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粟美術館新館的外觀設計取義劉海粟先生黃山畫作中的“云海山石”之境。劉海粟先生一生十登黃山,可以說黃山是他創作的源泉。館體遠遠望去,兩翼側飛猶如黃山峻石,磐于云海之上,高潔輕靈,俊俏飄逸。
新館占地5999.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2540平方米,共有6個展廳,融紀念館、博物館、當代美術館于一身,同時配有條件先進的庫房、圖書資料室、公共教育活動區、藝術品商店,可謂一應俱全。
除此之外,新館的戶外延伸也成為展陳亮點。不僅有茂密蔥郁的海粟綠地,環繞美術館的300米涂鴉墻更為劉海粟美術館乃至上海,增添了新的文化亮點。
來看看小儂親自拍攝的涂鴉墻,是不是超級贊?感覺又要成為潮人自拍圣地了!
圖/儂好上海
劉海粟美術館是我國首座以個人命名的省市級國家美術館。8月18日,新館開館的同時將迎來《再寫劉海粟》藝術大展。“再寫”意味著重新書寫、重新審視、重新解讀、重新構建等多層含義。
《再寫劉海粟》藝術大展首次對劉海粟先生的藝術人生和繪畫風格進行分段解析,從新的視角和方法來重新書寫挖掘劉海粟。展覽結構分為六部分并分別布展于館內全部六個展廳:
后期印象派是劉海粟先生偏愛的繪畫風格。在1929年—1935年兩度歐游期間,他頻繁地參觀博物館、臨摹經典原作,因而能夠更好地理解西方繪畫發展脈絡,領會后期印象派繪畫的精神,為劉海粟推動后期印象派在中國的傳播打下基礎。
1912年底,年僅17歲的劉海粟與友人在上海創辦了后來的上海美專,是中國第一所具有現代意義的美術學校。上海美專對中國早期現代美術運動的推動,對中國現代學校美術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及對構建民國藝術視覺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29年—1935年,劉海粟兩度游歐,不僅領略了西方繪畫藝術的魅力,也增進西方對中國文化藝術的認識。
20世紀30年代瑞士考察時期劉海粟
新中國成立后,劉海粟投入了反映新社會新氣象的繪畫創作中。其中最為震撼的便是他完成的十上黃山的壯舉,開啟了以黃山繪畫為代表的中國氣象。此次,該展廳呈現出這一時期劉海粟先生的重要繪畫作品。
旅游寫生是上海美專推行現代美術教育的重要課程。而作為校長的劉海粟常常親自帶隊,前往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的西湖。展覽以豐富的照片資料記錄了美專學生寫生西湖的壯闊景象。
復興路的寓所是解放后劉海粟作畫的主要空間,展覽還原了他揮毫創作的地方。不難感受到,濃郁的繪畫氣息給劉海粟先生創造了隨時隨地都進入創作狀態的絕佳氛圍。
“藝海藏珠”是劉海粟九十三歲高齡時的自題,用它來指稱他畢生的古畫珍藏恰恰好。他的古畫收藏共計136件近200幅,此次展出的全是重量級藏品,包括了他人生的第一件收藏——1919年藏的關仝(傳)的《溪山幽居圖》,最后一件收藏——1957年藏的金代李早的《回部會盟圖》。
展覽信息
展覽時間:8月18日下午2:00至9月25日
展覽地點:劉海粟美術館新館(延安西路1609號)
展覽費用:免費
部分素材來源:上海長寧
【小主綜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