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知道,血壓中的舒張壓過低,也是引起癡呆的一種危險因素,不過這種危險因素卻是可防、可控的。
隨著年齡的增加,老人血壓會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調查顯示,在高血壓人群中,小于55歲單純收縮期高血壓者占24%,大于75歲占到了69%;單純舒張壓增高,小于55歲者占36%,大于75歲者可能只占3.1%。
由數據可以看出,老年高血壓有其特殊性,即收縮壓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不斷增高,而舒張壓會隨著年齡增加變得正常甚至偏低,這是老年人血壓的一個特點。這主要是因為老人的血管壁硬化,當心臟舒張的時候,動脈因為僵硬而回縮減弱,造成舒張壓低。血液不能及時地回輸,會造成大腦皮質持續缺血缺氧,參與認知功能部位的神經元壞死,逐漸出現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失眠、耳鳴、記憶力減退等癥狀。因為這些癥狀不典型,常常被老人所忽視。
舒張壓的理想值是小于80毫米汞柱,對于老人來說,舒張壓不能低于70毫米汞柱。70毫米汞柱是警戒線,60毫米汞柱是危險線。研究發現,如果舒張壓升高10毫米汞柱,癡呆的發生率會降低13%;如果舒張壓降低10毫米汞柱,智力將會下降34%。
因此,對于舒張壓過低(低于60毫米汞柱),而收縮壓高的老人來說,還是應該進行積極的治療,比如,選擇具有改善大動脈彈性的降壓藥物(硝酸酯類、鈣拮抗劑等)。
而對于收縮壓正常,舒張壓偏低的老人來說,如果沒有特別的癥狀出現,可以無須藥物治療,平時應該加強體育鍛煉,比如跑步、游泳、滑冰、爬山、打太極拳等等。運動可促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兒茶酚胺分泌增多,改善周身的血液循環狀況,同時也可使血壓逐漸恢復到正常水平。
另外,長期處于緊張狀態,能使機體免疫力下降,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血壓下降。因此,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消除緊張情緒,也是提高舒張壓的有效方法。
飲食上應該多吃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雞、兔、魚、蛋、奶等,也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益氣補血的中藥,如黨參、黃芪、當歸、大棗、麥冬、桂圓、五味子等。
摘自《醫藥養生保健報》 2012.11.12 劉曉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