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Gu)姓出自己姓,為夏朝時昆吾氏之后,以國名為氏。夏朝時,昆吾氏有子孫被封于顧國(今河南省范縣東南),世稱顧伯,是夏的重要同盟國之一。夏末顧國被商湯攻滅,散居各地的顧伯子孫便以國名為姓,稱為顧氏。得姓始祖:顧搖。為越王勾踐七代孫。曾擔任過分布在今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地區的閩越首領,因助漢滅項有功,于漢惠帝三年受封為東海王。后來搖封自己的兒子為顧余侯,子孫留居會稽,其支庶子孫以封爵為氏,稱顧姓。
武陵延世澤;
文獻振家聲。
——此聯典出顧姓的源流和郡望。
高楣共仰會稽郡;
名族相承三絕堂;
——全聯典出顧姓的郡望、名堂。
長庚才藝精三絕;
吳縣詩風列四家。
——上聯典指東晉畫家顧愷之,字長庚。工詩賦,書法,尤精繪畫。多作人物肖像,注重點晴。其《論畫》等書中論點,對中國畫的發展影響很大。有“才絕、畫絕、癡絕”之稱。下聯典指明代文學家、刑部尚書顧嫾。少有才名,以詩風調勝,與同里陳沂、王韋號為“金陵三俊”。后寶應、朱應登起,時稱“四大家”。有《息園詩文稿》等。
傳經耆碩,禮崇文偉;
家號麒麟,聲蔚豫章。
——上聯典指東漢尚書令顧綜,字文偉。明帝曾行三代(指夏、商、周)之禮,引為三老(古代為表尊老人,設三老五更各一人,都是年老、經驗豐富的退休官員,皇帝把他們當做父兄奉養)。下聯典指三國時吳國豫章太守顧邵,為官以善為教,在任五年,社會風氣為之一新。
維鈞繪畫思故里;
炎武治經開樸風。
——上聯典指顧維鈞:國民黨政府時期外交家。1919年參加巴黎和會,據理力爭,使日方歸還中國山東半島主權。他總不忘故鄉的情結,繪畫后落款常寫“亭林顧氏”。下聯典指清代思想家顧炎武。晚年治經開清代樸學風氣,對后來考據學中的吳派、皖派都有影響。有《日知錄》等。
附:
鶴從珠樹舞;
鳳向玉階飛。
——此聯為明末清初思想家、學者顧炎武撰題聯。
只存百尺松筠操;
哪惜三春桃李顏。
——此聯為清代河南巡撫顧汗自題聯。
睡獅猛省天下曉;
臥龍驚起雨中春。
——此聯為明末清初顧姓名人顧君復自題聯。
萬事莫如為善樂;
百花爭比讀書香。
——此聯為清乾隆進士顧光旭自題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