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本段 簡介
概況
(商杭客運專線)本線主要技術標準:客運專線,正線數目雙線,速度目標值250km/h,
最大坡度20‰,電力牽引,到發線有效長650m。我院作為總體設計單位負責阜陽、淮南市界至杭州段(其中跨長江大橋段約5km為大橋院設計)勘察設計工作,設計范圍線路全長523.08km,建筑長度339.71km。勘測范圍推薦線路自設計起點基本沿合淮阜高速公路北側走行,在鳳臺縣以南9km設鳳臺南站、在淮南市山南新區設淮南南站,沿合蚌客專引入合肥樞紐合肥站,同時溝通在建的
合肥南站。出合肥站后,利用既有線經肥東站取直至在建合福鐵路的巢湖東站,在既有蕪湖鐵路長江大橋上游3.5km
弋磯山越長江引入蕪湖站、弋江站,引入灣沚南站和宣城站,在廣德縣長途汽車站以南1km設廣德南站,而后引入已建成寧杭高鐵湖州站,再利用寧杭高鐵引入杭州東站。其中安徽境內設蘆廟、亳州南、古城集、太和東(三堂集)、阜陽西、潁上北、鳳臺南、壽縣、淮南南、水家湖、合肥北城、合肥、肥東、巢湖東、含山西、蕪湖北、蕪湖、弋江、灣沚南、宣城、郎溪、廣德南。
規劃
以下內容摘自《國家鐵路"十二五"發展規劃》原文:
"十二五"期間,基本建成快速鐵路網,發展高速鐵路,推進區際干線、煤運通道、西部鐵路等建設,完善路網布局,加快形成發達完善鐵路網
。
發展高速鐵路,基本建成快速鐵路網
建設"四縱四橫"高速鐵路。貫通北京至哈爾濱(大連)、北京至上海、上海至深圳、北京至深圳及徐州至蘭州、上海至成都等"四縱四橫"高速鐵路。
有序建設快速鐵路。
建設北京至呼和浩特、大同至西安、西安至成都、成都經貴陽至廣州、合肥至蚌埠、合肥至福州、南京至杭州、商丘至杭州、吉林至琿春、沈陽至丹東、哈爾濱至齊齊哈爾、哈爾濱至佳木斯、武漢至九江、鄭州至萬州等快速鐵路,進一步擴大快速鐵路網覆蓋面。
技術標準
主要技術標準:
鐵路等級客運專線;正線數目雙線;速度目標值350km/h;最小曲線半徑4000m,最大坡度20‰;牽引種類電力;列車類型電動車組;到發線有效長度650m;最小行車間隔3min;列車運行控制方式自動控制;行車指揮方式調度集中。
走向
商杭高速鐵路起自河南商丘,沿線經安徽
亳州、阜陽、淮南、合肥、蕪湖、宣城,下行接浙江湖州,終至杭州,其中湖州至杭州段利用已建成的寧杭客運專線,預留適時分線條件;線路全長770.25公里,項目建筑長度586.87公里,預估算項目總投資919.7億元。
全線新設26個車站,其中商丘、合肥及杭州三個高鐵站為客運樞紐站,其中合肥北城站至合肥站段23.62km為合蚌客專在建工程,合肥站至肥東站段19.95km利用既有線,蕪湖至宣城段70.69km為已立項皖贛新雙線工程,湖州至杭州段69.12km為在建寧杭客專工程,本項目建筑長度為586.87km,包括商丘至合肥段358.10km、肥東至蕪湖段104.78km、宣城至湖州段123.99km,橋隧比72.3。
車站
商杭高鐵全線設車站28個
,其中新建車站15個,分別是商丘新區、蘆廟、亳州南、古城集、太和東、阜陽西、潁上北、鳳臺南、壽縣、淮南南、含山西、蕪湖北、郎溪、廣德南、安吉;改擴建既有及在建車站5個,分別是商丘、水家湖、肥東、巢湖東、湖州;利用既有及在建車站8個,分別是合肥北城、合肥、蕪湖、弋江、灣沚南、宣城、德清、杭州東。
編輯本段 進展
前期
2008年9月17日《鐵道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加快安徽鐵路發展戰略合作會議紀要》精神,鐵道部、安徽省將合資建設商杭客運專線。
2009年10月19日,鐵道部正式印發了《關于委托開展商丘至阜陽至杭州鐵路預可研方案競選工作的函》(計長函〔2009〕277號),確定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為商丘至阜陽至杭州鐵路預可研方案競選單位,標志著商丘至阜陽至杭州鐵路前期工作正式啟動。按鐵道部統一安排,2010年1月20日前完成競選文件交驗,1月底前完成方案競選工作。
2010年6月24日,新建商丘至阜陽至杭州鐵路預可研審查會在京召開,為河南、
安徽、浙江三省和鐵道部向國家發改委提交項目建議書打下基礎。預計商阜杭鐵路將于2011年開工,2015年竣工。
2010年11月22日至23日,新建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鐵路項目建議書評估會在北京舉行。
