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俄烏沖突的主要“戰場”集中在頓巴斯地區,雙方已經進入了現代化的炮戰階段。據悉烏克蘭方面每天都要消耗5000至6000發炮彈,恐怖的消耗速度,讓烏克蘭直接搬空了彈藥庫。因此基輔方面呼吁西方:提供最新的大口徑榴彈炮和遠程火箭炮系統,以便于對“遠處”俄軍進行有效的打擊。與此同時,俄軍的炮彈卻更加兇猛地砸向烏軍陣地。
據英國媒體消息,在頓巴斯地區俄軍的炮火強度和射程都遠超烏克蘭。其中一份戰報指出,烏軍前線火炮數量只有俄軍的二十分之一,彈藥只有四十分之一。烏軍火炮射程約25公里,只有俄軍火炮射程的十二分之一。從這組數據上來看,頓巴斯地區的炮戰中,烏克蘭被完全壓制,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因此不少士兵只能“頭埋戰壕”,顫抖著祈禱轟炸快點過去,期待有奇跡發生。
按照英國媒體的推測,在近7天的時間里,俄羅斯共計發射了40萬發炮彈。而且因為有射程優勢,所以俄軍士兵完全可以在“安全區”對烏軍進行轟炸。例如當下俄軍使用的BM-21“冰雹”火箭炮,能夠在30秒內發射160枚122毫米火箭彈,而且炮兵陣地在北頓涅茨克市區大約20多公里外的地方,烏軍的炮火根本無法威脅到俄軍。等到進攻的時候,會推進到10公里的距離,確保射擊能夠成功地打擊到烏軍的陣地。配合無人機進行火力勘察,俄軍能夠精確地鎖定烏軍炮兵陣地,這種射程和火力優勢,讓俄軍處于不敗之地。
按照當前的進攻強度來看,每一天俄軍都要發射4萬枚左右的炮彈,這些炮彈可能是用于摧毀烏軍的防御工事,也可能是在打擊烏軍的炮兵陣地。隨著大量的炮彈落下,烏克蘭一方在近期處于“被動挨打”的局面,加上彈藥緊張連反擊都時斷時續。所以烏克蘭才急忙喊話西方,盡快增援遠程火炮以及配套的炮彈。
從這里就能體現出,烏克蘭過度依賴西方援助的弊端。即便是西方愿意支援,期間也需要一些“時間”運輸彈藥到頓巴斯。而在戰場上分秒必爭,可能彈藥還在路上,烏克蘭的陣地就已經被炸平了。這種情況下,烏克蘭那么當?在小鐵看來,基輔只能用生命去填坑,而近期西方開始考慮放棄烏克蘭,所以未來可能會有更大的變動。
(文/小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