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開普勒望遠鏡在EPIC 201367065恒星系統中發現三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可能存在液態水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宇航局開普勒望遠鏡開啟K2任務后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科學家在距離地球大約150光年的距離上發現了三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其中最外層的行星軌道位于恒星周圍的可居住帶上,如果該行星擁有適宜的大氣,那么就有可能存在合適的地表溫度,支持水呈現液態。對此,美國宇航局動用了哈勃太空望遠鏡對這三顆行星進行進一步觀測,確定其大氣成分和大氣層的厚度,判斷這些行星上是否存在水和生命。
這三顆系外行星位于一個被命名為EPIC 201367065的恒星系統中,該恒星是一顆紅矮星,其質量和大小都只有太陽的一半左右,這也決定了該系統可居住帶的半徑。由于紅矮星對外輻射的能量偏弱,因此可居住帶的半徑會小很多,這三顆系外行星距離其主恒星的距離是非常近的。該天體系統距離我們只有150光年,屬于距離太陽系較近的恒星系統,它們相對于其他遙遠的恒星系統會顯得更加明亮一些,這樣科學家就可以通過光譜分析確定行星大氣成分和生命信號。
負責本項研究的科學家伊恩·克羅斯菲爾德來自亞利桑那大學,他認為地球上的生命之所以能夠茁壯成長,最關鍵的因素在于地球擁有大氣,即便是由氮氣和氧氣構成的稀薄大氣也可以滿足生命的存在。但開普勒望遠鏡之前所發現的系外行星基本都擁有厚厚的大氣,比如富含氫的大氣,這些氣態行星幾乎不可能具有生命。進一步觀測表明,這三顆行星的大小相當于地球的2.1、1.7以及1.5倍,其中最外層軌道的類地行星質量為地球的1.5倍,科學家認為這顆行星上有可能存在液態水。
夏威夷大學的天文學家安德魯·霍華德認為盡管許多天文學家都猜想新發現的系外行星與地球類似,但之前我們所發現的系外行星幾乎都不適合生命存在。在過去的一年內,我們陸續發現了更多大小接近地球的行星,如果它們處于可居住帶上的話,表面溫度就有可能支持液態水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