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書叢中過,片字不沾身。這句話戳痛了很多“無效讀書”的朋友…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疑問:我為什么要讀書?讀書有什么意義?知乎上一則關于「哪一刻讓你覺得讀書特別有用」的話題引發網友熱議,其中一些回答讓我覺得十分有趣——@陳讓:六月,去新疆喀拉峻,遍地野花,遠處是白皚皚的雪山。我說:我靠,真美!同行伙伴說:能兼漢照銀山,復逐胡風過鐵關;鐵騎若雪山,飲流涸滹沱。此刻,我覺得讀書真好!!@玩轉啊白:當家里的熊孩子處于“十萬個為什么”時期,看見啥都沖我發問時,我只能沉思良久憋出一句:問你爸去…書讀得少,都沒有一家之主的底氣了…@浙里有余:讓我覺得讀書有用的,不是某一時刻,是所有“感受溢滿胸腔卻不知道怎么表達”的詞窮時刻,那種時候特別希望“文字”來救我。@李坤坤AI說:當我在生活中遇到很多實際問題,特別恐慌無助時,比如:波動時代如何選擇新的職業賽道?一線城市房價持續下跌,打工人還能買房嗎?老婆總說我不浪漫,該如何有效應對才不引發沖突?@林生的金融故事會:炒股的時候!每天熱點不斷變化,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會要研究半導體的摩爾定律,一會要研究白酒百年窖池里面的微生物!書讀得不夠,就得虧錢…@靜靜的浪:昨天面試,面試官問我:你認為AI浪潮下,內容創作者應該如何自救?我一臉懵,而邊上另一位面試者侃侃而談… 肚子里墨水少只能認慫。@木葉:朋友在地鐵上閱讀莫言的《豐乳肥臀》,我嘲笑她:公眾場合讀這個,真的合適嗎?她無奈地嘆了口氣: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時代的變遷… 我當時真想找個地縫…網友們的分享大多來自于生活給到的“血淋淋的教訓”,慘痛、好笑又有點無奈。不可否認讀書的價值有很多,你能通過它賺錢、打破階層固化、獲得談資、贏得好名聲…但這都不是讀書的真正意義。我認為讀書的意義在于,第一:它能使人虛心、通達、不偏執——讀書越少的人,越容易過得痛苦;讀書越多,人才越通透。一個朋友前陣子跟老公吵架,氣得幾個晚上睡不好。直到她讀到一本關于親密關系的書,書中關于夫妻關系的解讀,讓她突然想明白很多事,氣消了,心情好了。我自己有時候都有這種體會,書讀得不夠多,見識難免受限,遇到一點不順,極易消極悲觀,郁郁寡歡,讓自己困在情緒里。但是閱讀能幫我們看透人生真相,收獲為人處世的智慧,把日子過舒坦。第二:書中未必有黃金屋,但一定有更好的自己。北大才女李雪琴,身上有很多標簽,名校生、創業者、主持人、脫口秀演員…然而在每個職業領域,她都并非專業出身,一張嘴卻能驚艷全場,讓其他嘉賓驚嘆不已。一次采訪,李雪琴透露,她超強的學習能力和創作力,得益于從小的閱讀:“我從小讀文學作品,文學作品里的人物形象都非常鮮明,作家本身也很有性格。給我的影響就是,你要創造,你要不一樣,你要做你自己。”讀書使你擁有打破人生邊界的底氣,積累超越自己的資本。第三:讀書或許不能幫你解決燃眉之急,但能給你沖出泥潭的信念。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作者岸見一郎,曾因心肌梗塞終日臥床。那段時間,他白天焦慮,晚上失眠,覺得活著充滿挫敗感,一度想自殺。后來,他開始閱讀各種書籍,從希臘哲學著作到莎士比亞戲劇,一讀就是8年。通過大量的讀書,他以文字療愈傷痛,獲得內心平和,也重拾了生活的信心。閱讀成了他人生低谷時的救贖。白巖松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讀書,你拿什么和別人拼?”還記得2019年那條火爆全網的視頻嗎?在德國科隆街頭,一位來自中國內陸的女孩@雅倫yalun,霸氣對峙香港反動示威者。示威者一邊爆粗口、嘲笑女孩,一邊質問:“你應該多看看新聞,你有什么證據嗎?”女孩流利地用中、英、德三國語言回懟:“割傷警員、縱火等都是和平示威嗎?你們是在和平年代摧毀自己的城市!你們現在有多少商家吃不起飯,付不起房租。沒有收入來源,沒有游客。你們變成了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之一。”發言犀利,邏輯清晰,引經據典,有理有據,獲得千萬網友點贊。何時何地,讀書都能把一個弱者塑造成一個巨人,現實世界總有人惡意滿滿,當被侮辱和欺凌時,讀書幫我們運籌帷幄,獲得對抗敵人的底氣和勇氣。中國強,則少年強;少年強,則中國更強;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從來都不只是一個時代的口號。所以,別再抱怨讀書苦、讀書無趣、讀書耽誤時間了,不讀書的人,目之所及,就是全世界;讀書則能幫你擺脫狹隘、驅趕迷茫、對抗平庸、獲得抵御一切的力量。本文來源:公眾號@古典古少俠,作者:古典,生涯規劃師,「新精英生涯」創始人,「個人發展共讀會」主理人,500萬冊暢銷書《拆掉思維里的墻》《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作者,得到APP12萬+專欄《超級個體》主理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