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是什么,簡單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在阿里研究院日前撰寫的《互聯網+研究報告》中對“互聯網+”給予了定義,所謂“互聯網+”就是指,以互聯網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術(包括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等)在經濟、社會生活各部門的擴散、應用過程。互聯網作為一種通用目的技術,同100年前的電力技術,200年前的蒸汽機技術一樣,將對人類經濟社會產生巨大、深遠而廣泛的影響。
“互聯網+”是新一代智能終端、新一代網絡技術和新一代新型服務創新的集聚融合,是立足互聯網技術實現跨界集成創新的重要入口。隨著寬帶網絡加速光纖化、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它將通信物理系統的低能耗與計算技術的高效率緊密融合起來,快速度地推進新一代信息網絡向綜合、智能、融合、滲透方向發展,大范圍地集成移動互聯、大數據、社交網絡、多媒體、人工智能、新型人機交互、物聯網等新型技術綜合應用,大跨度地實現了傳統產業、新興產業的協同創新、線上線下一體化(O2O)的資源優化配置和再造商業模式的經濟共享。可以說,“互聯網+”正是以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和產業發展新的業態,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充分發揮出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同時也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個領域之中。
“互聯網+”也可以概括為互聯網對傳統三大產業的融合與改造,比如互聯網+工業=工業互聯網,互聯網+農業=農業互聯網,互聯網+傳統服務業=服務業互聯網(服務業互聯網可表現為多種形式,例如互聯網支付、互聯網金融……等)。
“互聯網+”中的“+”號,本質上是援引了IT領域一種傳統的標注產品更新升級的符號(英文就是Plus),就像“iPhone6+”(即iPhonePlus)就是iPhone6標準版本的升級版一樣,它的屏幕會更寬大、當然也價格更貴。某種意義上,互聯網也需要不斷的升級,“互聯網+”就是前兩代互聯網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未來升級版,即3.0版的智能互聯網。
“互聯網+”的具體行動是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互聯網+”代表著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既然是新的不同以往的形態,它即代表著一種潮流、趨勢。是這個不斷變化著的時代唯一不變的規律。掌握和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就意味著先人一步面臨機遇。
由于現代互聯網技術應用已經進入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多模式、廣滲透的新階段,它已經從信息技術轉為生產方式、已經從互動平臺轉為服務模式、已經從生產工具轉為關鍵基礎設施。就此說,“互聯網+”加的是創新驅動發展方式,“互聯網+”加的是實體經濟新的創新力和新的生產力,加的是現代商業模式創新,加的是生產流程再造和價值鏈重組。
對正在尋求經濟增長新動力、新方式的中國來說,“互聯網+”加的還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戰略思維,加的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具體實現路徑,加的是各類創業人才競相迸發創意的創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