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玉溪日報
玉溪種糧第一人
作者: 來源:玉溪日報 字數(shù):1570
□  本報記者  邢定生
在土地流轉越來越盛行的今天,北方眾多地區(qū),一家人每年耕種兩三百畝的糧食作物已不足為怪。而在土地面積普遍都不多的云南,這種情況卻很罕見。正因為少見,在許多人的眼中,華寧農民張云似乎有點傳奇。
張云是華寧縣盤溪鎮(zhèn)新村村委會山后村人,從上世紀末至今,每年他們一家糧食種植面積都在三百畝以上。如今,年近六旬的張云依然精神抖擻地帶領全家人在自家近400畝的山地上辛勤地耕耘著。2011年,他們家種植包谷398畝,每畝單產384公斤,純收入超過9萬元。
2012年新年伊始,張云獲得了國務院授予的全國種糧售糧大戶稱號,獲贈一臺東方紅-LM1104多功能大型拖拉機。
膽識過人  山間辦農場
別看張云只有小學文化,但他那一顆不安于現(xiàn)狀的心,讓他做了一些現(xiàn)在看來很平常,而在當時卻顯得有些冒險的事。1999年,張云拿出20萬元資金,承包了村后小王山401畝坡地,獲得了50年期的使用權。這事當時讓許多村民不解,卻都很佩服他的勇氣。
從那一年開始,張云和全家人一道,夏頂烈日,冬冒嚴寒,走上了一條家庭辦農場的不平常路。多年來,通過農業(yè)機械和人工開墾、荒地定向清溝及地力培肥等措施,逐漸使400多畝偏遠的荒坡成為產糧的寶地。從上世紀末至今,10多年來,他們家每年糧食種植面積都在三百畝以上。
昔日荒坡,今日良田。張云一家依靠家庭農場走上了致富路,也為滇中山區(qū)農村耕地的合理使用、科學流轉和規(guī)模經(jīng)營探索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子。
2008年,張云一家種植雜交玉米“云瑞6號”、“路單8號”400畝,平均單產460公斤,總產18.4萬公斤。
2009年,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張云一家種植的400畝玉米,平均單產370公斤,總產量14.8萬公斤。
張云一家多年來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位居全市種糧戶之首。2009年12月,張云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大戶。
依靠科技  增產又增收
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張云文化不高,他也深知自己的能力。從辦農場起,他先后聘請了多名農業(yè)技術人員為師,一點一點地接受現(xiàn)代農業(yè)的洗禮。三四百畝土地,完全靠人力,不僅費工費力,而且耗費時間,容易誤農時。為此,張云買來了手扶拖拉機,學會了機械化條播。良種的選擇、化肥的科學施用,也在年復一年的實踐中得到掌握。在病蟲害防治方面,張云結合病蟲情報和技術專家的現(xiàn)場指導,應用統(tǒng)防統(tǒng)治技術,科學高效地防治病蟲害。
張云認定,科學種田才是硬道理,他把從農業(yè)技術人員那里學到的東西,一點點應用到種糧上。
提高產量產值是每一位種糧農戶的目標,張云也不例外。他靠的是兩點:一是良種選擇;二是農藝措施。多年來,通過向縣農業(yè)局技術人員討教,選用的玉米品種均為符合國家優(yōu)質標準的高產良種“路單8號”,實現(xiàn)玉米的高產。
現(xiàn)身說法  引導鄉(xiāng)親干
近年來,張云不僅種糧,還搞起了畜禽養(yǎng)殖和經(jīng)果種植,目前他們共種植柑桔樹9千余株,養(yǎng)殖肉雞300多只。
包谷賣掉一部分,自己養(yǎng)殖用一部分。以糧為主、多種經(jīng)營的發(fā)展路子,讓張云種糧的后勁更足。
張云致富不忘身邊人,這幾年村里修路、建老年活動中心,每次他都拿出上萬元。
在張云看來,一個村莊一個人富了不算,只有大家都富裕起來,地方經(jīng)濟才能發(fā)展,社會才能穩(wěn)定。他接納了一批農戶到自己的家庭農場打工,農戶既增加了收入,又學到了種糧致富的本領。
多年來的探索使張云意識到,農民發(fā)家致富,主要還是土地,農民最缺的是信息。為此,他主動與周邊農戶聯(lián)系,指導安排生產,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張云以自己多年來學到的農業(yè)專業(yè)知識為基礎,做給村人看,引導本地農民調整農業(yè)產業(yè)結構,取得了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張云的帶動下,很多農民都放棄了外出打工,回家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在原承包地的基礎上,擴大經(jīng)濟作物,調整生產結構,也成了當?shù)氐闹赂荒苁帧?div style="height:15px;">
在張云的帶動下,山后村村民種糧的積極性高漲,使得一個基礎條件不算太好的山村成了盤溪鎮(zhèn)糧食的重要產區(qū)。
地址:玉溪市玉興路120號
電話:0877-2052127  傳真: 0877-2051918
CopyRight:玉溪新聞網(wǎng)
技術支持:玉溪新聞網(wǎng)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以家庭農場為主體的土地適度規(guī)模經(jīng)營研究
我省今年種糧政策明白紙送給你!
撲克投資家 實體產業(yè)和金融領域第一新媒體平臺 這些人是中國農業(yè)的未來:種糧大戶群體特征與經(jīng)營情況速寫
稻谷干燥不及時危害大
鼓勵承包土地向大戶流轉會在將來帶來哪些影響?
轉:黑龍江省為增加農民收入將直接補貼種糧農民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宁市| 凭祥市| 扬州市| 固原市| 甘泉县| 衡阳县| 无为县| 兴国县| 沙河市| 象州县| 刚察县| 柘荣县| 景泰县| 松溪县| 河曲县| 读书| 澄城县| 明溪县| 达孜县| 桦甸市| 自贡市| 辛集市| 原阳县| 万山特区| 祁门县| 兰西县| 上饶市| 防城港市| 蒲江县| 甘孜县| 体育| 武夷山市| 贵溪市| 准格尔旗| 齐河县| 镇远县| 阿拉尔市| 达拉特旗| 唐海县| 广南县| 津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