宋人劉淵的《平水韻》(1252年),2)近人黎錦熙、盧前、魏建功的《中華新韻(十八韻)》(1941年),3)明清以來北方民間形成的《十三轍》,4)中華詩詞編輯部2004年的《中華新韻(十四韻)》都更符合現代漢語普通話音位系統。下面作一個簡單的比較。

1、《中華通韻》與《平水韻》

現在寫格律詩的人,不少人以《平水韻》的106韻作為押韻的標準,但是這個韻部系統實在太古老了,它實際代表著1400年前,至少是800年前的押韻系統。它雖然形成于1252年,但它是在處理《唐韻》(唐朝的官定押韻系統)“同用、獨用“的基礎上形成的,而《唐韻》(732年)又是在《切韻》(601年)的基礎上增補而成的。《平水韻》不符合現代普通話音韻系統的地方實在太多了,例如,聲調有入聲系統;再如,韻部中有東冬之分,江陽之分,真文之分等等;又如,元韻中含有現代的üan、uen,灰韻中含有現代的uei、ai等等。

《平水韻》的106韻,韻的數量那么大,一方面,當時的語音的確比現在復雜,另一方面,它包括了聲調(平上去入)的因素,不同聲調就算不同的韻。元代《中原音韻》(1324年)的19韻與明代《洪武正韻》(1375年)的76韻,聽上去差別好像很大,實際差別不像數字上表現的那么大,《洪武正韻》的平聲、上聲、去聲各為22韻,與《中原音韻》(1324年)19韻是比較接近的。如果《中華通韻》也按古人的做法,不同聲調就算不同的韻部,那么《中華通韻》要算成60韻(每韻都可以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分為4韻),如果加上“附加”的“兒”韻,就應該有64韻了。

2、《中華通韻》與《中華新韻(十八韻)》

《中華通韻》15韻部與《中華新韻(十八韻)》有下列幾點不同:

1)《中華新韻(十八韻)》的“歌”(含e)韻與“皆”韻(含ê、ie、üe),《中華通韻》合并為“鵝”韻。

《漢語拼音方案》把“ê(包括ie、üe中的e)”作為音位“e”的變體處理。ie、üe后面的e是實際音值是ê。,但它屬于e音位的音位變體,因為在普通話中音素e是不會出現在i、ü之后的。“e”和“ê’只有在零聲母是存在對立,而且韻的字極少,《現代漢語詞典》只有一個字“誒”,可以不作為一個韻部。為一個字立一個韻部實在不經濟。將韻字極少的韻部歸并到其他韻部,也是中國韻書的一個傳統,例如《切韻》就把“冬”韻上聲的字歸入“東”韻的上聲“董”韻。

2)《中華新韻(十八韻)》的“支”韻(含-i)與“齊”韻(含i),《中華通韻》合為“衣”韻。

《中華新韻(十八韻)》的“支”韻的韻母“-i”只能出現在聲母“zh、ch、sh、r、z、c、s”之后,“齊”韻的韻母“i”出現在其他聲母之后,二者互補,屬于同一個音位。況且它們在語音史上也存在著許多聯系。當然我們不能以古律今。

3)《中華新韻(十八韻)》的“兒”韻(含er),《中華通韻》作為一個“附加韻部”處理。

這一點不同不是問題,因為《中華通韻》將“兒”作為一個“附加韻部”處理,“附加韻部”也是一個韻部。

3、《中華通韻》與《十三轍》(附論《中華新韻(十四韻)》)

《中華通韻》的15韻部與《十三轍》有下列幾點不同:

1)《十三轍》里的“坡梭”轍(含o、uo、e),“乜斜”轍(含ê、ie、üe),《中華通韻》作“喔”韻(含o、uo)和“鵝”韻(含e、ie、üe)。

這個問題,前面已經討論了一半(“e”和“ê”的合并),現在討論另一半(“e”和'o'的對立)。o、uo在普通話里互補,o出現在聲母b、p、m、f之后,uo出現在其他聲母之后,二者互補,可以算作同一個音位。但是uo出現的位置,e也能出現,如“國/革”“卓/轍”,二者對立,屬于不同音位,所以《中華通韻》分為“喔”韻(含o、uo)和“鵝”韻(含e、ie、üe)。

2)《十三轍》里的“一七”轍包含-i、i、er、ü 4個韻母,《中華新韻(十四韻)》只是從《十三轍》中分出“支”韻,其余與《十三轍》分韻一致;《中華通韻》則分為“衣”韻(包含-i、1)和“迂”韻(只包含ü),“兒er”作為附加韻。

前面已經討論-i、i、er的關系,現在只說i與ü。普通話中,ü能夠出現的地方i都能出現,二者對立,如“語/以”“居/雞”,屬于不同的音位,另外,漢語史上的i與ü很少有瓜葛,所以《中華通韻》將它們分為“衣”韻和“迂”韻。

3)《十三轍》里的“中東”轍,《中華通韻》分為“英”韻和“雍”韻。

《十三轍》里的“中東”轍包含eng、ing、ueng和ong,iong 5個韻母,普通話中eng和ong是對立的,如“東/登”“工/耕”,ing(eng的齊齒呼)與iong也是對立的,例如“景/窘”“情/窮”,因此《中華通韻》將它們分為“英”韻和“雍”韻。

三、《中華通韻》確立韻部的原則最為簡明、經濟

《中華通韻》的相關說明中沒有說明它確立韻部的原則,但是我們從它的實際操作中可以看出,它確立韻部的原則是:對立的韻基就是不同的韻部。

例如,普通話中i與ü對立,它們就是不同韻部,所以“十三轍”中的“一七”轍,《中華通韻》要分為“衣”韻和“迂'韻;普通話中eng和ong對立,相應的ing(eng的齊齒呼)與iong也對立,所以“十三轍”中的“中東”轍,《中華通韻》要分為“英”韻和“雍”韻。

反之,近似而不對立的語音就可以一個韻部,例如,-i與i不對立,就是同一個韻部,所以《中華新韻》中的“支”韻和“齊”韻,《中華通韻》合并為“衣”韻。

只有一個例外:“e”和“ê”除外。前面已經論述,普通話中“e”和“

ê”零聲母時存在對立,但是“ê”韻字在《現代漢語詞典》只有一個“誒”字,為一個字立一個韻部實在不經濟。而且將韻字極少的韻部歸并到其他韻部,也是中國韻書的一個傳統,例如《切韻》等就把“冬”韻上聲的字歸入“東”韻的上聲“董”韻。

綜上所述,《中華通韻》選取了漢語拼音方案《韻母表》中的全部韻基,其韻部系統最符合現代漢語普通話音位系統,它利用最簡明、經濟的對立原則確立的15韻部系統具有極強科學性。

【本文源自《中華詩詞》 2019年第9期 P60-63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詩詞當中的新韻是指的哪一類韻?】
試論《中華新韻》改造“十三轍”的歷史成就與現實意義
中華新韻表
淺談詩詞押韻
復韻母"ei"的發音
關于《中華通韻》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云港市| 乌兰浩特市| 津南区| 陵水| 正安县| 荣昌县| 乐平市| 沙洋县| 上杭县| 墨竹工卡县| 织金县| 海林市| 江津市| 泸定县| 锡林浩特市| 色达县| 九台市| 湘潭市| 修文县| 邢台县| 万载县| 沁阳市| 延津县| 晋宁县| 漯河市| 仙游县| 缙云县| 辽阳市| 凌源市| 江孜县| 新竹县| 延庆县| 荃湾区| 亚东县| 巴彦淖尔市| 西乌| 揭阳市| 达州市| 华容县| 浮梁县| 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