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蒲松齡戲曲賞析


蒲松齡戲曲賞析 [2005/6/20 9:46:00 | By: zyj]

 

作者:張英基

關鍵字:清代 蒲松齡 雜劇《鐘妹慶壽》《闈窘》《考詞》及戲文《鬧館》等

 

一、蒲松齡思想生平與文學成就

 

    蒲松齡(16401715),生于明末,卒于清初。字留仙,一字劍臣,室名聊齋,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杰出文學家,山東淄川(今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自幼聰慧好學,早歲有文名。十九歲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考皆第一而聞名籍里。補博士弟子員,此后屢試不第。七十一歲時才援例成為貢生。為生活所迫,三十一歲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寶應知縣孫蕙的幕僚。不久歸里,長期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幾近四十年,直至七十一歲時,方撤帳歸家。舊志稱其“性厚樸,篤交游,重名義,而孤介峭直,尤不能與時相俯仰。”他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終身郁郁不得志。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正月,聊齋先生病逝。

    蒲松齡一生坎坷的遭遇和長期艱辛的生活,使他對當時社會黑暗的政治、腐朽的科舉制度以及社會種種弊端有著深刻地體驗與了解,為其文學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以畢生精力創作了文言短篇小說《聊齋志異》,其內容豐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將幽冥世界、“花妖狐魅”,形象化、人格化、社會化,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情感與美好理想;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志怪、傳奇文學的優秀傳統和表現手法,情節幻異曲折,跌宕多變,文筆簡練,敘次井然,是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集。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其小說集為“專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為蒲氏故居題聯,贊譽蒲氏著作曰:“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齡平生著述頗豐,近二百萬言。其小說《聊齋志異》,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共八卷,四百九十一篇,約四十馀萬字。內容豐富多彩,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情感與美好理想。其詩詞、文賦,有詩集六卷,一千馀首;詞一卷,百馀闋;文集十三卷,四百馀篇,賦十篇:《秦松賦》《古歷亭賦》《趵突泉賦》《煎餅賦》《禱雨賦》《荷珠賦》《綽然堂會食賦》《傷寒藥性賦》《酒人賦》《中秋愛靜賦》。還著有俚曲十四種:《墻頭記》《姑婦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魘殃》《琴瑟樂》《蓬萊宴》《俊夜叉》《窮漢詞》《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貴神仙》(復變《磨難曲》)、《增補幸運曲》。以及雜著《省身語錄》(殘稿)、歷字文(殘稿)、《歷日文》《日用俗字》《家政外編》《家政內編》《農桑經》《草木傳》《傷寒藥性賦》《藥祟書》(上、下,包括急救、內科、外科、婦科、幼科,共計二五九種處方)、《懷刑錄》等多種。其戲曲創作有雜劇《鐘妹慶壽》《闈窘》《考詞》及戲文《鬧館》等。

 

    二、雜劇《鐘妹慶壽》

 

    《鐘妹慶壽》,全劇僅一折戲,旦扮鐘妹,凈扮鐘馗,丑扮胖大鬼。此劇未見著錄。劇中寫鐘馗要過生日了,鐘妹將“前日獵得一鬼,名曰傻蟲,身體偉大,臀腿豐肥,絕好一個食料,賺他往送賀儀,就便充作一品,有何不可?”她派胖大鬼將獵獲的一個小鬼和一瓶酒送給哥哥慶壽,并附有書信一封,信中說:“酒一瓶,鬼一個,送來與兄作慶賀。兄若嫌鬼少,挑擔的算兩個。”將所派的胖大鬼也算作一份賀禮。

    胖大鬼聽說要被差到大老爺家去,心中十分驚恐:“那個饞爺可怕,龐兒不大善良,小鬼生得胖光光,怕他涎流嘴上。帶背連肩抓住,不須鼎鑊油湯,只消大餅卷如梁,肉穴登時藁葬。”當即要推辭,不想去。鐘妹便以大老爺家的酒飯、賞錢為誘餌,胖大鬼才答應前往。

    鐘馗不肯接受諸神的慶賀禮物,卻專等候妹妹的賀禮:“生平清介,不愛煩囂,俺已標白在門,不受諸神慶賀,只有妹子嫡親骨肉,倘有餽遺,理不容卻。”“【北折桂令】滿庭中竹樹蕭然,又何須門內笙歌,座上管弦?俺也不受庭參,不收嘉饌,不設華筵。他僚友輩俗情盡免,只姊妹行佳意難捐。便就是酒海如船,鬼肘如椽,只得是一般全收不勞寫頌謝紅箋。”

    胖大鬼送賀禮來到鐘府,滿以為可以飽享一餐酒飯,又能得到賞錢了。不料,鐘馗見信大笑,隨即令下屬們將送來的小鬼、胖大鬼一齊交給廚子烹制了。劇中曲詞【北雁兒落帶得勝令】曰:“本待要略教他趙壁完,怕辜負了賢主人心一片。固然是同胞意難作謙,卻早知五臟神心情愿。小鬼生堪咽,大鬼切為臠,不必十分爛,但須五味全。烹煎,惟有吾家的庖人善。腥膻,若是個黑心鬼,把與那狗子餐。”

