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橘杏緣學院專業審稿老師審核
(↑點擊上方播放按鈕收聽全文↑)
人體有許多穴位,如果要全部記憶下來,對于大部分朋友來說都是十分困難的。其實,在我們人體上有一些穴位密集的區域,朋友們不用熟記穴位名字或是取穴位置,只需按揉這個大區域,就能夠達到刺激好幾個穴位的效果。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位于足部的三角區,常按足三角區有著補腎的功效,因此它也被稱作人體的“腎三角”。常言說,腎好人長壽?!夺t學正傳》中也認為:“腎氣盛則壽延,腎氣衰則壽夭。”因此自古以來,善于養生之人都非常注重腎臟的保養。
說到補腎就不得不提到腎經,足少陰腎經是由足小趾到足心,沿著內踝到足跟,拐個彎再向上往小腿內側。根據腎經的循行位置,我們可以知道內踝附近分布了許多腎經上的穴位,它們都有著補益腎臟的作用。我們在內踝處畫個三角形,把這些補腎穴位都圈進來,形成一個足三角區。這樣一來,不用去記每個穴位的位置,只要按揉這個區域,就能起到很好的補腎效果。足三角區里有3個常用的養生保健穴,除了補腎的功效外,也各有其他的保健功效。所以按揉三角區不僅能補腎,還能達到健脾、養肝、清肺等其他養生效果。三陰交可以說是我們的“老朋友”了,之前也和大家分享過這個穴位。它位于小腿內側,在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是足太陰脾經常用腧穴之一。雖然三陰交屬脾經,但它同時也是脾經、肝經、腎經的交會穴,可以對這三條經絡的氣血都起到調補的作用。因此,常按三陰交可以說是一舉三得,不僅能夠補腎,對我們的脾胃、肝臟也有著很好的補益作用。太溪穴是補腎的常用穴位,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它是腎經的原穴,所以此穴處的腎經的經氣最旺,能夠滋腎陰、補腎氣、壯腎陽。太溪穴還有著清肺止咳的功效,對于咳嗽、氣喘、咯血、胸痛等肺系疾病有著很好的療效。對于內踝腫痛、足跟痛,按揉太溪穴還可以起到通經絡、暢氣血、止疼痛的作用。然谷穴也是補腎的一大要穴,具有滋腎益精的功效。然谷穴位于在內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方凹陷中。它還是腎經的滎穴,能夠清瀉虛熱,對于咽喉腫痛、口干口渴、消渴癥等都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然谷穴可以通利下焦,可以用于治療遺尿、小便不利等人體水液排泄問題,還能夠治療女性朋友們月經不調等婦科病癥。除了以上三個常用保健穴位之外,在這個三角區還有復溜穴、大鐘穴、水泉穴、照海穴四個穴位,它們全都是屬于腎經上的穴位,常按揉對于補腎很有幫助。
對于失眠多夢、耳鳴耳聾、健忘等腎虛癥狀,常按足三角區有著不錯的調理效果。還有一些女性朋友們在更年期出現的癥狀,如情緒波動大、煩躁等也可以多按這里。看到這里,朋友們肯定都了解這個“腎三角”的對于保健養生的重要性,那么我們平時要怎么去刺激這個足三角區呢?
仔細觀察足三角區的穴位分布情況,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這些穴位的排列是圍繞著內踝的一個L型。那么我們在按揉的時候就可以沿著這個L型,用刮痧板從上往下,再從后往前刮,簡單來說就是用刮痧板在內踝附近畫一個字母L。身邊沒有刮痧板的朋友們,也可以順著L型由上到下慢慢地去點揉。從三陰交開始,向下依次按揉復溜穴、太溪穴、大鐘穴、水泉穴,此時就到了L型的轉角處了,我們在水泉穴處,由后往前繼續按揉,按揉完照海穴、然谷穴就可以了。先把雙手手掌對搓搓熱,然后將手掌覆蓋在足三角區,不停地打圈按揉即可。先沿著L型點按,點揉過程中要是發現明顯的疼痛感,可以多揉幾下這個位置,揉通后再接著按揉。點揉完再用掌心打圈按揉足三角區,兩邊內踝處的足三角區都要按到。今天給大家分享了足三角區,按揉一處,就可刺激多個穴位,不僅能夠達到補腎的功效,還可健脾、養肝、清肺,一舉多得。知道了這個“腎三角”,不需要花時間記具體的穴位,也能有效補腎。將文章轉發到朋友圈,把這個簡便的養生之法分享給你關心的家人們吧!感謝你讀到這里,我們還有更多的中醫健康知識,趕快點擊下方關注我們吧!記得置頂公眾號,不要讓我們錯過關心你的機會呀~溫馨提示:相關病癥需要進行辯證調理,用藥需遵醫囑,切勿盲目施灸用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