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客我靜,名利使人忙”,經典的佛門禪語時刻警示著迷途中的人。
佛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對于這個浮躁的社會來說,能靜心寡欲,能安靜的回歸自己,尤為重要。
“無念則靜,靜則通神”,靜能養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古往今來,凡圣人賢哲,立德立業者無不以靜為修,從靜入手。若不能靜,便難成大器。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了就聰慧清醒。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萬法唯心造,心靜則一切皆靜。
禪如一朵花,禪語心頭,開在心間,則豁然開朗。
做人,何妨像一朵花,多給人一些欣賞、一些芬芳、一些氣質、一些美感。怕的是做人像一根刺,逢人傷人,遇事害事。修道者要做靈山會上的那一朵花,給人喜悅。禪,就是一朵花,喜悅芬芳。
禪語心頭,不會與世具爭;不會心煩意亂,不會邪念萌生,不會偽善做人,不會善惡不分,不會忘乎所以,不會……
禪語行頭,可以慈悲為懷,可以大千世界,可以云游四海,可以破迷開悟,可以善始善終,可以普度眾生,可以峰回路轉,可以……
禪語口頭,可以戒驕戒躁,可以海納百川,可以心若止水,可以靜心積德,可以化險為夷,可以扭轉乾坤,可以大智揮弘,可以滿眼豐盈,可以……
“不言即禪,不語即佛”禪到深處,是無禪。情到深處,是無情。悟到極處,是沒悟。悟與不悟,只在一心。不語有禪機,不言最深情,心到勝過萬語千言
暮鼓晨鐘,聲聲入耳,看不穿塵世滄桑,怎能修得心智?經聲佛號,走不出欲望的牢籠,又如何能修成心之菩提?淡行于塵,性行至善至美,心懷感恩之思,靜則不亂,修心為城,摒棄污垢,靜守無所求....
安靜于塵,沐一段清淺的光陰,方能修為無欲無求,無念無嗔,向佛心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