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登等茶山的衰落一是杜文秀起義軍攻占普洱的影響,二是曹氏家族結束對五大茶山統治的影響,三是攸樂起義軍攻占倚邦的影響,四是1956年后茶葉統購銷后交通不便使茶山無人收茶的影響。當普洱茶重新興旺后,人們重回大山,清去灌木,零落的古樹茶仍分布在許多山林之中,見證當年的繁盛。在當年普洱茶興盛的時代。有大批的四川人遷居到革登、莽枝茶區,至今他們的后人還在,講著一種不同于當地的也不同于四川音的方言,他們當年帶來的小葉種茶籽種植的茶樹葉繼續在大山中生長。
革登茶區位于莽枝茶區和倚邦茶區之間,歷史上的革登茶區和莽枝茶區本就交錯在一起,現在隨著行政區劃的改變就更難劃分了,現在革登、莽枝茶區主要分布在勐臘縣象明鄉安樂村轄區內,安樂村委會下轄安樂、秧林、紅土坡、曼丫、董家寨、石良子、新發、值蚌、新酒房、白花林、牛滾塘一隊、牛滾塘二隊等14個自然村,共有322戶。現存的革登古茶主要分布在值蚌、新發、莽枝古茶主要分布在秧林。
安樂村委員會地處秧林村前的一道山梁上,過去叫牛滾塘。
目前革登茶區古樹茶最多是在值蚌村,茶園旁原來的寨子已外遷一公里左右,由于茶樹多年來已淹沒在密林里,生長緩慢,現在清理出來,其高大程度一點不像有幾百年的茶樹。茶樹成喬木狀生長,樹高多在2米以上,干徑多在10厘米以上,大小葉種混生。
值蚌村位于北緯22°05′東經101°11′,海拔1311米,土壤以紅壤為主。
革登茶的特征是:條索黑亮但不夠緊結,屬泡條系列,湯色金黃明亮,葉底黃綠勻齊,山野氣強,杯底香好,苦澀不顯,苦顯于澀,苦中帶甜,澀短,回甘較好,湯飽滿順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