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常聽說一些養生民諺,其中有一句是“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這句話是告訴大家冬天飲食養生宜吃蘿卜,而夏季飲食中一定要吃姜。
原因是冬季氣候干燥,加上天氣寒冷,人們習慣進食一些肉類或者補品增強機體御寒能力,同時活動量減少,容易讓燥熱之氣堆積在體內,而蘿卜性涼,具有生津降燥、清熱化痰、消除積食之功效,正好可以祛除體內的燥氣。所以白蘿卜是冬季不可缺少的食療佳品。
而夏季雖然天氣炎熱,但雨水多,人們又愛貪涼,吃冷飲、生冷瓜果,吹空調,身體呈“外熱內寒”的狀態,很容易出現脾胃虛冷、腹瀉等癥狀。而生姜性熱,味辛,有解表發汗、活血驅寒的功效,盛夏時節喝點姜湯,或者做菜放些生姜可以起到祛濕散寒、開胃止瀉、消毒殺菌的作用。
夏天吃生姜確實有助于養生,但是吃姜是很有講究的,吃對了可以養生,吃錯了卻很傷身。
1、晚上不要吃姜
俗話說“上床蘿卜下床姜”。這是因為早上起床陽氣開始升發,吃點生姜更能激發人體陽氣運行,驅除風寒邪氣;晚上睡覺時間,陽氣就要收斂起來,不能像白天那樣亢奮,這樣才能讓人睡得更好,而生姜會刺激氣血運行,使陽氣發出來,晚上吃就會影響睡眠,時間長了還可能出現“上火”現象。所以民間才有“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的一說。雖然說法夸大,但還是建議大家晚上不要大量食用生姜,如喝姜湯、姜棗茶等。如果只是把姜作為調味品加到菜肴里,晚餐食用對睡眠基本無影響。
2、不要過量食用
凡事都應有度,過猶不及,食用生姜也一樣。馬里蘭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大量食用生姜或引發燒心、胃脹、腹瀉等不良反應,尤其是有胃潰瘍病史、消化功能不佳以及有胃腸道疾病的人,更要限制生姜的攝入量。
3、腐爛的姜不能吃
民間流傳著一句話“爛姜不爛味”,意思是說生姜雖然爛了,但味道不會有太大改變,還是可以吃的。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而且食用爛姜是很危險的。因為生姜腐爛后會產生一種毒素——黃樟素,其毒性對肝細胞傷害很大。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研究顯示,黃樟素可引起肝癌,所以食用腐爛的生姜會增加肝癌風險。如果發現姜心變黑、生姜變糠等,就不要吃了。
4、肝炎病人別吃姜
生姜中的姜辣素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可能導致肝炎患者病情惡化。此外,生姜吃多了會引起肝火旺,同樣不利于肝炎患者病情。
5、內熱較重的人不宜吃姜
心煩失眠、面紅目赤、口舌生瘡、心悸口渴、大便干結、肺熱咳嗽等內熱重的人群不宜食用辛辣食品,生姜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做菜時當做調味品放入一些則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