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細簽合同: 仔細閱讀合同, 不要怕麻煩,不是很長的. 重點是要看旅行社口頭承諾的那些服務是否都在合同上得到文字性的確認. 以免將來發生問題,旅行社不承認,而客人又口說無憑.而且要問明當地是否有進店購物,進幾次等等.
2,有時候旅行社標注的價格很便宜,這就要仔細閱讀行程, 查看哪的景點門票不包含, 哪個景點是沿途經過遠觀的,而根本不需要門票,當地酒店是否是星級酒店等等.
二: 購買旅游商品應保管好發票
如果在旅游定點購物店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該怎么辦?
游客可要求旅行社協助交涉解決;自購物之日起90日內,游客無法從購物店獲得解決或賠償的,組團社應先行賠償。如由導游擅自安排到非行程約定的商店購物,所購商品是假冒偽劣商品,導游或旅行社應賠償游客的全部損失;如由游客自行安排的購物,所購商品系假冒偽劣商品,由游客直接向當地有關部門反映、交涉,旅行社不承擔賠償責任。
游客在購物時應向商店索取有效發票,妥善保管。當所購商品出現質量問題時,方可作為投訴的有效憑據。
遇到旅游糾紛應理性維權
一旦遭遇旅游糾紛市民如何合理維權?
游客一定要考慮高峰時段、熱點景區和自然災害等可能導致的接待服務質量不保的客觀因素。如果在旅途中發現旅行社有服務質量問題,不要采取極端做法,如私自離團、中斷行程、強行滯留和現場索賠,而造成團隊滯留。這些做法其實是人為地擴大了糾紛,最終,旅游者不但無法實現其旅游目的,且給自身造成更大損失。
正確的做法是,游客可先與組團社的全陪、領隊或地接社導游多溝通。不能解決時,再與組團社聯系,要求妥善處理。要及時向他們反映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聽取旅行社的答復后再做決定。如果旅行社拒不接受意見,應注意搜集證據,待行程結束后再向旅行社交涉或向旅游等管理部門投訴,或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如果客觀條件允許,也可以當場向旅行社交涉要求采取補救措施,接受旅行社的合理補救措施,并繼續完成旅程。特別是對于非旅行社直接因素和因惡劣天氣、交通事故、道路堵塞等旅行社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旅行社違約,游客應給予適當的理解,并積極配合旅行社完成旅游活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