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56個民族,各個民族之間親如兄弟姐妹,共同發(fā)展進步,但是縱觀國外,會發(fā)現(xiàn)種族、階級歧視的觀念仍未消除。在大洋彼岸,白人、黑人相互斗爭和謾罵的新聞,時常見諸報端,我們的鄰國印度,也有著極為嚴格的種姓制度,最高種姓婆羅門有多牛呢?他們出生時有軍隊保護,還永久享受一項特權(quán)。
我們都知道印度和中國一樣是文明古國,但古印度和現(xiàn)在的這個印度,是有著很大差別的。很久以前,印度大陸上的土著創(chuàng)造了哈拉巴文明,也就是古印度文明,好景不長,一支雅利安人的隊伍占領(lǐng)了印度的土地和河流,打破了土著們平靜的生活,戰(zhàn)爭的勝利者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建立了十分森嚴的等級制度。
一些中國人有疑問,為什么低等種姓的人,不冒充高等種姓的人呢?因為這會被一眼看穿,雅利安人是白種人,他們把自己奉為了婆羅門,當?shù)氐耐林顺蔀榱说偷确N姓和不可接觸者,土著皮膚相對比較黝黑、嘴唇比較厚、鼻梁比較塌,差別肉眼可見。
婆羅門是不會和低等種姓的人通婚的,他們養(yǎng)尊處優(yōu),低等種姓的人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所以2000多年來,他們的外表非但沒有同化,差別反而更加明顯了。熟悉印度電影和印度娛樂圈的人會發(fā)現(xiàn),讓那些印度明星穿上西服,不要佩戴有印度特色的裝飾品,他們和歐美白人明星沒多大區(qū)別,這正是因為大部分明星都是高等種姓。
婆羅門的地位是最高的,他們稱自己是神明的后代,所以一生只從事一項工作——祭祀神明,他們出生的時候有軍隊保護。還享有一項特權(quán)——終身不需要納稅。不管犯了多大的錯誤,種姓制度都可以給他們一張“免罪金牌”,可以讓他們免于牢獄之災(zāi)和肉體刑罰。反之,若是低等種姓的人給婆羅門造成了傷害,他們會被重重地責罰。
婆羅門的孩子上的是專門的貴族學(xué)校,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那些精英階層的印度人,甚至比歐美國家的一些人才還要優(yōu)秀。
相反,普通人家的孩子,只能上在簡陋的校舍里讀書,他們既要學(xué)習(xí)文化知識,還要接受精神洗腦。老師們會告訴他們,婆羅門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要服從他們,婆羅門送的禮物,哪怕再不值錢,也要好好收藏。一千年的種姓制度,使得婆羅門完全掌握了印度各行各業(yè),雖然人數(shù)很少,但他們占據(jù)了印度社會大部分的財富,現(xiàn)代印度的政府高官們,也基本上都是高種姓的。
不過也有例外,像是我們中國人比較熟知的印度導(dǎo)演阿米爾汗,從他的臉和姓氏中就能看出,他屬于高種姓,但不管是電影中還是現(xiàn)實中,他都抨擊過種姓制度,希望對此進行改革。
印度高等種姓的優(yōu)渥生活,是建立在對低等種姓的剝削之上的,第二種姓剎帝利雖然沒有婆羅門那么高貴,但掌握了世俗權(quán)力,還是很有地位的,第三種姓吠舍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畜牧業(yè)方面的工作,就是一般的小市民和自耕農(nóng),不富裕但日子也能過得下去。
第四等級的首陀羅人數(shù)最多,過得卻不怎么樣,他們主要從事服務(wù)業(yè),不能擁有自己的土地,想種地只能當?shù)柁r(nóng)或者雇農(nóng),他們沒有政治權(quán)力,不能經(jīng)商致富,想翻身難度很大。
但和“不可接觸者”達利特相比,首陀羅就顯得沒有那么慘了。達利特世世代代居住在印度的貧民窟,他們甚至不能從事去餐廳洗碗、端盤子之類的工作,只能從事那些最骯臟的工作,如搬運尸體、疏通下水道、清洗廁所等。他們還得趁著夜黑的時候去干這些工作,盡量不出現(xiàn)在婆羅門和剎帝利面前,若是高等種姓的人看到了達利特,會立馬用水清洗自己的眼睛,以免自己的眼睛被弄臟了。這些人翻身的幾率幾乎為零,當然了,在印度宗教幾千年的洗腦下,他們早就沒有翻身的想法了,已經(jīng)把這種生活當成常態(tài)了,認為這輩子吃了苦,下輩子才能過得更好。
現(xiàn)代印度雖然從法律上廢除了種姓制度,但它還深刻地存在于人們心中,想要徹底改變,或許還得幾十上百年的時間。有人說印度同中國一樣有眾多人口,也有機會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這是不切實際的,那些沒有接受過教育的低等種姓和賤民,很難成為工業(yè)社會的有效勞動力,可以說,種姓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印度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