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要馬兒跑……
讀《韓詩外傳》第二卷·十一
(峻岫)
(原文)
傳曰:孔子云:“美哉!顏無父之御也。馬知后有輿而輕之,知上有人而愛之,馬親其正,而愛其事,如使馬能言,彼將必曰:‘樂哉!今日之騶也。’至于顏淪少衰矣,馬知后有輿而輕之,知上有人而敬之,馬親其正,而敬其事。如使馬能言,彼將必曰:‘騶來!其人之使我也。’至于顏夷而衰矣,馬知后有輿而重之,知上有人而畏之,馬親其正,而畏其事,如使馬能言,彼將必曰:‘騶來!騶來!女不騶,彼將殺女。”故御馬有法矣,御民有道矣,法得則馬和而歡,道得則民安而集。《詩》曰:‘執轡如組,兩驂如舞。’此之謂也。”
古語載,孔子曾夸獎一個叫顏無父的馭手,說他很能干,很會駕車。孔子說到:“馬知后有輿而輕之,知上有人而愛之,馬親其正,而愛其事。”因為顏無父愛馬,馬知道后,駕起車來感到很輕松,很愉快,所以很喜歡拉車。“如使馬能言,彼將必曰:‘樂哉!今日之騶也。”如果馬會說話,它一定會說:今天真快樂呀!我要好好跑。“至于顏淪少衰矣,馬知后有輿而輕之,知上有人而敬之,馬親其正,而敬其事。”換了顏淪做馭手的時候,他對馬就差一點了。馬還是輕松地跑著,一邊跑,心里一邊想,他對待我還是不錯的,好好跑吧!“如使馬能言,彼將必曰:‘騶來!其人之使我也。’”如果馬會說話,它一定說:必須快跑啊,那個駕車人不停地揮動鞭子,驅趕我呢。“至于顏夷而衰矣,馬知后有輿而重之,知上有人而畏之。馬親其正,而畏其事。如使馬能言,彼將必曰:‘騶來!騶來!女不騶,彼將殺女。”換了一個叫顏夷的人做馭手,他對馬的態度就更差了。馬拉車,感覺很沉重。馭手不停地揮著鞭子,吆喝著,嚇唬著。馬拉著車跑著,非常害怕。馬如果能說話,它一定說:快跑啊!快跑啊!他叫你快跑,你就快跑,不然他會殺了你。“故御馬有法矣,御民有道矣;法得則馬和而歡,道得則民安而集。”駕馭馬車,有其“道”,這“道”就是:待要馬兒好,還要馬兒吃好草;待要馬兒好,還要對馬兒好。馭手好好對待馬,馬會好好拉車。騎手好好對待馬,馬不但會好好跑,還會親近人,甚至到關鍵時候還能救你一命。治理百姓,也有其“道”,這“道”就是愛民,親民,為民。老百性不是馬,老百姓是父母,對待父母要恭順孝敬,盡心竭力,全心全意。《詩經》有句話說:“執轡如組,兩驂如舞。”意思是遇到好馭手,馬駕車就像在跳舞一樣地輕松愉快。過去有兩個詞,一個叫做“馭民”,一個叫做“牧民”,這兩個詞不好,非常不好,所以淘汰了,死了,不能用了。民不是你來御的,也不用來“牧”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老百姓就是天!(署名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