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示意圖,下圖是布林線的3個軌道,其他都是股價走勢
圖1
股價,在布林線上軌、下軌之間運作。準確說,這話是不符合邏輯的,不是先有的軌道,然后股價再按照軌道運動。因為軌道是跟股價同時變化的。但是,股價的波動范圍,是在上軌和下軌之間。所以,如果走到5,或者13,脫離軌道,會立馬返回軌道
但是,股票走到1,然后呢?2、3、4,會選擇哪個方案?當然,從圖中的中軌看,是3,這是畫圖方便導致的。在現(xiàn)實中,根本就沒有右半邊的軌道,因為股價還沒出現(xiàn),所以軌道要沒計算出現(xiàn)。那么,到底2,3,4選哪條道路呢?這就要看MACD,相同周期下的MACD
在上圖中,白線俗稱快線,黃線是慢線。白線掉頭往下or黃線掉頭往下or紅柱縮短or綠柱伸長,都是股價跌的信號,反之是漲的信號。
在圖1的BOLL線圖里,股價雖然會受到3條軌道的制約,但是,股價不是只有碰到軌道才掉頭,而是在2條軌道中間就掉頭,而中軌,更是不知道能否讓股票掉頭,中軌有時候是支撐,有時候是壓制。MACD,可以給予更進一步的答案:
MACD發(fā)出賣出信號時,股價下跌概率很大,即在軌道中間就掉頭。反之,MACD發(fā)出買進信號時,股價上漲概率很大,也是在軌道中間就掉頭
MACD,會有多個賣點:紅柱縮短、白線往下、白線死叉黃線、綠柱伸長、黃線往下...在哪一個賣點,股價變化呢?在哪一個賣點,開始賣出呢?
越是長周期的K線,越使用先出現(xiàn)的賣點。月K線,就使用第一個賣點,紅柱縮短;日K線,使用靠后的賣點,黃線下跌。這是因為,長周期下,再使用后面的賣點,已經(jīng)很遲了,股價差價很大了,甚至都從賣點,變成買點了
現(xiàn)在新問題來了:用同周期的MACD,預估股價在BOLL線軌道里的變化,那用什么,預估MACD里買點賣點的出現(xiàn)呢?尤其是在看月周期這樣的圖,等MACD發(fā)出賣點,哪怕是最早的賣點(紅柱縮短),也已經(jīng)很遲了。
比如下圖,MACD的白線,走到1位置,然后怎么走呢?2、3、4選擇哪條路?
解決方式如下:
看更短周期的MACD。原本看月周期的,那就看周周期的,那就看日周期的
看同周期的KDJ。因為KDJ可以放大震蕩,提前預估MACD是否出現(xiàn)賣點
1、看同周期的KDJ
KDJ指標簡要說明:
0是中間,上下限通常是0~100
紫色是J線,速度最快
黃色是K線,速度最慢
白線無視吧,是D線
3條線,通常在范圍內(nèi)震蕩,高于80或者小于20時,需要關(guān)注,此刻股價變化幅度很大,可能要掉頭了
買點和賣點:比MACD簡單多了:紫色下穿黃色(或白色),死叉,賣出。紫色上穿黃色(或白色),金叉,買進
需要強調(diào)說明的是:這個指標是表示震蕩的,股價走勢的曲線,跟3條線,是不一樣的。因為震蕩不光與幅度有關(guān),還與時間有關(guān)。千萬不要把KDJ的線,當做股價的趨勢線。連MACD都會出現(xiàn)背離,更不用說KDJ了,KDJ出現(xiàn)新低,但是股價沒新低,都是很正常的情況
KDJ作用:通過KDJ里,K值的大小,以及金叉死叉,預測MACD是否出現(xiàn)紅柱縮小,綠柱伸長
那么,如何預測KDJ呢?如果KDJ,K線在超過80之后一定立馬回落死叉,在低于20之后一定立馬起來金叉,那就只要關(guān)注J的數(shù)值,很簡單。事實不是這樣。正如股價未必在布林線的軌道處改變方向一樣,KDJ也未必在20,80這2個位置掉頭。
預測KDJ的最好方式是:關(guān)注不同周期下的KDJ:短周期的黃線走勢,能預估長周期下的紫線走勢。由此判斷,長周期的趨勢,是繼續(xù)延續(xù),還是也跟著短周期的改變而改變(在時間上,如果改變趨勢,肯定是短周期下先出現(xiàn)死叉,長周期后出現(xiàn)死叉)
2、看更短周期的MACD
除了用同周期的KDJ,預測MACD,也可以用更短周期下的MACD,預測長周期的MACD。2、看更短周期的MACD
不同周期下,MACD之間的關(guān)系,也跟KDJ類似。短周期的白線=中周期的黃線=長周期的柱子
綜上所述:
股價在布林線上下軌之間波動
