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其特點為皰疹性潰瘍性粘膜損害,常見于嬰幼兒。多由柯薩奇病毒A組引起,也可由其他腸道病毒引起,如EV71病毒,好發于夏秋季。該病起病急,表現為突然高熱、咽痛,可引發高熱驚厥,咽峽部可見灰白色的小皰疹,皰疹也可位于軟腭、扁桃體、懸雍垂、舌部等,直徑1-2毫米,周圍有紅暈,2-3天破潰為白色潰瘍后,皰疹與潰瘍可同時存在。 皰疹性咽峽炎發病與手足口病極為相似,又有“隱形手足口病”之稱,容易與手足口病混淆。那么,怎樣把兩者區分開呢?兩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皰疹的部位,皰疹性咽峽炎的皰疹僅出現在口腔內,主要累及咽峽部;而手足口病的皰疹可以出現在手、足、臀部及膝蓋,可以是皰疹、丘疹,周圍有紅暈,有的有癢感,一般為綠豆大小。但手足口病初期可以只是咽部出現皰疹, 1-2天后手足皰疹逐漸出現。 另外,皰疹性咽峽炎雖然可能合并細菌感染,但一般不會出現腦炎等并發癥,很少出現重癥。而重癥手足口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個別病情進展極快,甚至很快導致死亡。 皰疹性咽峽炎和輕癥的手足口病,兩者的治療基本沒有太多差別,主要包括口腔護理、抗病毒、退熱、補充維生素等等。因為是病毒感染,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如果合并細菌感染,則可以使用。 湖南省兒童醫院呼吸一科 羅淑娟 |