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檢大觀園后,丫頭入畫犯錯被攆,讓惜春與嫂子尤氏吵了起來。話趕話講到寧國府的不好傳聞,惜春嘴冷心冷,說話不好聽,讓尤氏很下不來臺。
(第七十四回)惜春道:“古人曾也說的,'不作狠心人,難得自了漢’。我清清白白的一個人,為什么教你們帶累壞了我!”尤氏心內原有病,怕說這些話。聽說有人議論,已是心中羞惱激射,只是在惜春分上不好發作,忍耐了大半。今見惜春又說這句,因按捺不住,因問惜春道:“怎么就帶累了你了?你的丫頭的不是,無故說我,我倒忍了這半日,你倒越發得了意,只管說這些話。你是千金萬金的小姐,我們以后就不親近,仔細帶累了小姐的美名。即刻就叫人將入畫帶了過去!”說著,便賭氣起身去了。
惜春“清清白白”四個字,讓尤氏接受不了。曹雪芹說“尤氏心內原有病”,將她色厲內荏惱羞成怒的模樣“畫了”出來。
惜春也是聽到寧國府的風言風語太難聽,立志與兄嫂劃清界限不再來往。可知寧國府的問題嚴重到什么程度!
惜春這等養在深閨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大家閨秀都已經風聞,寧國府名聲之壞,也就不言而喻,不怪惜春要與寧國府劃清界限了。
尤氏被惜春當眾揭短,又羞又愧。主要是她自己有問題,又不能反駁小姑子“胡說”,只能暗氣暗憋拂袖而去。
那么,尤氏“心里原有病”,究竟是什么病?
“有病”不是“實病”,而是心病。也就是說尤氏“心虛”!不過不是指她行為不檢點。賈家媳婦這點素質還有。
“原有病”無外乎是指與尤氏相關的兩件丑事,一個失責。
一,“爬灰”丑聞。
從焦大醉罵“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后,秦可卿就一病不起。并于第二年九月初去世。按照張友士的說法,她的病應該早都好了。
秦可卿的真正死因被曹雪芹刪除,但從判詞的線索推測,無疑是“淫喪天香樓”后上吊自盡。
關于“淫喪天香樓”的具體情況,君箋雅侃紅樓多次解讀,“爬灰”是賈珍單方面對秦可卿不軌,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表示的很清楚。根本不存在秦可卿與賈珍通奸之事。
賈珍在天香樓“造釁”致使秦可卿受辱后上吊自盡。尤氏趕過來收拾,更衣時發現賈珍遺落的簪子,知道是他做了禽獸之事致死秦可卿。
秦氏上吊無可遮掩,必須要給秦業說法,也要堵住悠悠眾口。尤其賈珍侵犯秦可卿致死是犯罪,外頭政敵和御史臺御史們無風還起浪,豈能饒了賈家?
于是,尤氏裝病,方便賈珍在外“如喪考妣”表現與秦可卿曖昧,坐實“爬灰”營造二人不軌。
秦可卿被與賈珍“通奸”,死于道德淪喪,死了白死!既堵了秦業和其他人的嘴,賈珍也因此脫罪。
秦可卿死后“爬灰”丑聞,尤氏無疑是主謀。
二,“聚麀之誚”丑聞。
寧國府“爬灰”丑聞之外,還有聚麀之誚丑聞。所謂聚麀之誚指人如禽獸一般父·子德行淪喪,共享女子。
聚麀之誚主要指尤二姐、尤三姐與賈珍、賈璉、賈蓉父子叔侄的悖倫丑事,也影射曾經的“爬灰”。
尤二姐、尤三姐都是尤氏的妹妹,卻與她丈夫和兒子傳出難堪丑聞。尤氏當然難辭其咎。她的名聲因此有損,更怕被人在背后指指點點。
三,“過于從夫”詬病。
尤氏最大的問題是過于從夫。無論是“爬灰”丑聞,還是“聚麀之誚”,尤氏姐妹卷入寧國府父子丑聞,都是尤氏放任的結果。
尤氏是賈珍續弦,賈蓉繼母。續弦雖然不如結發妻子,卻也是嫡妻。應該肩負起妻子的責任。
可尤氏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就算是個妾,也不會比她更差了。
王熙鳳在賈璉偷娶尤二姐后,大鬧寧國府怒斥尤氏:“你發昏了?你的嘴里難道有茄子塞著?不然他們給你嚼子銜上了?為什么你不告訴我去?你若告訴了我,這會子平安不了?怎得經官動府,鬧到這步田地,你這會子還怨他們。自古說:'妻賢夫禍少,表壯不如里壯。’你但凡是個好的,他們怎得鬧出這些事來!你又沒才干,又沒口齒,鋸了嘴子的葫蘆,就只會一味瞎小心圖賢良的名兒。總是他們也不怕你,也不聽你。”
尤氏不作為,甚至助紂為虐。為了自保她不惜犧牲自己和他人的利益,當日秦可卿如此,兩個妹妹也如此。
甚至當尤二姐被王熙鳳設計迎進榮國府,遭陷害孩子被打掉后吞金自盡,尤氏但凡有一點能為,尤二姐也不至于那般下場。但尤氏她不敢!
所以,“爬灰”“聚麀之誚”“過于從夫”這三個大“病”就是尤氏最怕人說丑事。至于其他一定還有,也就不用多說了。
文|君箋雅侃紅樓
點贊、收藏、轉發和贊賞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