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話題太大,也是我感興趣的,但是水平太淺,所以只敢關注,不敢回答。
但是看到排名一二的兩個答案,實在是忍不住吐槽了,僅針對觀點。
第一個答案完全是抖機靈嘛,為何中國現在有這種身份認同,別的文明沒有?根本是拿結果當原因嘛
第二個答案簡直無法直視,“羅馬的尸體上長出了歐洲”,愛清潔愛工程的羅馬人一點也不想長出不愛洗澡臭烘烘下水道都修不好生個痔瘡醫生只會讓你蹲在花崗巖上讓你冥想冥想你妹呀我坐在石頭上只想磨痔瘡啊啊啊的歐洲好嗎,羅馬的毀滅是文明國家的悲劇好嗎,那是蠻族入侵了好嗎,除了東羅馬簡直墮落到不能直視,為什么文藝復興,因為中世紀歐洲太黑了好嗎,不宗教改革行嗎,提個日心說就要被燒死,古希臘和中國早都有雛形了好嗎你們動不動燒人好嗎?
吐完槽,才想起來還要答題。不答題也不好,實在才疏學淺,趕鴨子上架試著答一下吧。
-------------------------------------------------------------------------------------------------------------------------
為什么中國自秦以來延續千年,我覺得大致如下:
一、能生。炎黃子孫作為主體民族生殖能力太強了,幾次人口巔峰動輒五六千萬簡直在古代是巨無霸一樣的存在,有人可能反駁羅馬人口也不少,這個我手頭沒有數據,沒有書,憑記憶回答一下,羅馬有次一個元老提議,要求羅馬公民和奴隸在服飾上加以區別,以示對公民的尊重,這個議案立刻被否決,理由是“如果讓奴隸和公民區分開,奴隸會立刻知道自己有多強大”。羅馬自建立起就是一個小民族,靠著不斷征服和懷柔,加上比較開放的公民權,滾雪球擴大,但是其主體比一般民族而言不算小,但是跟漢民族比只能是小巫見大巫,漢民族簡直是個怪胎。
羅馬帝國的衰亡是伴隨著生育率下降的,也許是羅馬男人太愛喜熱水澡,導致精子成活率下降(男人注意了,少泡熱水),也許是羅馬人太喜歡愛愛,性病流行,總之生育率就是下降了。而同時代的漢人幾乎不存在這個問題,直到今天,我們被黨教育多年的父母還是信奉多子多福,很多妹子都很困擾,我前撅后翹,大好青春年華才剛剛開始,怎么在別人眼里就成育齡期婦女了?扯遠了,總之同樣是蠻族入侵,每個統治中原的異族都有恐懼感,對于中國必須采取一定的懷柔政策,對羅馬則不必。
二、根性。中國人現在有個習慣,動不動就反思自己,動不動就找找自己劣根性。我也總結一下中國的根性,由于不知道是優是劣,暫以根性名之。
中國這個文明很奇怪,論古不是最早,但是一出現就很早熟,很現實。比較一下早期的神話,同樣是遭遇洪水,人家都是坐上方舟逃命,你偏要大禹治水,你說你是不是逗逼,人家的神動不動就鬧點脾氣,弄點災難,你是咋干的,有隕石,你補天,有旱災,你射日,你這是神經病吧,太陽也是神好嗎,神話不是這么玩的。神話雖然虛無縹緲,但大致可以反映一些民族的性格問題。中國就這么奇葩,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命運給我什么,我就接受什么,有極強的抗壓能力。
三、地理。中國文明從地理而言,大而化之,有兩大特征,一個是治水文明,一個是緊鄰世界最大的游牧中心。無論你是異族還是神族,一旦你進駐中原,你都要面對總是鬧災的黃河,還有草原上不懷好意的目光,這就使得中國的政權具有很大的向心性,包容性,也使得中央集權成為唯一的選擇。這就是為什么秦代以后中國歷代有很大相似性,自然也有更多認同的基礎。
四、文字。這里要感謝秦始皇,“書同文”是個偉大的成就,同時也要感謝象形文字,即使今天中國人從廣東到東北,單從口音而言,說是雞同鴨講也不為過,但是有了漢字基礎,交流不成問題。這在古代簡直是大殺器,對于文化的傳承,不同地域的文化認同,其意義怎么夸張都不過分。
五、史學傳統。這又是中國獨有的傳統,沒有一個民族像這樣,把自己的傳統看得如此重要,以至于達到了“欲亡其國,必先滅其史”,即使是殺頭,即使是割雞雞,良史始終不絕于書。所以每一個新朝建立,都要為前朝修史,即使是元清也不例外,這等于變相承認了朝代間的傳承關系。
吾祖生于斯,吾父生于斯,我們有著他們的血脈,如果用一個特點概括我們,我想應該是:
種性強韌。所以我們可以延續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