2010年12月23日,商阜杭客專線路走向搜集資料選址工作會召開,召集沿線縣區為鐵路選址提供服務。
2010年12月24日,商杭客運專線商丘段現場勘測開始,對項目初測方案進行研究,確定先期開工的線路走向及站址選擇。
預可研
2011年3月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正在編制可研報告。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已完成阜陽、
亳州段初測工作。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已將項目建議書評估報告報送國家發改委。
立項
商杭高鐵列入鐵道部2012年勘察設計計劃,從安徽省鐵路辦獲悉,按照"保在建、上必須、重配套",科學有序推進鐵路建設的原則,在鐵道部嚴格控制"十二五"項目前期工作節奏的情況下,省發改委切實加強與鐵道部的銜接溝通。特別是詹夏來常務副省長高度重視,幾次親自帶隊與鐵道部進行協商,經不懈努力,商丘-合肥-杭州高鐵被批準列入2012年鐵道部鐵路勘察設計計劃,下達前期工作任務。各項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項目建議書獲批復
2013年10月10日,國家發改委以"發改基礎【2013】1991號"文正式批復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鐵路項目建議書。本項目為客運專線,起自河南商丘,經安徽省亳州、阜陽、淮南、合肥、蕪湖、宣城,浙江省湖州至杭州,正線長770公里,其中:新建線路長度587公里,利用既有或規劃擴能鐵路173公里。蕪湖長江大橋采用公鐵合建方案。項目估算投資842.5億元。
可研
2015年3月, 國家發改委下達了《關于新建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這標志著商合杭高鐵前期工作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項目預計年內啟動建設。
編輯本段 項目建設
預計開工
全國鐵路今年總投資8000億元,有64個新開工項目
杭黃鐵路、商合杭高鐵今年(2014年)要開工
日前,鐵路總公司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會議透露,2014年鐵路投資總額提至8000億元水平,新開工項目也由年初計劃44個提至64個,而這64個新項目初步涉及的總招標額達13538億元。據了解,上海鐵路局的招標額為2394億元,涉及杭黃、滬通、商合杭等新開工鐵路項目。
而在年初,鐵路固定資產計劃總投資額僅為7000億元;4月8日,增至7200億元。而如今8000億元的總投資已逼近前鐵道部在2010年的極值8426.52億元。
新開工項目也是變中有增。在64個新開工項目中,與年初原計劃44個項目相比,多出了20個新項目,這部分新項目原本并不在今年(2014年)開工計劃之列。
商丘-合肥-杭州鐵路(即商合杭高鐵)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后,原本是計劃年內完成可研報告報批和初步設計,預計最快明年動工建設。但如今,商合杭已列入今年(2014年)開工項目中,分配到的投資額度為710億元。
杭黃鐵路有望年內動工的消息,本報也曾做過相關報道。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原本計劃明年動工的商合杭高鐵,也搭上了鐵路投資總額提升的"順風車",使一直期盼這條"華東第二通道"的沿線百姓成為受益者。
2.1建設地點和規模、工期
新建 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鐵路是國家快速鐵路網的組成部分,是溝通中原地區、安徽省與長三角地區的快速客運通道,線路起自河南商丘,經安徽省毫州、阜陽、淮南、六安、合肥、馬鞍山、蕪湖和宣城,浙江省湖州、杭州共11座城市。正線全長793.7KM,共中:新建線路長度614.1KM,河南省境內46.8KM、安徽省境內516.4KM、浙江省境內50.9KM。利用既有或規劃擴能鐵路179.6KM。全線新設車站27座,采用公鐵合建方案建設蕪湖長江大橋。
預計2015年開工建設
