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研究”安全套使用方法
兒女送禮“有一套”好多家長“嚇一跳”
成都49中學生在防艾日給家長送安全套,引起了不小爭議;專家則表示,性教育應從小學四五年級開始
“你們學校是怎么回事啊,娃娃咋會給我帶回來一盒安全套呢?”昨日下午,成都49中高一(3)班班主任接到家長質問電話。像這樣的電話,在昨天下午該校各班班主任都陸續接到過。
明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艾滋病日,為了向學生宣傳防艾知識,在昨日上午朝會時間,成都49中在全校師生中發放宣傳資料,并向部分學生發放安全套,讓他們帶給父母,宣傳防艾知識。此舉在學生家長當中立即掀起了軒然大波,不少家長下午就打來電話詢問。據記者調查,質疑者多為初中學生家長,而高中學生家長則比較支持學校的行為。
事件回放
反對“這東西要把學生教壞”
昨日上午,在該校朝會上,學校向全校師生發放了防艾宣傳單,并要求學生向家長宣傳,把防艾知識帶進社區。在全校老師和部分學生拿到的“紅絲帶禮袋”中,除了這些宣傳單外,還多了一樣東西——一盒安全套。
“這些學生是學校的紅絲帶志愿者,希望他們把安全套送給自己的父母,向父母宣傳防艾知識。”該校健康課老師羅曉翔如是說。
但是到了下午,就有不少班主任接到家長的電話抱怨:“學校在干什么啊,這么忌諱的東西都把娃娃教壞了!”
“學校怎么教這些哦?”劉姓家長向記者抱怨,孩子還小,讓孩子接觸安全套會把孩子教壞,而且“我們都是成人了,有啥子不曉得的啊,還用娃娃來教?”
陳先生的兒子在該校上初一,他認為學校的舉動“值得商榷”。對初中生來說,預防艾滋病應從血液或母嬰角度來講,對性方面“暗示暗示就行”。
支持“生學要需方這面的育教”
高一(4)班的陳芮是該校紅絲帶志愿者,在昨天上午她也領到了一盒安全套回家。父母接到女兒帶回來的安全套時,一臉平靜。
“我做防艾志愿者,父母都知道,而且一直都很支持。”陳芮告訴記者,在父母眼里,學習防艾知識可以自我防范,是件很平常的事。
家長米先生表示,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讓孩子學到了防艾知識,也教育了家長。“現在的娃娃都成熟得早,許多小學都開始性教育了。學校這樣做,我們當家長的十分支持。”米先生還表示,對“性”方面的知識,作為家長有時還不好對孩子開口,學校教育起到很好的作用。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絕大多數高中學生家長都支持學校行為,認為孩子應該了解防艾以及性知識;而反對的絕大多數是初中學生的家長,他們普遍認為,孩子年齡還太小,接觸這些東西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