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是人類所掌握的威力最大的武器,也是目前唯一能確認徹底毀滅人類的武器,人類自1945年研制成功原子彈,并在日本使用過兩次后,一直到今天,再也沒有人在實戰中使用過核武器,各核大國之間都保持著默契,這就是所謂的“核平衡”。
但是隨著俄烏戰爭的發展,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的對立越來越嚴重,而且由于俄羅斯綜合國力遠不如美歐強大,因此面對西方的戰略性圍剿,俄羅斯只能依靠不停揮舞核大棒來保衛自己。不過,有趣的是,當俄羅斯真的開始亮出核武器時,作為西方世界的“帶頭大哥”,美國卻“慫”了。
(雖然美俄兩國明爭暗斗,但是就“核戰爭不可接受”這一觀點卻達成了一致)
近日俄烏戰爭已經進入第二階段,經歷了第一階段混亂以后,俄軍開始集中兵力攻打盤踞在頓巴斯地區的烏軍主力,同時南線俄軍開始加緊進攻敖德薩,從戰略上看,俄軍試圖占領敖德薩,并和德涅斯特河左岸(簡稱“德左”)的俄軍取得聯系,從而把烏克蘭變成一個徹底的內陸國家。
(不難看出,這一次俄軍進攻非常猛烈)
根據烏克蘭方面的說法,俄軍第二階段的進攻異常猛烈,而且第二階段俄軍開始放開手腳,集中重炮和轟炸機,對烏軍陣地實施猛烈炮擊和轟炸,憑借火力優勢,俄軍正在逐步取得進展。
目前看來俄軍使用的依然是1999年第二次科索沃戰爭時期的戰術,就是以猛烈的火力壓制和大量殺傷敵人,等敵人被炸得七零八落的時候,再組織地面部隊向前推進。這種戰術雖然缺乏靈活性,但是用來對付缺少重武器,又沒有空中掩護的烏克蘭軍隊確實十分有效。
(俄軍如今徹底放開手腳,類似于2S4“郁金香”這樣的超重型迫擊炮也投入城市攻防戰)
但正是由于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的穩步推進,讓西方國家開始焦急起來,它們開始加大對烏克蘭的支持力度,同時原先北歐的兩個“中立國”瑞典和芬蘭也加快了加入北約的進程。這對俄羅斯已經非常嚴峻的安全形勢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為了警告西方減少干涉烏克蘭戰爭,同時也為了警告瑞典和芬蘭兩國,俄羅斯開始積極揮舞核大棒。
(俄羅斯試射薩爾馬特導彈,該導彈預計今年秋天開始大規模列裝俄軍部隊)
4月20號,俄羅斯成功試射了目前全球最大的戰略核導彈——“薩爾馬特”洲際導彈。薩爾馬特導彈是俄羅斯研制,并計劃用于替換冷戰時期的SS-18“撒旦”的新一代重型遠程洲際彈道導彈,因此也被西方稱為“撒旦2”。
薩爾馬特導彈最大起飛重量超過200噸,最大射程可達18000公里,可以攜帶10枚各重1噸的大當量核彈頭或者15~24枚小當量核彈頭。俄羅斯宣稱,薩爾馬特是“只有俄羅斯有的武器”,這一點也確實不算吹牛,自冷戰至今,俄羅斯一直保持著最大戰略核導彈的頭銜,一直到今天也沒變化,美軍載荷最大的“三叉戟II-D5”戰略導彈在薩爾馬特面前就是小弟弟,所以不難想象,這種強大的戰略武器會給西方帶來多大的心理壓力。
(媒體報道稱烏軍也在局部地區取得了一定的戰績,例如繳獲了俄軍9輛坦克和11門火炮,但是這點成績根本擋不住俄軍的進攻)
美國和俄羅斯自冷戰時代開始就是對手,雙方在國際問題上相互頂牛已經司空見慣,但是讓人詫異的是,這次當俄羅斯亮出核武器時,美國人卻出人意料地“慫”了。20日,美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柯比表示,對俄羅斯試射薩爾馬特導彈一事并不感到意外,也不認為這將對美國或盟友構成威脅。同時柯比還表示,核戰爭打不贏,也不該打,俄烏沖突也沒有理由升級到核戰爭的地步。在這一點上,柯比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達成了一致意見,倒是讓人覺得頗為有趣。
(毀滅性核打擊沒有贏家,人類將會被毀滅)
實際上從柯比的言論中不難看出,核大戰并不是那么好玩的,真正考慮到核戰爭的時候,即便一貫看起來不靠譜的美國,也會嚴肅起來,并且認真對待。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稱,美國情報部門正在嚴密監控俄羅斯核武器的動向,美國方面認為,俄羅斯目前共有1000~2000枚戰術核彈頭,這些核彈頭大部分通過轟炸機或者核潛艇發射,只有大約100枚由地面部隊掌握(指的是小型戰術核彈,不是大型的戰略核導彈)。目前美國正在嚴密關注俄羅斯圖-95、圖-160等戰略轟炸機和“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的動向,美國聲稱這些武器都可以用于發射核彈頭。
(俄羅斯進入烏克蘭可以看作是“兄弟鬩墻”,而美國卻只想讓烏克蘭去做炮灰)
目前世界大國正是由于都有核武器,因此得以保持所謂“核平衡”狀態,核戰爭除了共同毀滅以外,不會有勝利者,這一點顯然得到了所有大國的認可,即便是美國也明白其中的意義。所以當俄羅斯真的揮舞核大棒時,美國直接選擇了認慫;而對于俄羅斯而言,實在是由于國力衰退,常規武裝力量無法有效維護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因此不得不持續展示核武器,來威懾西方集團。美俄兩國對于使用核武器的態度可以用“美國不敢、俄國不想”來形容,而柯比能夠和拉夫羅夫達成一致,也說明其實兩大國都不愿看到俄烏戰爭升級到全面戰爭甚至是核戰爭的地步,所以,俄烏沖突或許還有轉圜的余地,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