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書友大家好,歡迎繼續做客老齊的讀書圈,我們繼續來看這本書財務自由之路,昨天說到了要讓收入增加,必須改變自己的五大因素,其中分值最高的一項就是影響力,中國有句話人怕出名豬怕壯,但現實中剛好相反,只要有了名氣,你賺錢總是很容易。即使在公共領域不可能成為名人,但你也要想辦法在一個領域,一個地區成為名人。讓別人一提什么就能想到你。比如我們現在有很多網紅,出場費已經直逼一線明星,而很多商家也把自己包裝成網紅,像喜茶就是個典型代表。當你有了名氣之后,利潤率就會是同行的幾倍。所以不僅僅公司品牌需要運營,個人品牌也需要運營。要知道,最好的杠桿就是你的個人影響力,影響力大了,你就可以用很小的能力撬動很大的財富。比如說那些明星,有的根本就是5毛錢演技,但只要出了名,他的出場費也可以秒殺人藝老戲骨。
第四項是自我評價,你要不斷地提高自我評價,這樣才不會自我設限,比如很多人的夢想就是收入翻倍,這其實就是自我設限,你能不能翻2倍,3倍甚至10倍呢,一個月賺幾十萬,大家能想象嗎?很多人恐怕認為這些虛無縹緲。甚至根本連路都找不到。這主要是因為你目前的眼光所決定的,你還不認識月入幾十萬的人,所以就想象不到,當你身邊全都是月入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人,你會覺得這些都很正常。所以永不滿足,永遠想著該如何包裝自己,提升自己,以至于提升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地位,這是你經常要考慮的問題。
第五,創意,最好的創意往往在你放松的時候產生,比如開車,散步,體育鍛煉,或者半睡半醒之間,作者說他有一本創意日記,就放在床頭,隨時有創意馬上就拿筆寫下來。有些創意可能永遠都無法實現,但不要擔心,記下來就好。沒事的時候翻翻這些,會給你自己帶來很多新的靈感。一個好的創意可能會讓你瞬間升值很多。
那么你能通過哪些手段賺到錢呢?其實無非就是四點,產品,知識,服務,創意。比如老齊自己,這里就是販賣知識和服務的地方,那么你也可以做到,一定有什么是你懂而別人不懂的,你把這些知識講給別人聽,這本身就是服務的一部分。至于這種服務能不能賺錢,主要取決于市場狀況,和人家對于獲取這些知識服務的意愿。有時候這種意愿可能超出你的想象,比如根據老齊所知,有些人付費請別人教他打游戲。所以趕緊想想,有哪些是你知道的,又恰巧是別人需要的,如果不知道這種需求有沒有付費基礎,那么你只能去試試看。
許多人并不理解財富,賺大錢并不意味著富有,我們的生活水平也會隨著收入提高而增長,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只有依靠資本利得你就可以過上很好的生活的時候,你才算是擁有財富。這時候錢就是在為你工作。所以賺錢不會讓你富有,存下來的錢才會讓你富有。
為了讓自己存下財富,你必須不斷的鼓勵自己,就像打游戲晉級一樣。你要買什么東西,消費什么東西,都要跟儲蓄進行掛鉤,比如你可以給自己設定目標,一旦自己存到1萬塊錢,就可以拿出1000塊錢獎勵一下自己,這樣當你想買個游戲機的時候,你可能要存出3萬塊錢。總之就是要建立生活中的這些小樂趣,如果光賺錢不花錢,沒有激勵那么久而久之你會失去對于金錢的饑渴,對于你來說,這就是一堆數字,并沒有切身的感受,要么放慢賺錢的腳步,要么你就會放棄存錢的計劃,這些都是不利的。就像你要讓一個吃貨減肥一樣,你一定要給他一個解饞的時間段和量,不能讓他一點不吃。那樣的話他很快就會放棄。作者說他自己就是每周工作6天,只休息1天,但是他每年會安排4次度假,其中一次長達3周,這樣他自己就有盼頭了,工作將保持相當的專注力,當然這個事要因人而異,有人不喜歡度假,你完全也可以用物質獎勵自己,一定要把錢花在自己最喜歡的事情上,這樣才會讓自己始終對于財富保持饑渴。
