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切可讀之物(15)——價值投資者不論牛熊。
(2009-05-07 20:24:26)
價值投資者不論牛熊
Blogbuffett轉載 轉載自:《中國證券報》
日前,股指瞬間擊穿3000點,很多投資者的心理防線也隨之崩潰。面對長達半年的下跌,許多投資者開始質疑曾在牛市中被不斷渲染的“價值投資”理論。他們懷疑,在短短幾年就會經歷牛熊輪回的中國股市,價值投資理論完全無法回避突然爆發的系統性風險,如此一來,在中國還有堅持價值投資理念的必要嗎?
這其實是個偽命題。價值投資是否適合中國股市,曾引起業界針鋒相對的激辯,至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觀點。但事實上,在海外市場,價值投資理論歷經全球經濟數次興衰后仍屹立不倒,諸多優秀的投資人憑借價值投資理論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這些都充分證明了價值投資理論無可比擬的優勢。就價值投資理論的本質而言,并不存在是否適合某個市場的問題,它的效果完全取決于投資人的使用方式。
不可否認,中國股市仍然是一個不完善的市場,市場中仍然存在太多的非市場化因素,這使得中國股市的波動較為劇烈。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中國股市十余年的發展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越來越多的優質上市公司開始涌現,這些都為價值投資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對于一個價值投資者,他所需要關心的并不是股市中非市場化因素導致的波動,他需要關注和深入研究的是具體上市公司的價值。換句話說,價值投資的主要落點是公司,而不是股市,這是價值投資的本質所在。
投資者質疑價值投資理論,根本原因在于其對價值投資理論的誤解。最明顯的一個現象是,很多投資者將價值投資簡單等同于堅持長期投資,把目光聚焦在股票價格的波動上,當股市暴跌時他們就會懷疑長期持有股票的正確性,進而將質疑目光投向了價值投資。但事實上,堅持長期投資只是實現價值投資理論的手段,而非價值投資理論的核心內容。價值投資理論所提倡的,是通過對公司的深度研究,挖掘出價值被市場價格所低估的公司,并持有其直至價格回歸至價值之上。在這其中,存在對價值判斷的不同,但所有的價值投資者都有一個共性:功夫做在市場之外。如果投資者只關注股票價格,只希望通過長期持有取得收益而不對公司研究下工夫,就往往會在市場波動中踏到“地雷”。
回歸到主題,我們可以發現,真正的價值投資者對牛市和熊市的爭論并不在意。對他們來說,牛市固然提供了實現收益的機會,但熊市同樣提供了更多符合價值投資的機會。成功的價值投資者巴菲特曾將其投資行為濃縮成一句話:在合適的價格買入合適的公司。價值投資者關注的是,是否已經發現了合適的公司,這些公司是否具有持續增長的潛力,能否持續為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利潤;價值投資者關注的是,這些公司的股票價格是否已經體現出其潛在的價值,其價格和測算出的價值之間是否存在較大的獲利空間。如果符合預設的條件,那么,無論是在牛市中還是熊市中,他們的選擇都是一致:買入。
需要指出的是,做一個合格的價值投資者并不容易,除了堅持理念外,還需要與諸如貪婪、恐懼、隨波逐流等多種人性弱點抗爭。所以,我們發現,成功的價值投資者寥寥無幾。這并非是價值投資理論的問題,而是股市在不斷的牛熊轉換中殘酷考驗著投資者的心理素質,脆弱者會很快放棄曾奉為“圣經”的價值投資,轉而做一個投機者。因此,當投資者質疑價值投資理論的時候,最好先自問一聲:我真的不在乎牛熊么?
--------------------------------------------------------------------------------------------
自評:
價值投資非集中投資,非長期投資,或者其他的一些什么投資手段。
大道至簡,價值投資用一句話就是:4毛錢買入價值1塊錢的東西,就是看公司目前是否“有價值”。
如果用選股或者選時來區分的話,價值投資就是選股,通過對個股的主動選擇,買入并長期持有可以坐享價值發現之利和公司的持續成長。當然,“選股”并不代表全面排斥“選時”,任何成功的投資都不能忽視時機的選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