記者(2015年3月)12日從上海鐵路局獲悉,今年長三角鐵路建設全年計劃完成建設投資559億元,確保6個項目開通和12個項目開工建設,開通運營里程超過1200公里。
12個開工建設的項目分別是,商合杭(商丘-合肥-杭州)、鄭合(鄭州-合肥)、徐宿淮鹽(徐州-宿遷-淮安-鹽城)、合安九(合肥-安慶-九江)、金臺(金華-臺州)、蕪湖至杭州電化、皖贛電化、寧蕪銅(南京-蕪湖-銅陵)鐵路電化、阜陽北站擴能、金華東站擴能、連云至連云港東增建二線、新建南京堯化門貨場等。
蕪湖長江公鐵大橋破土動工
(2014年)12月28日,商合杭鐵路(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鐵路)蕪湖長江公鐵大橋破土動工,這也就意味著商合杭鐵路正式拉開了建設大幕。
商合杭鐵路在蕪湖跨越長江,蕪湖長江公鐵大橋是該線路的控制性工程。據了解,蕪湖長江公鐵大橋位于已建蕪湖長江大橋上游3.5公里蕪湖市弋磯山附近,全長5.4公里,同時搭載蕪湖市市域軌道交通1號線與8車道城市主干道過江,是集客運專線、市域軌道交通、城市主干道路于一體的公鐵合建橋梁。
通車時間
商合杭高鐵2013年10月10日項目建議書獲得批準,正在籌備建設工作,
預計最快2019年建成通車。
編輯本段 車站設置
省份車站名稱(按自北向南排序)
河南省商丘站、
商丘新區站安徽省
蘆廟站、
亳州南站、古城集站、
太和東站、
阜陽西站、
潁上北站、
鳳臺南站、
壽縣站、
淮南南站、
巢湖北站、
含山西站、無為東站、
蕪湖北站、
郎溪站、
廣德站、
水家湖站、
肥東站、
巢湖東站、
合肥北城站、
合肥西站、
合肥站、蕪湖站、
弋江站、
灣沚南站、宣城站
浙江省
安吉站、
湖州站、
德清站、
杭州西站編輯本段 建設意義
商杭高速鐵路是解決華東第一通道
商丘高鐵站連
接鄭徐高鐵(徐蘭高速鐵路東段)、中端連接京滬高速鐵路、下行將與長三角寧杭、滬杭甬客運專線形成互通。商杭高鐵的建設有利于加快商丘乃至中原地區實現與滬寧杭發達地區交通的"無縫對接",加快把商丘建設成為內陸開放高地和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橋頭堡,促使中原經濟區更深的融入沿海經濟開放體系。
商杭客運專線是浙江和皖
中南地區至川渝鄂的一條重要客運通道。該鐵路在功能上是以中長途客流為主,兼顧長三角和安徽省內城際的客運專線,對于完善區域快速客運網絡,發揮
長三角地區經濟輻射和帶動作用,推動中西部互聯互補,實現
杭州、合肥、商丘這三座城市,在不久的將來,將通過一條客運專線連接。這條專線,合稱商合杭客運專線,又叫商合杭高鐵。這條高鐵開通后,杭州至合肥,將由4小時縮短至2個小時;杭州至商丘,則由11小時縮短至4個小時。今后從人口密集的中原地區,到經濟發達的滬寧杭三角地區,坐高鐵一天就能打來回。
有人說以京滬高鐵為代表的鐵路線是"華東第一通道",而商合杭高鐵,則代表著"華東第二通道"。今后,杭州人去中原城市,可以繞開繁忙的京滬高鐵,利用距離更短的商合杭高鐵,徑直出發。除了連接杭州、合肥、商丘三城以外,商合杭高鐵北端在商丘連接正在建設中的鄭徐(徐州-鄭州)高鐵,中端在合肥連接規劃中的京福(北京-福州)高鐵,南端連接滬杭高鐵、京滬高鐵、寧杭高鐵。也就是說,通過商合杭高鐵,還可以融入更為廣闊的全國高鐵網,更快到達更多目的地。比如,到鄭州,通過商合杭高鐵轉徐鄭高鐵,時間將由15小時縮短至5個小時;到西安,通過商合杭高鐵轉鄭徐高鐵,再轉鄭西高鐵,時間將由20小時縮短至7個小時。
腹地的快速通道。另一方面,杭州前往合肥將無需再繞行南京,對于往返杭州合肥兩地的旅客來說,其意義相當于寧杭高鐵解決了往返兩地繞行上海的問題。同時,隨著河南鄭州至安徽合肥的鄭合高鐵前期工作的積極推進,未來從杭州出發,經合肥到達鄭州也將可能實現,而多條高等級鐵路在鄭州交會,從鄭州出發前往中原任一省會城市基本都在2小時內,這也將為杭州人游中原帶來便利。
早在2008年,商合杭客運專線的建設就提上了日程,但此后因為各種原因擱置了5年。根據浙江省發改委網站發布的消息,國務院公布國家"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商合杭客運專線作為國家區際交通網絡重點工程(快速鐵路)之一,被正式列入這項規劃。這條高鐵建設的前期工作日程已經非常明確:2013年7月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簡稱可研)編制,9月份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