作者說,一定要養成一個工作的習慣,適當休息,保持節奏。最好是常態化。不要總讓自己處于起起停停的狀態,因為開過車的朋友都知道,啟動的時候是最耗油的。做事情也是一樣,如果你總是起起停停,那么效率就會相當的低,也不利于你狀態的保持。比如老齊自己,很多人都很佩服老齊,休假也繼續寫東西,也堅持看書。是的,這才是應有的狀態,老齊知道如果我休息一個7天假期,然后再回到工作狀態,那就無比艱難了,你總給自己找借口放假,那就最后一定也能找到放棄的理由,所以老齊干脆逼自己一把,我就不休息了。讓寫財經評論變成一種日記,讓讀書變成吃飯睡覺一樣的習慣。終年無休才是最容易堅持下去的。這個習慣老齊已經堅持了4年,而這4年也是老齊的收入爆發增長的4年,所以我總說越努力,越幸運,你不給自己任何放棄的借口,自然幸運女神也不會放棄你。
下一章,作者要講如何儲蓄,又講了那個下金蛋的大鵝的經典故事,說一個農夫路過一個鵝的窩,無意中發現了一個金蛋,他太興奮了,第二天他又早早起床來到這個鵝的窩旁邊,結果發現這只鵝又下了一只金蛋,就這樣他每天都來這里等鵝下金蛋,然后把金蛋賣掉,他很快就富有了。不過欲望也在膨脹,他覺得這只鵝太不爭氣,每天才下一個金蛋,我把鵝殺了,看看他肚子里能不能掏出更多的金蛋來,結果一刀下去,把鵝殺死了。以后他就再也沒有金蛋可以拿了。很快他又重新陷入了貧窮。
這只鵝就代表你的資本,說白了就是你的錢,而金蛋就是代表資本利得,也就是錢生出來的利息。所以你要想過富裕的生活,要想擁有財富,必須盡快的養一只能下金蛋的鵝出來。作者說他的導師是一個億萬富翁,這個人教他將收入的50%存起來,當時的作者也是一臉懵逼,反應跟在座的各位是一樣的,這怎么可能呢?現在100%的錢,還都不夠花。我們在潛意識里總是認為,只要多賺點錢,目前的困境就會緩解,財務問題總是期待開源去解決,但其實別說開源很困難,即使你真的多賺到錢了,很多人的財務問題反而更重了。大部分人都是隨著收入越來越高,負債金額和負債率反而越來越高,集中表現在汽車貸款和購房貸款上。而很多大老板,看似身價幾千萬,但其實他們的財務狀況也很糟糕,資產負債率都超過了100%,中國企業端的整體債務杠桿是150%,也就是說把中國的所有企業看成一個個體的話,他已經資不抵債了。所以可想而知現實的情況有多糟糕,至少一半以上的企業每天都游離于破產的邊緣。所以收入多少并不會解決你的財務問題。
年輕人總說不想虧待自己,所以總是不愿意存錢,他們認為未來會越來越好,所以沒必要現在去存錢,但其實存錢是一種習慣,如果你現在存不下錢,未來也一定存不下來。現在欠一屁股債,未來你的負債只能更多。
有一個億萬富翁叫做坦普爾頓勛爵,他19歲的時候就開始將50%的收入用于儲蓄,這在開始階段是相當困難的,特別是當你的收入很低的時候。幾乎根本沒辦法生存,但后來他成了世界上最好的基金經理,他反過頭來說,最重要的時期恰恰是最艱難的時刻,他慶幸養成了這個習慣。巴菲特也是這樣,他的秘訣其實就是不斷地養能夠下蛋的鵝,儲蓄,投資,再儲蓄,再投資。巴菲特當小報童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儲蓄了,他不買車也不買房,甚至結婚后他女兒都放在一個抽屜改的小床里睡覺。他媳婦蘇珊后來要買套新房并且做了裝修,這讓他心疼不已。所有的富一代們,在他們創業之初,無疑都是省吃儉用,賺錢多而花錢少的。所以他們才創立了偉大的公司,所以你可以問問自己,你是富二代嗎?如果不是富二代,還想過有錢人的日子,那就先從儲蓄開始,否則你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機會了,你放棄的同時,也在剝奪你兒子成為富二代的機會。成功人士就是這樣,他們做了大多數失敗者拒絕做的事情。所以他們最后成功了。
既然儲蓄這么重要,那么我們究竟該如何儲蓄呢?咱們明天繼續講儲蓄的策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