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女士(化名)在近兩年時間里總是時不時腰痛,由于疼痛的癥狀沒有十分劇烈,在用藥之后也能緩解,所以彭女士沒將它放在心上。但近期彭女士身上的腰痛突然加劇了,到了難以忍受的地步,不得已的情況下她去往醫院進行檢查。
結果發現彭女士的腰椎存在骨質破壞,懷疑是腫瘤或感染因素所致。經過進一步的檢查顯示,彭女士的腰痛竟是因乳腺癌轉移而引起的腰椎骨質破壞。
腰痛竟然是由癌癥引起?論起腰痛這件事,在生活中十分常見,很多人此時肯定覺得有點“瑟瑟發抖”,難道自己也被癌癥盯上了?
一、40歲后近一半的人腰痛,發病率僅次于感冒
《柳葉刀》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腰痛是全球生產力損失的主要原因、全球致殘首因。隨著年齡的增加,患病率也會逐漸增加,40~69歲的人群患病率達到了28~42%。引起腰痛的原因有很多,這些都很常見:1、累了
該因素引起的疼痛主要以腰肌勞損、腰肌筋膜炎較為多見,長時間讓腰背肌處于疲勞狀態下是主要誘因。現代人大多長期伏案工作,如若坐姿不當的話,會讓腰背肌的功能變差,非常容易誘發腰痛。這類因素所致的疼痛多反復出現,在受涼、潮濕以及勞累后疼痛會加劇,遇熱后可一定程度緩解疼痛。
2、傷到了
日常不小心扭到腰,很可能會引起腰部肌肉、韌帶損傷,會引起腰痛發生。這類急性損傷引起的腰痛會在活動后加劇,按壓疼痛的部位時疼痛感也會加劇。
3、腰椎間盤突出
腰部肌肉功能持續下降會導致無法很好的保護椎間盤,日常受到外傷、反復磨損時容易造成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突出在早期多為局部腰痛,隨著病情的持續發展會累及下肢也出現疼痛感,疼痛多為放射性(過電一般的痛感)。日常咳嗽、打噴嚏以及用力排便時,腰痛的癥狀會有所加重。
4、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是由于骨骼內骨量減少導致,在絕經后的女性身上十分多見。骨質疏松引起的疼痛多為廣泛的胸背部、腰部不適,后背部敲哪里哪都疼。且日??人?、打個噴嚏或者是彎腰搬個東西,都可能會引起脊柱骨頭壓縮骨折。
5、腎結石
腰痛也可能是腎結石引起,腎結石引起的腰痛在日常活動中經常突發,疼痛較為嚴重,在出現疼痛癥狀是同時還會伴有小便顏色發紅等癥狀。
值得提醒的是,腰痛的原因不僅僅只有上述的幾種,也不一定都是疾病的表現,但是癌癥卻有可能是最壞的結果之一。當癌癥來襲時,很可能會在腰部上出現這三個異常。二、腰部若有這些癥狀,當心癌癥
脊柱腫瘤有原發性的,也有從別處轉移過來的,就像開頭案例中的彭女士。原發性脊柱腫瘤可發生在脊柱骨骼、血管、神經以及脊髓等部位,而在惡性腫瘤的患者中,大約有10~40%會發生脊柱轉移,其中約半數的轉移瘤來自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
寶雞市中醫醫院脊柱二科副主任醫師馮萬立指出,脊柱腫瘤多會有這些癥狀表現。
1、腰痛
①清晨痛、夜間痛
很多脊柱腫瘤的患者會因為清晨痛、夜間痛而嚴重的影響睡眠,但在白天活動后疼痛可一定緩解。
②機械壓迫性疼痛
這類疼痛多是由于椎體病理性骨折所致,在站立、彎腰、翻身等活動時會增加脊柱負荷,疼痛感也會加劇。
2、脊柱畸形
隨著腫瘤的生長,脊柱的骨性結構會被破壞,繼而會引起駝背、側彎等脊柱畸形形態出現。
3、腰部腫塊
一些病灶較大的患者,會在體表出現異常的腰部腫塊,但這種情況相對少見,因為脊柱腫瘤的位置多處于較深處。
除了上述的癥狀以外,脊柱腫瘤還可能會引起神經功能障礙、消瘦/貧血/乏力等全身性癥狀出現。
當然,在日常出現腰部不適也不一定全是疾病因素所致,也可能是生理性因素所致,在發現異常后及時就醫才是正道理,不要自己嚇自己。同時,在生活中要避免做一些傷腰的行為。三、這些行為無異于給腰上刑,盡量避免1、久坐
處于坐姿時,脊柱的負荷可達到150,如若同時前屈的話脊柱的負荷可達到270,腰椎間盤需要承受較大的壓力,長時間久坐容易引起腰肌勞損,誘發腰痛出現。建議日常處于坐姿時要經常調整姿勢,每隔半個小時就起身活動下腰身,也可以多進行伸懶腰的動作。
2、睡過軟的床墊
過軟的床墊會在人體重的壓力下形成中間低、兩頭高的形態,睡在這種床墊上容易影響腰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導致腰部肌肉、韌帶收縮緊張,容易引起腰肌勞損出現。建議日常的床墊要選擇軟硬適中的,既保持有足夠的支撐度又有一定的彈性,可維持脊椎的正常生理曲度,預防腰部肌肉勞損。
3、跑步姿勢不對
跑步時如若保持弓背向前傾的姿勢,會讓椎間盤壓力增加,非常容易導致其損傷。建議日常跑步要保持上身挺直,減少對于椎間盤的壓力。
4、長期站立
長時間站立容易導致腰肌緊張,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的風險也會增加。建議這類人群在日??啥嘧鲆恍┭可煺箘幼?,雙腳輪替站立等來緩解腰部壓力。
在生活中出現腰痛后不要過于驚慌,但也不能完全不當回事,正確的做法是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再去進行針對性的處理。
參考資料:
[1]《【好醫生小課堂】有這些癥狀 可要警惕脊柱腫瘤了!》.寶雞市中醫醫院.2022-02-13
[2]《骨科專家張宇:腰痛原因有多種,看看你是哪一種?》.廣東省第二中醫院.2022-05-23
[3]《這種發病率僅次于“感冒”的病,可能讓中年人「致殘」》.生命時報.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