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紫砂壺顏色的誤解
很多壺友剛開始接觸紫砂都誤認為紫砂就是只有一種紫泥,認為只有紫泥的顏色的才叫紫砂壺,宜興紫砂采礦區地質構造奇特,紫砂泥層層分布,自然也造就了顏色的多彩多樣,紅泥、紫泥、本山綠泥、天青泥等都是十分著名的色彩。
對紫砂泥料存在的誤解
還是不斷的有壺友在問:現在還有真正的紫砂嗎?我在網上看到說朱泥在清朝就已經沒有了,大紅袍和底槽清泥料也已經滅絕了,這些泥料真的還存在嗎?
宜興黃龍山礦區根本就沒有停,只是政府限采(限制開采和不能開采是兩碼事,有些商家捕風捉影),而且只是開放給了幾個公司去開采,私人不行罷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宜興不是只有黃龍山才有紫砂,宜興還有好幾個地方有,而且不乏很多好泥料。
紫砂壺一直被茶友們所推崇,也是因為用紫砂壺泡出的茶保持著自然的味道,這樣的茶最有味道,因為宜興紫砂壺雙重透氣孔,具有高透氣性的特點才被人們所廣泛用于泡茶使用。
認為紫砂壺收藏越老越好
很多人認為越老的壺就越有時間的韻味,也應該更具收藏價值。但是正是因為這樣的誤解給一些不法人士打開了另一扇大門,最常見的就是一些古玩市場上的做舊壺,壺形千奇百怪,有人就用擦皮鞋油的方法使紫砂壺收藏表面看似陳舊,給人以歷經年代之感,也有的用強酸腐蝕使得壺體看上去陳舊,還有的將白水泥涂在紫砂壺上,然后進行浸泡,體現出古老質感。
然而,真正能夠證明紫砂壺價值的是壺本身的藝術價值,而不單單只是年份的久遠,所以說,老壺就是好壺的說法并不完全正確。一把壺的價值的體現有:工藝師的名氣水準、壺的歷史價值、泥料的選用以及壺型的藝術的設計工藝等。
第一收藏網獨家出品
收藏知識系列講座之《你真的懂“玉”嗎?》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