    在壽筵上,鐘馗飲著妹妹送來的美酒,美哉,美哉!唱【南僥僥令】曰:“醍醐澆頂骨,玉露灑心田,入腦鉆鼻馀香穿,又只見卷晴絲畫檐前。”吃著鬼肉,妙哉,妙哉!唱【北收江南】曰:“呀!死老魅禍害有幾千年,煮到今硬打老爺顴,狠牙嚼勾千千萬,仍呷酒連連,才能格格下喉咽。”觀賞著鬼舞,妙哉,妙哉!唱【南園林好】曰:“酒成碗大肉連肩,夜叉舞巨影仙仙,醉濛騰風云乍變,說甚么西王母宴桃園。”邊飲,邊吃,邊觀,心中好不愜意。

    最后,干脆與眾鬼同舞,唱【北沽美酒帶太平令】曰:“展闊袖,聳雙肩,靈璧圖,真活現。角帶松松黑幘偏,似鶴飛半天。頸伸縮,影翩躚,冷習習回風舞霰,白茫茫天移地轉,意沉沉身搖體顫,首涔涔神疲力倦。俺呵歌闌舞殘,頹然醉焉!呀,只索赴槐王佳宴。”鐘馗終于酩酊大醉倒下。唱【清江引】曰:“醉來倒執朝天板,扶入黃昏院,縱蒙降節臨,詔下靈霄殿,但道俺入醉鄉尚未轉。”

    《鐘妹慶壽》通過鐘妹送鬼為兄慶壽,寫“面目不揚”,“而才能吐鳳,氣可吞牛”的鐘馗,因恨朝廷但重相貌,輕視文章,滿腔憤氣,撞金階而死。死后被上帝擢為“九幽三曹都判官”。鐘馗認為,這世間的不公,“貧賤愁苦,都是幾個邪鬼作祟,若遇魑魅魍魎,定要吞他下肚,因此養成了一個鬼脾胃,頓飯非鬼不美。”他言道:“揮髯一笑百神驚,小鬼啾啾大鬼鳴;掃盡群魔千里霧,放他日月昭陰城”。這正道出了一生坎坷、懷才不遇、憤恨科場不公的蒲松齡心底的話。

    此劇今有康熙年間《聊齋詩文集》中所收抄本,中山大學館藏;另有今人路大荒整理本,見于《蒲松齡集》。

 

    三、雜劇《闈窘》

 

   《闈窘》,全劇僅一折戲,凈扮儒衣巾。劇中寫鄉試闈場里,考生在答卷過程中焦急、無奈、怨恨、乞求、夢幻等各種窘態與心理變化。此劇敘一舉子應鄉試,進入考場后,吃睡不止,直到考官催促交卷時,他還未寫出文章。此時,他心急如焚,唱【新水令】曰:“至公堂畔四更交,明遠樓齊聲喊叫,他那里口催交卷快,俺這里心熱似油澆。把筆空搖,把筆空搖。這枝筆可也作起怪來了,連坡數次,一點墨水也無幾回首紙還高吊。”他想溜出號舍(考座),偷看別人的文章,又遭到拒絕;聽到別人趁監考官歸房,相互傳閱文章,恭維不止,他更加焦慮了。

    此時,他抱怨主考命題太枯澀、乏味,致使自己的“祖傳臨場秘訣”不靈了;他哀告周倉神靈保佑,也不靈了;求文曲星保佑,也無濟于事;于是便想摔筆裂卷逃出考場,“我如今豪氣沖天,發一發奮,摔了筆硯,裂了卷子,吐氣揚眉,這樣昂昂出場而去”。但一轉念,想起自己的老父和小兒子那副要做“封君”和“公子”的嘴臉,只得耐著性子坐下。他許愿,要放生魚鱉蝦蟹十斤,雖花錢有些心疼,但畢竟有靈驗:真可謂“文思泉涌”,“慧性大開”,做成了一篇不甚通的文字,在考官催促聲中交了上去,自以為必中無疑,便不禁自嘆自賞起來。走出了考場,卻又狐疑起來,打算改日去問卦求卜一番。

    《窘闈》寫出了舉子從入考場,到考試中以及考試后的種種病態心理與行為。揭露科舉制度對封建時代讀書人心靈的腐蝕與傷害,諷刺辛辣,入木三分。

    此劇今有康熙年間抄《聊齋詩文集》中所收本,中山大學館藏;另有今人路大荒整理本,見于《蒲松齡集》。

 

    四、雜劇《考詞》

 

