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搭橋” 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作用 |
對于冠心病,臨床上一般有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和外科搭橋手術治療三種方法。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
一般而言,外科搭橋手術治療是在藥物治療和介入治療效果都不理想的前提下采用,是防治冠心病的最后一道屏障。搭橋手術是從病人身體里取出一段血管,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地方和主動脈之間建立一個通路,讓被堵塞處的心肌得到比較好的血液供應。
搭橋手術有嚴格的手術指癥,且受到患者體質、年齡和收入等影響,臨床上使用范圍并不廣泛。近年來,醫學界提出了“藥物搭橋”這個概念。藥物搭橋又稱治療性血管新生,即通過某些藥物干預,促進心臟缺血處新的小血管生長,在狹窄或堵塞的大血管周圍建立起能夠有效提供血液供應的側支循環,從而明顯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液供應。
中成藥在促進血管新生,實現“藥物搭橋”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美國權威醫學雜志《生命科學》發表研究成果說,長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可促進血管生長因子在缺血心肌部位的明顯表達,促進新的血管長成,組成新的旁路循環,改善心肌的缺血狀態。英國劍橋大學血管新生與中藥實驗室也開展了麝香保心丸有效的物質基礎研究,探索其在體內促進血管新生的效果及作用機制。
上海華山醫院等科研機構對麝香保心丸的促血管新生作用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研究,證實麝香保心丸的確能促血管新生的活性。每天3次,每次2粒,長期服用麝香保心丸,不僅可以有效地保護血管內皮,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同時具有促進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實現心臟藥物自身搭橋。
在冠心病防治中,持續可靠的藥物治療必不可少。其中長期堅持服用促進血管新生的中成藥,能夠在缺血的心肌周圍新生很多毛細血管,從根本上改善心肌缺血狀況,能夠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通過中醫中藥促進心臟自身實現“藥物搭橋”,不但能緩解氣緊、胸悶、胸痛等癥狀,而且不會發生介入治療和手術搭橋治療后血管的再次堵塞,在冠心病的防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相對于介入治療和手術搭橋治療,“藥物搭橋”適用人群廣泛,安全可靠,價格低廉,越來越受到各級臨床醫生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