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爸爸富爸爸》一書寫到:“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錢的知識,將來有其他人取代你。其他人是誰?也許是債主,也許是奸商,也許是警察,也許是騙子。”
和孩子談錢一直是家長們比較頭疼的事兒,有的家長認為“理財嘛,孩子長大自然就懂了”;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太小了,過早談錢不太合適,會讓孩子變得物質。
點擊加載圖片
也正是因為對金錢教育的缺失,造成很多孩子在看到想要的玩具時,不顧一切想要買下來,根本不管家里是否能承受,更不懂得父母賺錢的辛苦。
從小就與金錢打交道的“華爾街股神”巴菲特就深諳此道。在教育孩子時,巴菲特特意在家里安裝了一臺老虎機,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們學會珍惜金錢。
點擊加載圖片
巴菲特也沒有因為富裕的家庭就給孩子們富足的金錢,而是教孩子們如何投資生活。
有一次在媒體記者采訪時,有人問巴菲特:“您認為孩子幾歲時,父母可以跟他們將金錢和投資?”巴菲特回答道:
“有時父母會等到孩子十幾歲時才開始跟他們談論理財。實際上父母本可以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開始教他們理財。”
點擊加載圖片
為什么在幼兒園階段就要跟孩子談錢?
大多數家長都認為上幼兒園的孩子還太小,跟孩子談錢聽不懂又不會花,孩子長大自然而然就知道了。實際上,當孩子能數明白數時就有一定的金錢觀念了。
這時給孩子面額1元、5元、10元的錢,不僅能幫孩子了解金錢的價值,可以用來交換東西,還能迅速學會20以內的加減法。
點擊加載圖片
根據教育家蒙特梭利發現的兒童心理得知,3-6歲的孩子有很強烈的自我意識,如果孩子接觸不到金錢,一直由家長保管,他們就會認為“他不是我的”。結果就是孩子對金錢的管理沒有責任感,管錢是大人的事情,我只負責要錢。
因此,從幼兒園階段開始培養孩子的財富觀念,至關重要。
點擊加載圖片
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富觀念?
一、通過故事,讓孩子了解錢、錢的來源、交易等基本常識
美國人要求孩子3歲就能分辨硬幣和紙幣,培養“自己的錢”的意識。想要孩子擁有財富意識,首先就要教孩子一些關于金錢的基礎常識。3-6歲的孩子還處于認知世界的階段,枯燥的金錢知識對孩子來說就顯得很無趣。
點擊加載圖片
二、讓孩子自己規劃零用錢的使用
零花錢是孩子掌握理財的重要工具,父母不僅要給孩子零花錢,還要教孩子正確使用零花錢的方法。除了定期給零花錢之外,父母還要掌握給零花錢的金額。
給孩子零花錢時,可以先估算孩子有哪些必需的項目,比如零花錢、文具、其它雜費等等。把這些金額加起來,再多出20%,就是孩子的零花錢。多出的這20%就是孩子自己決定怎么花、或者儲蓄的錢。
點擊加載圖片
三、帶孩子去購物
出門購物時,讓孩子參與到購物的過程中。比如在去超市之前,可以列一張購物清單,讓孩子清楚的知道我們這次出門需要購買哪些物品,還有哪些物品不在計劃之內。這樣就可以教孩子有計劃的用錢,克制孩子胡亂消費,或者買玩具。
點擊加載圖片
在購買物品時,讓孩子留意物品的價格。提前制定好規則,告訴孩子如何看質量和價值,在挑選物品時清晰地告訴孩子,幾次后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貨比三家。
點擊加載圖片
四、給孩子設置消費底線
什么是消費底線?比如孩子想買一個玩具,這個玩具的價錢是500元,但我們的消費水平只能接受100元左右的玩具,這個100元就是我們的消費底線。
在消費時,我們要清楚的告訴孩子,媽媽只能接受100元以內的玩具,讓孩子知道有節制、合理的花錢;并告訴孩子什么是必需的,什么是合理的。
點擊加載圖片
教育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錢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孩子沒有金錢觀念,長大就會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更不懂得理財。幫孩子樹立正確的財富觀念,盡早教會孩子理財,才是給孩子最大的財富。
點擊加載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