    《考詞》全劇僅一折戲,全稱《考詞九轉貨郎兒》,亦作《南呂調九轉貨郎兒》。劇中寫一位提學到山東巡查秀才的學業,有一秀才被抽中,作為重點考核對象。接到“吊牌”,“吊牌忽到,這一場驚慌不小,一盆冰水向頂門澆,似閻羅王勾牒至,把狂魂兒驚吊了。半晌間心慌跳,相看時猶如木雕。忽然自笑,怕也難逃,懨頭搭腦,只得向法場捱一刀。”這位心懷僥幸的秀才,被嚇得喪魂落魄,只好翻騰出久久已被棄置冷落的書籍,“先找出少年時熟文半卷,又搜得難題目百千篇”,收拾行囊,準備應試。正拼命溫習功課時,考期已到。“聞昨夕考牌已送,狠命的咕噥,恨不能一口咽胸中。更既定,頭始蒙,覆去翻來意怔忡。”于是他匆忙在嘈雜、擁擠的人群中接受入場檢查。他見了提學,提心吊膽,驚惶失措。他冥思苦想了一整日,才憋出了兩篇文字,交上去之后,心中忐忑不安,總覺得很不踏實。

    寫應鄉試的秀才,從倉促備考到闈場門外、候檢、入場,以及在答卷前后與出場始悔的各種感受與心態。將考生的窘態與艱辛刻畫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

    本劇依然是諷刺科舉制度弊端的,揭示了讀書人的心靈狀態。這與短篇小說《聊齋志異》中揭露科舉制度種種弊端的《王子安》《賈奉雉》《葉生》《司文郎》等篇目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此劇今有康熙年間抄《聊齋詩文集》中所收本,中山大學館藏;另有今人路大荒整理本,見于《蒲松齡集》。

 

    五、戲文《鬧館》

 

    清康熙年間,蒲松齡曾采用民間流行的俗曲演唱形式,編寫了近似戲曲體裁可坐唱的十四種俚曲,所用曲牌多與柳子戲同名。他所寫的戲文《鬧館》,就是柳子戲現存劇目《和先生教學》,亦名《攬館》。此劇至今仍為柳子戲廣為傳唱之劇目。

    《鬧館》,外扮“訓蒙先生”和為貴,丑扮顧主禮之用。劇中寫教書先生和為貴在饑荒之年,難以找到主顧,形同乞討者沿門喊叫:“教書”。“沿門磕頭求弟子,遍地碰腿是先生。梆子腔詩曰:君子受艱難,斯文不值錢;有人成書館,便是救命仙”。

    顧主禮之用“想讀書請先生又怕花錢”。在他斤斤計較,一番苛刻的討價還價之后,教書人和為貴竟以極低的食宿條件與報酬答應教其二子,并甘愿無償地為東家接送孩子,還兼做各種家務活:“放了學飯不熟我把欄墊,到晚來我與你去把水擔,家里忙看孩子帶著燒火,牲□忙無了面我把磨研,掃天井抱柴火捎帶拾糞,來了客抹桌子我把萊端。”盡管居住在條件簡陋的廟觀里,每天只有兩頓不象樣的飯,但也總比挨餓強。劇中傾訴了教書人的滿腹辛酸與屈辱,反映了“君子受艱難,斯文不值錢”的不平等的社會現實。

    《鬧館》中所寫的這位可憐的和貴先生,為了乞求顧主接受自己做私塾先生,向東家許諾:我是你孩子的老師,除了教書,甘愿無償地替主人接送孩子、兼干各種家務活。寫出當時“教書先生不值錢”,教書人生活之無奈。蒲松齡貧困一生的教書生涯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他曾作《祭窮神文》曰:“窮神窮神,我和你有什么親,你怎么整天寸步不離地跟著我,我就是你一個護院的家丁,我就是你的護駕的將軍,你也得放我幾天假呀,但是你一步不放松,好像是兩個纏熱了的情人”。由此可知蒲松齡窮困生活之苦況。

 

參閱書目:

 

    《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周貽白,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山東史志資料》1982年第一期;

    《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110)中國戲劇出版社1980年版;

    《曲論初探》趙景深,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版;

    《中國古典名劇鑒賞辭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古本戲曲劇目提要》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

    《蒲松齡全集》清蒲松齡,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版。

 

                                               20050620

張英基 2016-11-13收集整理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蒲松齡著述
蒲松齡聊齋志異的歷史地位與評價
聊齋(10集)
聊齋名句
《聊齋志異》連環畫
蒲松齡事竟成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港 | 蓝田县| 东城区| 澎湖县| 琼结县| 菏泽市| 大港区| 禹州市| 柞水县| 奈曼旗| 溆浦县| 扎囊县| 阿图什市| 太湖县| 隆安县| 湾仔区| 淳安县| 赤水市| 甘谷县| 晋城| 颍上县| 凤山县| 长春市| 上饶县| 襄樊市| 马山县| 乐陵市| 凭祥市| 莱州市| 宣武区| 嵩明县| 即墨市| 呼玛县| 克东县| 当阳市| 商丘市| 舒城县| 阿坝| 吉木乃县| 乡城县| 临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