瓔珞:用珠玉串成的飾品,原為佛像頸間的一種裝飾,隨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唐時為宮女侍女、舞伎所喜著。其上部為一半圓形金屬頸圈,下半部為一珠玉寶石組成的項鏈,有的在胸前部位還懸掛一較大的鎖片形飾物,整體華貴晶瑩。
臂釧,又稱跳脫,是以金屬絲盤繞多匝,形如彈簧,或以多個手鐲合并而成的飾物,套于手臂,在唐宋時代的宮女和仕女中流行。
墜子:明代婦女戴耳環(huán)及耳墜?!短焖戒洝分芯陀涊d有多種耳墜:如"金累絲燈籠耳墜"、"金玉壽字耳墜"、"金廂貓睛耳墜"、"金摺絲樓閣耳墜"、"金寶琵琶耳墜"等?!督鹌棵吩~話》也敘及不少耳墜名稱,只是將耳墜稱之為"墜子",或稱"墜兒,'。如"金墜兒"、"金燈籠墜子"、"金鑲紫瑛墜子"、"玲瓏墜兒"、"金鑲假青石頭墜子"、"寶石墜子"、"銀鑲墜兒"等等。當然,耳環(huán)出現(xiàn)的時間就非常早啦。
搔頭:“玉搔頭”,有一則香艷的故事。傳說漢武帝寵愛樂師李延年的妹妹,有一日他順手從李夫人頭上拔下玉簪來搔頭,竟惹得其他妃嬪宮女紛紛購買玉簪,一時玉價飛漲。
扁方:這個東東是清朝的發(fā)式才用的,滿族婦女梳旗頭時所插飾的特殊大簪,均作扁平一字
唐代 四蝶銀步搖
步搖 步搖是在頂部掛珠玉垂飾的簪或釵,因走動時搖曳而得名。
宋代 銀櫛
櫛 zhi4 櫛下面有齒、上面有背,齒有疏密,疏者稱梳,用以梳理頭發(fā),密者稱篦,用以篦除發(fā)垢。櫛也可以直接戴在頭上作為裝飾。
笄
古時用以貫發(fā)或者固定弁,冕的。在《儀禮·士冠禮》中記載:“皮弁笄,爵弁笄?!编嵭ⅲ骸绑牵裰??!惫糯鷭D女經(jīng)常使用笄來固定發(fā)髻。
華
即花勝。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狀插于髻上或綴于額前
篦
一種比梳子密的梳頭工具。亦指用篦梳頭剔除發(fā)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