股價超出布林線上軌、低于下軌,立馬回調(diào),需要賣出
在遇到3個軌道時,可能改變趨勢,在沒遇到軌道時,也可能改變趨勢
查看同周期的MACD的買點賣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股價趨勢
查看短周期的MACD,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長周期MACD的買點賣點
查看同周期的KDJ,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MACD的買點買點
查看短周期的KDJ,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長周期KDJ
下面,簡述長周期和短周期之間的關(guān)系
同一個指標,在不同周期下,都發(fā)出買點(或賣點),則強化其效果,類似波共振加強
不同指標,在同一個周期下,都發(fā)出買點(或賣點),則強化
不同指標,在同一個周期下,互相矛盾,則情況如下:
同一個指標,在不同周期下,互相矛盾,則情況如下:
KDJ:短周期,黃線走勢,可以預測長周期紫線走勢。短周期黃線波動,反應在長周期下,就是紫線微調(diào),如果長周期的微調(diào)還沒到死叉金叉的程度,短周期就波動結(jié)束,開始反向運動了,那短周期就正好跟長周期方向一致,長周期指標結(jié)束微調(diào),繼續(xù)沿著原方向前進。如果長周期指標在微調(diào)時,馬上金叉或者死叉,短周期還繼續(xù)使其微調(diào),則發(fā)生2個情況:要么交叉失敗,長周期的力量強大,微調(diào)結(jié)束,短周期指標鈍化,繼續(xù)沿著長周期方向運作,這個概率很大。要么因為環(huán)境不好,小調(diào)整變大調(diào)整,短時調(diào)整變長期調(diào)整,長周期指標徹底金叉或者死叉,微調(diào)變翻轉(zhuǎn),方向變化,變的跟短周期指標一樣了。簡而言之,長周期指標力量強大,通常以它方向為主。但是為安全起見,可以等一段時間,確認金叉死叉是成功還是失敗,長周期指標重新確認方向,再交易
MACD:短周期的黃線,預示長周期的白線
附:指標常見誤解
KDJ
J值(紫線)低的比高的好。其實不是,特別低,表示很熊了,徹底跌殘了,也意味著會繼續(xù)跌,在低位鈍化。反之,也不是越高越危險,如果特別牛市,就一直高位鈍化
三條線,代表股價波動,股價出新高新低,指標也出新高新低。其實不是。指標只是表示波動強烈(時間,幅度)比如股價上漲,期間調(diào)整,然后繼續(xù)上漲。指標線,可以在調(diào)整時,出現(xiàn)新低,比股價起步時候還低
MACD
白線越低越好。跟KDJ類似的想法,其實不是。中間的0軸水平線,是牛熊分界線,白線在0軸下面,即使金叉,也不如0軸上面金叉好。0軸下面金叉通常意味著是弱行情,而且很可能是反彈。黃線壓制白線,金叉失敗的概率大
綠柱縮小就開始買,因為股價低,比紅柱伸長再買,能便宜一些。其實不是,道理同上。尤其是白線黃線<0軸的時候,綠柱縮小,通常是反彈。如果白線>0軸,綠柱縮小通常表明大漲行情中的調(diào)整結(jié)束了,會繼續(xù)漲。柱子,是預測白線是否偏離黃線用的
在不同周期下,要看不同的買點和賣點。確實如此,在月K,如果看黃線方向,已經(jīng)很遲了,如果是熊市,那恰恰相反,不意味著大漲開始,而是意味著反彈結(jié)束。在月K,最好看白線,或者柱子。同樣,在日K周期下,可以看白線,乃至黃線
白線黃線,預示股價方向。其實不是。MACD的線,不表示股票方向趨勢,只表示股價變化幅度,就是說,它類似加速度,而不是速度。如果前期跌幅很大,即使白線黃線走平走高,也意味著跌幅縮小,不意味著要漲,所以有時看到背離。不過,大多數(shù)時候,還是可以預測股票,在暴跌暴漲之后則不行
近期若干綠柱峰值連線,近期若干紅柱峰值連線,預示股價方向。其實不是,大多數(shù)時候,都不行。MACD指標,柱子比白線黃線,更容易出現(xiàn)背離,所以,幾乎不能用柱子峰值的連線,預測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