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與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許多高血壓、心腦血管病患者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較正常顯著增高,且伴有脂質代謝紊亂。因此,積極防治高脂血癥,對于防治心腦血管病至關重要。日前,記者采訪了衛生部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教授,請他講一講該如何預防高脂血癥的知識。
血脂異常是怎么回事?
胡教授回答,血脂是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酯和類脂的總稱。其中對心腦血管疾病意義較大的是膽固醇和甘油三酯。
膽固醇是一種軟的脂肪樣的物質,存在于血液及身體所有的細胞中,是構成細胞膜和一些激素的重要成分,機體組織的許多重要功能都離不開膽固醇。身體通常每天可自己生產1000毫克的膽固醇,多數在肝臟生產,另有100~500毫克是從食物中直接獲取。雖然膽固醇是健康機體的組成部分,但是如果血液中膽固醇過多的話,那就成為一個嚴重問題,因為它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元兇之一。
膽固醇從血液中移動到細胞中,需要有特殊的載體,稱為脂蛋白。人體內有許多種脂蛋白,有兩種人們應該了解,就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
每一個年齡在20歲以上的人,都應了解自己的血脂水平,正常人應該每5年檢查一次。血脂的檢查項目最好能包含以下內容: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及甘油三酯4個項目。如果不能測4個項目,至少要測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于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或有其他危險因素如高血壓、吸煙等,那就需要更加頻繁地檢測血脂。
血脂多高算是異常?
胡教授提示:
⑴沒有糖尿病,只有1個或沒有危險因素,那么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小于160毫克/分升。
⑵如果沒有冠心病及其他血管性疾病,沒有糖尿病,只有2個或以上的危險因素,那么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小于130毫克/分升或小于100毫克/分升。
⑶如果有冠心病、其他血管疾病和(或)糖尿病,那么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小于100毫克/分升。最為重要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越低,你患冠心病的風險就越低。如果你需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那么醫生會開一個適合你的“治療性的生活方式改變”處方。如果經過生活方式的改變不能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到滿意水平,那就要接受藥物治療。藥物配合飲食控制和運動,一般可將血脂降到滿意水平。
在年輕人(男性20~35歲,女性20~45歲),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大于130毫克/分升,就應該進行強化生活方式的改變。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大于190毫克/分升,應考慮接受藥物治療。高密度脂蛋白(HDL)攜帶血液中1/4~1/3的膽固醇。一些專家認為,高密度脂蛋白可將膽固醇從動脈帶到肝臟,從而減輕脂質在動脈壁的沉積。此外高密度脂蛋白還能將過多的膽固醇從動脈粥樣斑塊中移走。因此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越高,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機會就越少。如果高密度脂蛋白大于60毫克/分升,被 具有抵御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作用。相反,如果高密度脂蛋白小于40毫克/分升,那么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將顯著增加。有一些方法可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戒煙、保持合適的體重、每日活動30~60分鐘等。高甘油三酯血癥的患者往往伴有低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孕激素、類固醇及雄激素有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作用。雌激素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在生活中,應采取哪些預防措施?
胡教授介紹說,健康的飲食建議,對血脂異常患者會有幫助:
⑴多吃蔬菜和水果。
⑵多吃谷類食物,包括粗糧。
⑶每周應至少吃2次魚。
⑷可食用無脂或低脂奶制品、豆制品、去皮的禽肉、瘦豬肉。
⑸應該保持一定量的活動,以消耗體內過多的熱量。要減輕體重,需要使每日消耗的熱量多于攝入的熱量,運動是最好的方法。
⑹限制高熱量、低營養食物的攝入,這包括許多添加糖的食品和飲料。
⑺限制高飽和脂肪酸、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例如全脂奶粉制品、肥肉、蛋黃等,均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酸或膽固醇。
⑻每日食鹽攝入量應小于6克。
⑼限制酒的攝入,每日純酒精攝入不應超過25克。
對于許多血脂異常的患者來說,光靠飲食控制和體育鍛煉,血脂水平還不能達到滿意的程度,需要進行藥物治療。最近心臟病學專家正在驗證一個解讀心臟保護的假說,認為心臟保護可能沒有統一固定的目標膽固醇水平,而應綜合考慮病人具有的危險水平;應當干預的是危險水平,而不是單一的血脂水平。
摘自《醫藥養生保健報》 2010.08.23 曹玉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