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男大避母,女大避父”。在現(xiàn)實生活中,因為男女性別的差異,多數(shù)家庭都能注意到“女大避父”,但是“母不避兒”的現(xiàn)象 ,還是不同程度存在。有些媽媽總覺得,兒子還小,跟媽媽親近很正常,沒那么多講究。殊不知,你的不講究,卻可能害了孩子。
9歲的小偉(化名)上小學三年級。原本,小偉是個讓父母省心的孩子。懂事,聽話,有禮貌,學習努力 ……幾乎所有的“好孩子”標簽,都可以在他身上找到。
可是,這學期,小偉突然像變了一個人 。上課不專心,回家也不認真寫作業(yè),成績退步了很多。最讓媽媽頭疼的,是兒子小小年紀,突然對女同學產(chǎn)生了興趣。老師已經(jīng)找媽媽好幾次了 ,說小偉騷擾女同學,又是塞紙條,又是說情話。好幾個家長都找到老師了。
前幾天,班主任老師打電話讓小偉的父母去一趟學校。原來這次更過分,小偉居然對同桌的女同學動手動腳,掀人家衣服,把女孩子嚇哭了。家長找到學校,要討個說法。
回家后,爸爸頭一次狠狠揍了小偉一頓,屁股都打青了。問他再敢不敢了,小偉噙著眼淚說,“不敢了”。
回過頭來,爸爸又憤憤地指責媽媽:“我早就說過吧?孩子早晚會被你害了!”
原來,因為就這么一個孩子,小偉的媽媽對兒子寵得不行。兒子從生下來開始,就一直跟媽媽睡。上學前,每晚睡覺前都要媽媽抱著講會故事,才能睡著 。
爸爸說過幾次:“兒子這么戀你,也不是好事 。這么大,應該分床了。”
每次小偉媽媽都說:“他才多大啊,就分床?再說兒子跟媽親 ,不很正常嗎?”
今年春節(jié)期間,有一次媽媽換衣服時,發(fā)現(xiàn)兒子盯著看。她笑著打了他一下,“看什么看?從小吃媽媽奶長大的,沒見過啊?”
晚上 ,兒子睡覺前突然纏著媽媽說,他不記得小時候吃奶的事了,想再試試 。媽媽不答應 ,他就撒嬌地摟著媽媽胳膊反復請求 。媽媽一心軟 ,便答應了,說就這一次。
從那,兒子真的再也沒提這事。
有一次,媽媽把這事當笑話,跟爸爸說起來。爸爸當時就火了,說:“自古男大避母,你這樣母不避兒,會毀了兒子。”
媽媽當時很不為為然。想不到,自己的做法 ,居然真的導致各方面都很優(yōu)秀的兒子,心理上性早熟,做出與年齡極不相稱的行為。
孩子小,懂啥?和媽媽親不是好事嗎?
很多媽媽認為,兒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沒有什么可避諱的。尤其在他小的時候,和媽媽親是好事,這樣長大了也和媽媽關(guān)系親密。再說了,他那么小,懂什么?所以,平日在行為上也不怎么注意回避兒子。
有些粗心的媽媽,就像小偉媽媽一樣,會當著兒子的面換衣服 ,甚至帶兒子一起洗澡。殊不知,現(xiàn)在的孩子普遍早熟,而媽媽這些不經(jīng)意的行為,無形中對孩子的性意識又起了“催熟”的作用。
其實,正常情況下,男孩3歲就有了性意識 。即使父母不說,他們也會觀察到男女人體的差異。所以說,認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 ,不用避諱的媽媽,是大錯特錯了。
男孩最好4歲就要和媽媽分床睡
有的父母在孩子一出生,就和大人分開睡。這樣最好。但是也有很多媽媽,為了照顧方便,在孩子小時,都是和大人一起睡。如果是這樣,等孩子大一大,就要果斷分床。男孩最好不要超過4歲。
如果男孩4歲了還和媽媽一起睡 ,除了導致其獨立性不行,過于依賴媽媽,還可能造成性心理的早熟,做出與年齡不相符的行為。那時候父母悔之晚矣。
“男大避母”不等于性教育的缺失
兒子大了,媽媽要注意避諱,不等于孩子性教育的缺失。父母要掌握教育的技巧,適時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性別觀念和性教育。4歲時,就可以進行這方面的教育了 。孩子小,非常單純,也不會覺得尷尬,對知識接收得也快 。
如果等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才想起來進行性教育,恐怕就有些晚了。一是溝通起來困難,二是孩子比較敏感,會覺得尷尬,根本聽不進去。背地里卻因為好奇,自己從網(wǎng)上看一些不健康的信息 ,以致受到不良影響。
您對小偉媽媽的做法怎么看?您認為“男大避母”有無必要?歡迎留言交流。(圖片來自網(wǎng)絡,與內(nèi)容無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