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經典童話故事中的巫婆的咒語、繼母的毒蘋果、動物們的冷嘲熱諷,是不是會讓孩子過早接觸陰暗的東西?
童話故事之所以特別,就是因為它可以表達孩子的心靈及熱情,告訴孩子許多父母想向孩子隱瞞的東西。童話可以給孩子事實,那就是世界有冷酷殘忍的一面,同時童話還告訴孩子什么是勇氣,它建議孩子拿出勇氣去面對世界。
煩惱:我試圖按照專家的建議,開發孩子的想象力。但是每次我提出建議,讓他來猜猜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他總是不耐煩地催促我繼續講,他似乎有思維惰性。我該怎么引導呢?
第一,給他換一本更好玩的書,因為他可能對這個故事的結局根本不感興趣。第二,改變你的提問方式,也許你的問題過于幼稚或者過于空泛,讓孩子不知從何回答。第三,放棄提問,也許他已經被你問煩了。
煩惱:孩子都快到了上學的年紀了,還讓我給他讀故事。我是不是該停止了?
不要過早給停止。美國國家閱讀委員會把朗讀描述為“孩子小學畢業前都應該保持的一種習慣。”在13歲之前,孩子聽力比閱讀能力要強,所以他能夠從你的講述里聽懂復雜有趣的情節,卻很難自己看懂故事。此外,當父母給孩子見故事的時候,一些高級的詞匯會通過你的講述灌輸給他。此外,即使孩子慢慢長大,讀故事依舊是你們情感交流的非常好的方式。
煩惱:孩子已經習慣了圖文并茂的繪本,我怎么才能開始給他講以文字為主的長篇呢?
閱讀習慣是滿滿培養出來的。父母可以從短篇繪本,過度到長篇繪本,然后是只分三五個章節的短篇小說,然后是100頁以上的長篇小說。父母可以根據孩子對于每頁內容的注意力時間來判斷是不是可以延長內容了。
TIPS:4~6歲親子閱讀小提示
* 注意變換故事的長度,偶爾讀一些內容較艱深的書,挑戰孩子的大腦。
* 讀完之后,請和孩子討論,啟發他的思想或者鍛煉口頭表達能力,但是不要變成一種測試。
* 好的繪本同樣適合6歲的孩子。
* 孩子提出與內容相關的問題時,給他答案,或者和他一起找答案。
* 在孩子感興趣的語句上做下記號,讓孩子與書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